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光中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5篇断层
  • 3篇盆地
  • 2篇断层活动
  • 2篇断层泥
  • 2篇断层岩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背景
  • 1篇地震断层
  • 1篇地震概况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机制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地质学
  • 1篇东北缘
  • 1篇东段

机构

  • 1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12篇向光中
  • 4篇张志坚
  • 3篇郭万武
  • 1篇徐小卫
  • 1篇王多杰
  • 1篇赵广堃
  • 1篇才树华
  • 1篇吴建华

传媒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3篇内陆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矿物学岩...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6
  • 2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断层泥的研究
1996年
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一些主要断裂(包括阿尔金、昌马、毛毛山等断裂)的断层泥首次进行了研究。在对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围岩成分、断层泥的厚度及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的活动年代、活动方式及断层泥形成的深度进行了讨论。石英颗粒表面上溶蚀程度(颗粒表面的光滑程度、凹凸现象及孔洞发育情况)可划分为6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年代。根据断裂的粘滑、蠕滑特征,对该区的各活动断裂进行了粘滑段与蠕滑段的划分。用红外光谱与稀土元素的分析结果,算得断层泥形成的深度在地壳10km范围内。
吕德徽向光中郭万武陈文彬
关键词:青藏高原断层泥蠕滑
毛毛山断裂带断层岩的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1994年
对毛毛山断裂带断层岩进行了宏观及微观的观察和分析,特别是对断层岩中石英颗粒的形貌特征、溶蚀类型及断层岩的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是一条具有多期活动的全新世活动断裂.滑动性质以粘滑为主,断裂的东段较西段更为明显。
吕德徽向光中才树华胡存德张志坚吴建华
关键词:断层岩粘滑断层活动
青海省共和与兴海县6.9级地震概况
1991年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与兴海县之间发生了一次主震震级为6.9的强烈地震,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文章首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现场工作情况和值得注意的问题。然后概述了这次地震的震源参数、余震活动和地震类型;地震烈度;震前异常现象;历史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震源地震断层面解;最后讨论了几个与地震成因有关的问题。
向光中赵广堃
关键词:地震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主要活动断裂及其与地震的关系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及重力、航磁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的主要活动断裂的大地构造位置、产状、深度和第四纪活动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並讨论了这些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强度与断裂深度有关,具左旋运动特征的全新世近东西向活断层与强地震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向光中王多杰徐小卫贾运鸿
关键词:地震断裂带
青藏地块北部的板内变形及地球动力学特征
<正>青藏地块北部包括了阿拉善地块以南、鄂尔多斯地块以西、东昆仑褶皱带以北和阿尔金断裂以东地区。青藏地块北部新生代构造是板内变形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青藏地块的东北部西海固地区及银川一带,断裂构造及...
吕德徽向光中张志坚陈文彬
文献传递
简析壳内隆起和拗陷构造在地震活动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3年
用弹性理论对简单的壳内隆起和拗陷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内隆起和拗陷轴部是环向拉压力和纵向拉压力作用最强的部位,其两侧是平错力作用最强的区域,因而隆起和拗陷中心部位应具有一定的控震作用。通过与安徽、山西和甘肃西部地区地震分布与壳内隆起和拗陷构造的对比分析,认为理论与实际符合较好。
郭万武向光中吕德徽胡存德王建瑞
关键词:拗陷地震活动性
河西走廊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地球动力学分析
<正>河西走廊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最先受龙首山南缘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控制。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海封闭时, 河西走廊盆地也开始产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早更新世前,龙首山南缘和祁连山北缘断裂带的活动达到了顶峰,形成了现...
向光中吕德徽
文献传递
共和7.0级地震地质背景及地震机制的探讨
1993年
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分析认为,共和7.0级地震发生于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处。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表明:地震的发生与两组断裂共轭错动的力学机制有关。等震线长轴方向及展布状况与盆地形状、沉积物厚度和水文地质状况有关。
向光中张志坚
关键词: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机制
青藏地块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初步分析
1992年
本文以青藏地块北部盆地的形态、规模性质及沉积地层和断裂几何形态性质及发展历史为基础,结合深部结构、Pn值的对比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印度板块碰撞后的推挤作用转换为剪切作用,形成不同性质和产状的活动断裂,并叠加地球自转影响和深部物质的活动,是使本地区构造复杂化的原因。
向光中吕德徽郭万武张志坚胡存德
关键词:新生代盆地地球动力学岩浆活动断陷盆地南北构造带
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泥特征及断层滑动方式被引量:7
1993年
本文用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泥的特征、断层活动强度及断层滑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论: (1)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活动强度自晚更新世以后,由西往东逐渐减弱。(2)该断裂东段在第四纪以来至少发生过2—3次古地震事件。(3)全新世以来,该断裂的肃北至阿克塞一段以粘滑为主,而东边的巴个峡至昌马大坝之间断裂的滑动方式则为蠕滑。
吕德徽向光中
关键词:断层泥断层活动古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