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比DBT与FFDM诊断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比全屏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定疑似100例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患者(2018年9月—2020年5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先后实施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摄影检查、全屏数字化乳腺摄影,并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以此分析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摄影检查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结果: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摄影检查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较高,与全屏数字化乳腺摄影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显著,可有效提高判断致密型乳腺内乳腺癌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治依据。
- 向言平谌力群叶红黄小茹许禄健温丹娜
- 关键词:病理结果
- PI-RASD V2.0评分中双参数及多参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对比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RI,MP-MRI)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MRI,BPMRI)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imaging-reportingand datasystemversion2,PI-RADSV2)评分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PCa患者36例和BPH患者61例。均在穿刺前行MRI常规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扫描。分别采用BPMRI(T2WI+DWI)与MP-MRI(T2WI+DWI+DCE)基于PI-RADSV2评分系统对病灶进行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对比分析二者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 BP-MRI与MP-MRI基于PI-RADSV2评分均能很好地鉴别前列腺癌区与非癌(P<0.001)。BP-MRI与MP-MR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1%、83.6%、84.5%、0.927;91.7%、82%、85.6%、0.931。结论BP-MRI与MP-MRI基于PI-RADSV2评分均能很好发现PCa,对P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MRI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稍高于BP-MRI,尤其是位于前列腺外周带的PCa,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
- 叶红谌力群段小慧王东烨许禄健谢磊
- 关键词:双参数前列腺癌
- 浅析128层CT对冠脉支架再狭窄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支架内再狭窄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87例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给予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及DSA血管造影检测诊断,以后者为参照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患者的冠脉腔狭窄检出率。结果:128层CT与DSA中重度狭窄检出率[(41.4%)vs(30.7%)],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对冠脉支架腔内再狭窄诊断有一定限度,但是能够较准确的区别管腔的通畅与闭塞,因其无创、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向言平谌力群叶红吴池
- 关键词: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CT及MRI对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本文通过对20例非典型脑膜瘤的CT及MRI的影像表现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影像的特殊表现。方法 20例有完整资料,经病理证实为非典型脑膜瘤。5例行CT平扫及增强,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3例行CT平扫后再行MRI平扫及增强,3例行MRV,5例行MRA和MRV。结果肿瘤边缘多不规则,CT及MRI平扫分别呈密度或信号均不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MRI检查还可见肿瘤内流空的血管影、脑膜尾征;MRA及MRV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肿瘤的血供及静脉窦受侵。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仍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及了解肿瘤与相邻的组织及血管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作用。
- 叶红黄朝南朱辉严许平
-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CTMRI
-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提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4月期间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7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其中15例行穿刺组织活检,1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27例平扫呈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有21例呈轻度强化;3例无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均逐渐向中心呈斑片、网格状强化;3例动脉期边缘明显环状强化,其中2例门脉期及延时期均逐渐向中心呈斑片、网格状强化,1例门脉期强化稍减退。结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早期边缘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延迟后逐渐向中心不均匀强化,但对强化不典型的病灶,应结合其间接征象和临床资料。
- 叶红
- 关键词:肝脏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体层摄影
- MRI检查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的MRI表现,探讨宫颈癌的MRI诊断及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我院53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的位置、信号及侵犯范围,将宫颈癌MRI的影像学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T2WI较易发现病变,呈稍高或高信号,与低信号的宫颈基质和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宫旁组织形成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压脂扫描可见轻度强化。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94.3%,分期准确度达成88.7%。结论 MRI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为宫颈癌提供客观、准确的判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计划。
- 叶红曾卿
- 关键词:宫颈癌MRI
-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鉴别诊断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PCA患者36例和BPH患者61例。所有病例均在穿刺前行MRI常规T2WI序列和DWI序列检查。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常规T2WI序列与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对PCA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进行比较。并分别测量、分析前列腺癌组肿瘤组织与无肿瘤组织,前列腺增生组中央增生腺体、外周腺体ADC值。在前列腺癌组与增生组间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单纯用T2WI序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66.7%和77.0%和73.2%。应用T2WI结合DWI序列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88.9%、83.6%和85.6%,均高于T2WI序列。前列腺癌肿瘤组织ADC值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平均值分别为(0.90±0.28)×10^-3mm^2/s和(1.31±0.3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P=0.00,P<0.05)。ROC曲线线下面积(AUC)为0.946(P<0.05),临界点取1.01×10^-3mm^2/s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5.1%。结论:T2WI联合DWI序列成像,可提高PCA检出。ADC值的测量可定量分析良恶性病变,在PCA与BPH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 叶红谌力群庞华理许禄健谢磊符史果
-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前列腺癌
- 22例星形细胞瘤的CT诊断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常见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达到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各级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22例星形细胞瘤中Ⅰ级星形细胞瘤3例,Ⅱ级星形细胞瘤5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14例。男性多于女性,幕上多于幕下,平扫单纯低密度3例,混杂密度19例;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3例,呈不规则强化及厚薄不均的环状强化17例,结节状强化2例。结论结合CT表现与病变部位、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以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 叶红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T
- 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肝外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应用。
- 黄朝南叶红张文程玉莲李日旺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 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冠状动脉CTA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中的价值。方法:将234例符合纳入标准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不同的扫描及碘对比剂注射方案进行冠脉MSCTA,实验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kV,碘对比剂注射速率4.5ml/s,前瞻性心电门控,图像采用迭代法重建。对照组(B组)管电压为120kV,对比剂注射速率5.0ml/s,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两组管电流均为160 mAs。对MSCTA图像采用主观4分法进行评价,并测量两组的图像噪声,计算辐射有效剂量。结果:A组117例,男67例、女50例;年龄32~86岁,平均(58.40±10.93)岁;体重指数22.03±1.71(kg/m^2)。B组117例,男76例、女41例;年龄35~85岁,平均(59.32±9.97)岁;体重指数22.04±1.79(kg/m^2)。A、B两组辐射剂量分别为(1.15±0.29)mSv、(4.24±1.23)mSv;对比剂碘含量分别为(18.44±0.88)gI和(23.78±0.86)gI。A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含量均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图像噪声及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加迭代重建检查技术应用于MSCTA,在获得满足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图像的情况下,能降低冠状动脉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 叶红黄小茹黄朝南潘海锋温丹娜吴驰
- 关键词:体层摄影冠状动脉心电门控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