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立双

作品数:4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心脏
  • 7篇心肌
  • 7篇起搏
  • 7篇消融
  • 6篇心律
  • 5篇心房
  • 5篇心律失常
  • 5篇心脏病
  • 5篇射频消融
  • 5篇起搏器
  • 4篇心房颤动
  • 4篇心室
  • 4篇房颤
  • 3篇导管
  • 3篇电图
  • 3篇动脉
  • 3篇心动过速
  • 3篇射频
  • 3篇手臂
  • 3篇手术

机构

  • 4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41篇吉立双
  • 35篇刘刚
  • 29篇郑明奇
  • 19篇王乐
  • 10篇田立
  • 10篇李敏
  • 9篇魏梅
  • 8篇李康
  • 7篇马芳芳
  • 4篇董梅
  • 4篇杨曼
  • 3篇于榛
  • 3篇孙丽颖
  • 3篇朱秀芳
  • 2篇籍振国
  • 2篇刘坤申
  • 1篇张会军
  • 1篇李超
  • 1篇马国平
  • 1篇丁立刚

传媒

  • 14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电图在心肌淀粉样变性中的特点
2018年
心肌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疾病,已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检出率低,死亡率高。本文主要通过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心电图特点进行阐述分析,旨在以这种无创性诊断工具对心肌淀粉样变性这种少见疾病进行早期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心肌淀粉样变性是由异常蛋白沉积在肌纤维间、乳头肌内、传导系统、瓣膜及房间隔等部位,引起心脏限制性充盈障碍为主要改变的少见疾病。
杨曼吉立双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淀粉样变性
食管腔内温度监测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手段,其并发症不可避免。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心房食管瘘。心房食管瘘虽然少见但通常致命。预防食管损伤的策略很多,而广泛采取的方法是使用食管腔内温度监测,然而各大数据显示使用常规食管温度探头并不能降低食管损伤的发生率。虽然新型的红热外成像系统可以准确、有效反应导管消融期间食管腔内温度变化,但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全面评估红热外成像系统在食管温度监测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梁晓芸吉立双刘刚
关键词:心房颤动食管损伤导管消融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RT经四极导管治疗1例
2017年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也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因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或猝死,可见于病程中的任何阶段。目前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合并严重心衰,射血分数显著下降患者的治疗,存在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马芳芳刘刚郑明奇王乐吉立双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CRT心衰
人参皂苷Rh2干预催产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转化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明了10μmol/L催产素能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2在催产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共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周;催产素诱导组:10μmol/L催产素连续诱导培养2周;人参皂苷Rh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5,1,2μmol/L人参皂苷Rh2,培养24 h后加入10μmol/L催产素,连续诱导培养2周。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催产素诱导组的细胞部分细胞体积变大,部分细胞密集重叠生长,随人参皂苷Rh2剂量增大细胞密集重叠生长的范围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催产素诱导组和人参皂苷Rh2低、中、高剂量组中心肌肌钙蛋白T,连接蛋白43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人参皂苷Rh2剂量增大而阳性表达增强,并显著高于催产素诱导组(P<0.05)。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催产素诱导2周后,催产素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游离钙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而人参皂苷Rh2处理组的荧光强度高于催产素诱导组,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果证实,人参皂苷Rh2在体外可显著增强催产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作用。
王乐田立郑明奇刘刚吉立双马国平
关键词:催产素干细胞人参皂苷RH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连接蛋白43游离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3年随访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虽可暂时缓解病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却无法使梗死的心肌修复再生,而干细胞具备的组织再生和多向分化潜能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具备极易分离提取、无免疫排斥、无伦理学争议以及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等优势而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候选种子细胞之一。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其中干细胞移植组4例行常规治疗并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4例仅行常规治疗,3年后评估两组患者心功能、生化指标、心电图Ⅱ导联ST段的变化。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结果与结论:治疗3年后,两组患者目前均存活。干细胞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分别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干细胞移植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的差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两组间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导联心电图ST段的改变不同。该研究仅能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而对心功能分级、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善,对心电图各导联的影响不明确,故该治疗方法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荆宇澄王乐王宪云魏梅李敏吉立双马芳芳刘刚郑明奇
关键词: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心脏随访
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2016年收治的78例SSS患者,按照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40例)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38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两组起搏器QRS波时限、总计右心室起搏百分比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QRS波时限和各项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RVA起搏组患者QRS波时限较RVOT起搏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两组总计起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RVA起搏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小于RVA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T起搏对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作用优于RVA起搏。
吉立双孙丽颖刘刚郑明奇王乐朱秀芳田立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
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患者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高频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植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140例患者入组。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AHRE将患者分为发生AHRE组和未发生AHRE组,比较两组术前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依据MHR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MHR<3.26组、MHR 3.26~5.00组及MHR>5.00组。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AHRE的风险。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0.00(61.00,75.00)岁,共有28例患者随访期间监测到AHRE。随访期间发生AHRE患者与未发生AHRE患者相比,两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HR=1.537,95%CI 1.209~1.955,P<0.001)增加了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新发AHRE的风险。与MHR<3.26组相比,MHR 3.26~5.00组(HR=1.811,95%CI 0.366~8.958,P=0.467)患者发生AHRE的风险无明显变化,MHR>5.00组(HR=10.128,95%CI 2.051~50.003,P=0.004)患者发生AHRE的风险增高。结论血液MHR是反映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新标志物,其高水平增加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AHRE的风险。
宋雪城吉立双马芳芳李敏王乐魏梅周欣郑明奇刘刚
关键词:单核细胞人工心脏起搏器
特殊部位起源室性早搏射频消融1例
2018年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治疗,通常好发于右心室流出道,其次是左心室流出道,发生于主动脉-二尖瓣交界区域的室性心律失常较少。主动脉-二尖瓣交界区域(aortomitral continuity,AMC)是一个富含纤维组织的区域,可以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Ha6ssaguerre等[1]发现AMC区域的组织与房室交界区的组织一致.
杨曼吉立双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射频消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CI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行PCI术冠心病患者520例,围术期均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Hp检测结果:410例Hp感染阳性(A组),110例Hp阴性(B组)。A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1组采用规范三联用药方案实施Hp根除治疗,A2组未予抗H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6.83%,B组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病例。A1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46%,低于A2组的12.20%(P<0.05)。结论 Hp感染增加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抗Hp治疗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黄茜杨湛南朱秀芳李超刘刚吉立双王乐田立杨志瑜李立卓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
SCN5A基因突变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电生理的迅速发展,开创了心律失常机制研究新纪元。心律失常与离子通道基因表达异常明确相关,多个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原发性心电异常都是由编码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这类病可称为"离子通道病"。Nav1.5通道是人类主要的心脏钠离子通道类型,负责动作电位的起始和传播,由SCN5A基因编码。自从在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家系中发现心脏钠离子通道α亚基的编码基因SCN5A第一个突变以来,目前已经发现数百个突变与一系列遗传性心律失常有关,如长QT综合征3型(LQT3)、Brugada综合征、进展性心脏传导阻滞(PCCD)、扩张型心肌病(DCM)、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等。近年来发现SCN5A基因突变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静止),室性心律失常和起搏夺获不良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阐述近年来SCN5A基因突变在SSS、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静止)、起搏夺获不良、室性心律失常和长QT综合征3型的研究进展,SCN5A功能获得性和功能丧失致病突变潜在的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马芳芳李敏郑明奇王乐吉立双刘刚
关键词:SCN5A基因突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