叶桂样
-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用现有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数据评定三酰甘油测量的不确定度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终点法三酰甘油(TG)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方式。方法利用现成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标本,对高、低浓度的TG室内质控标本在同一天内各检测20次,同时收集2012年5—10月的TG室内质控数据及2010—2012共45次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其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系统偏倚变异系数,确定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而计算出TG的高、低浓度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同一天内高、低浓度的TG室内质控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682%、1.775%;2012年5—10月共157个工作日的高、低浓度的TG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891%、1.859%;2010—201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高、低浓度共45个检测数据的系统偏倚变异系数为4.099%。合成批内、批间及系统偏倚因素后,TG高、低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9.634%、9.676%,高、低浓度报告结果分别为(2.022±0.195)、(1.023±0.099)mmol/L。结论对终点法测TG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利用现有室内、外质控数据,无须额外测试,简单易行,成本低,是医学检验实验室较为实用的一种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方式。
- 谢小梅庄健海黄瑞勋叶桂样
- 关键词:甘油三酯类测量不确定度
- 强生VITROS FUSION 5.1干式生化分析仪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根据ISO15189:2007(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对强生公司的VITROS FUSION 5.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精密度和正确度验证。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EP15-A2、EP9-A2对强生VITROS FUSION 5.1常规急诊项目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三者的精密度以及正确度进行性能验证。结果:强生VITROS FUSION 5.1三个常规急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与实验室内精密度均小于厂家声明的批内与实验室内精密度;在与参比系统Olympus5400的比对实验中,待评系统VITROS FUSION 5.1检测系统呈明显相关,各检测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的相对偏倚均小于1/2 CLIA′88总误差(TEa),两者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强生VITROS FUSION 5.1的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较好,符合临床对检测结果的要求。
- 叶桂样黄瑞勋卓雪芽邹颖妍
- 关键词:干化学分析精密度
- OPN与A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与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A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5年3月于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就诊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患者60例作为AL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OPN水平。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OPN水平和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分析OPN水平与c Tn T水平的相关性。并检测AL组经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OPN和c Tn T水平。结果 OPN水平在AL患者中不同肾小球滤过率、受累器官数、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二尖瓣环收缩速度、射血分数、心肌质量指数及左心房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OPN和c Tn T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且OPN水平与c Tn T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OPN水平与AL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在AL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玉祯谭雪红卓雪芽叶桂样黄声淳陈胜男谭顺莲
- 关键词:骨桥蛋白肌钙蛋白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方法性能的初步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对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进行方法学性能的初步评价。方法严格参照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10-A2文件,对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eAg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其偏差、总不精密度及其截距、斜率、非线性、交叉污染率、漂移性,并与各浓度对应设定值作比较。结果HBeAg高、中、低值3种浓度分别为10.30、5.20、0.10COI,测定结果与均值偏倚分别为-0.02、0.00、0.00,总不精密度分别为0.311,0.00、0.00%,截距:0.00800,斜率:0.99720,交叉污染:0.15000,非线性:-0.01140,漂移:0.00400,(P>0.01)。结论德国Roch 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HBeAg偏差、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交叉污染率较低,稳定性很好,能满足临床常规检测需求。
- 苏荣叶桂样罗娜杨延斌蒋开平张劲丰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性能评价
- 应用EP10-A对Bayer脱氧吡啶酚试剂盒的评价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价Bayer脱氧吡啶酚(DPD)试剂盒相关指标。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实验室方法初步评价核准指南(EP10-A)》对BayerDPD试剂盒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低、中、高三种浓度的DPD质控检测偏差分别为0.94nmol/L,1.25nmol/L和3.88nmol/L,远低于标定偏差的10.70nmol/L,16.40nmol/L和42.00nmol/L;检测三种浓度的DPD质控总不精密度CV分别为4.618%,1.819%和1.175%,均小于NCCLS文件规定的5%。与ELISA法相关良好(r=0.9247)。结论BayerDPD试剂盒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未见交叉污染、线性漂移等因素有明显影响,性能指标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 庄健海张劲丰叶桂样
- 关键词:BAYER试剂盒ELISA法质控检测
- 应用EP10-A评价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德国Bayer ACS:180SE(简称ACS:180SE)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相关性能,了解其现状。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实验室方法初步评价;批准指南(EP10-A)》对 ACS:180SE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未见交叉污染、线性漂移等因素对精密度有明显影响。结论 ACS:180SE自动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性能可靠,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 刘润冰叶桂样庄健海
- 关键词:仪器评价
- 日常室内质控品在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估BIO-RAD公司LOT14191、LOT14192两批号质控物在VITROS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急诊生化项目基质效应。方法以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系统,VITROS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为待评估系统,参照NCCLSEP14A文件对K、NA、CL、CA、MG、P、BUN、CR、UA、GLU在VITROS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进行评估。结果 K、NA、CL、BUN、CR项目不存在基质效;MG、P、UA存在基质效应。LOT14191中的CA、GLU存在基质效应,而Ca、GLU在LOT14192中的基质效应则不明显。结论在常规检测和室间质评比中应重视质控品在这两个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进行比对时,应合理分析及评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 叶桂样黄瑞勋黄艳
- 关键词:基质效应质控物
- 不同检测系统对多项生化指标结果的可比性试验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之间对12项生化检测结果是否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打下基础,并为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参照NCCLS的EP9-A文件要求,先检测2套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线性,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方法分析2套系统对12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偏差和比对。[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校正前GLU1个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11个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进行校正;将换算后的各项目的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截距作为仪器的校正参数,输入检测系统2中,在2个检测系统上再做批量样品的12个项目,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同一检验项目存在2个以上的检测系统时,应对方法和结果进行比对,并评估偏差,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苏荣张劲丰黄瑞勋叶桂样杨延斌
- 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价值
- 2025年
- 目的:研究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过程中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100例来院检查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采集2份/例溶血标本,将其中1份/例进行人为溶血处理(溶血组,100份),另一份则不进行溶血处理,进行检验对照(对照组,100份),研究其价值。结果:溶血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固醇、钾离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溶血组检验精准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溶血组肝功能检测、血脂检测、电解质检测精准度更低。结论:溶血标本会对检验结果精准度产生影响,但差异有限,主要体现在具体的量化指标上,因此需要结合检验项目需求进行标本质量控制,从而提升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应用价值。
- 叶桂样黄艳
- 关键词:溶血标本
- 分级检验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浅析血脂生化检验工作中采取分级检验标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200例行血脂生化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拉网检验法,实验组实施分级检验法。比较两组血脂指标水平及血脂指标阳性检出情况。结果两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3±1.37)mmol/L、载脂蛋白A(20.58±5.79)mmol/L及载脂蛋白B(212.83±23.45)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2.82±1.01)、(4.68±0.11)、(108.64±18.4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00%、17.00%、38.00%,均高于对照组的52.00%、1.00%、2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拉网检验法,分级检验法更适用于血脂生化检验工作,可有效提升临床指标阳性检出率,利于患者临床疾病诊断工作的开展与病情监控。
- 黄瑞勋叶桂样梁敏华陈玉祯
- 关键词:血脂生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