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安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毛细管微体系壁表偶联酶促化学发光特征初探及应用
- 为了解毛细管微体系内壁表偶联酶促化学发光规律并应用于核酸杂交检测,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经过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的HRP用于催化化学发光。结果如下:1.微体系的游离HRP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
- 向安汪钦包晗颜真郭晏海
- 关键词:毛细管核酸杂交辣根过氧化酶化学发光
- 大学专业课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被引量:2
- 2013年
- 科学精神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专业课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精神的主要领域,要充分发挥其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首先应树立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深入科研实践体会科学精神的社会需求;通过亲身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塑造科学精神的主动性,使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中。
- 郭晏海向安雷小英刘永兰李萌
-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素质教育
- 稳定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的293T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ntigen-4,CTLA-4)的293T细胞株。方法首先从人外周血获取PBMC加以T细胞活化;PCR扩增CTLA-4转录本,连接pUCm-T质粒引入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位点后转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重组质粒pcDNA3.1-CTLA-4经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以抗生素G418筛选表达CTLA-4的293T细胞;定量PCR、免疫荧光分别检测293T细胞CTLA-4表达与细胞定位。结果血样来源T细胞经活化后表达CTLA-4转录本。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证实重组质粒内CTLA-4插入序列正确;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293T细胞能够稳定表达目的蛋白CTLA-4,并定位于细胞膜表面。结论成功构建的pcDNA3.1-CTLA-4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膜表面实现了稳定表达,为进行相关生物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 茹晓荣刘永兰向安
- 关键词:293T细胞基因克隆真核表达
- 肿瘤细胞对血清补体杀伤耐受的机制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耐受血清补体杀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血型抗原的肿瘤细胞与添加同血型血清的培养基孵育,获得耐受血清杀伤的肿瘤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肿瘤干细胞,对耐受血清杀伤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分别提取m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肿瘤干细胞干性标志物和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情况;干扰补体调节蛋白,检测肿瘤细胞对血清补体的杀伤情况。结果:对分别表达血型抗原A、B和H的HT-29、KATOⅢ、MCF7肿瘤细胞均获得耐受血清杀伤的耐受细胞,耐受细胞高表达三种膜性补体调节蛋白CD46、CD55和CD59,以及部分肿瘤干细胞干性标志物;spheroid悬浮球肿瘤干细胞高表达上述三种膜性补体调节蛋白,特别是CD46;在肿瘤细胞中腺病毒干扰CD46的表达,可显著增强血清补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补体调节蛋白CD46分子可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干性而介导肿瘤细胞对血清补体的杀伤耐受。
- 吴林峰雷小英颜真孙建斌向安
- 关键词:补体补体调节蛋白CD46
- 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医药专业人才教育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探讨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药物研发、临床用药以及遗传信息咨询、基因检测与分析等的关系,阐明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在个体化医药人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国内外现状与差距,总结教研室实践经验,强调加强药物基因组学教育对促进我国个体化医药发展与专业人才教育,深化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 向安雷小英汪钦汪莉郭晏海卢兹凡
-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
- 本科生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5
- 2012年
- 基因工程是高等教育中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突出特点是技术性强。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并具有较强的科研交流能力,在早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教学改革,通过调整理论课和实验课设置,增设基础综合实验及双语教学,突出案例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提高了教学效果。
- 雷小英向安刘永兰汪钦梁平赵锦荣郭晏海张菊颜真
-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 毛细管微体系壁表偶联酶促化学发光特征初探及应用
- 为了解毛细管微体系内壁表偶联酶促化学发光规律并应用于核酸杂交检测,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经过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的HRP用于催化化学发光。结果如下:1.微体系的游离HRP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
- 向安汪钦包晗颜真郭晏海
- 关键词:毛细管核酸杂交辣根过氧化酶化学发光
- 文献传递
- 用于胃癌循环肿瘤细胞俘获与无损脱附的复合纳米粗糙面微通道芯片系统研究
-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在肿瘤转移诊断等方面有重要研究与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CTCs高效俘获与无损脱附的复合纳米粗糙面微通道芯片系统。方法:首先,利用纳...
- 向安杨嫒梁俊荣汪莉汪钦雷小英郭晏海王新卢兹凡
- 文献传递
- 毛细管内均相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核酸杂交偶联HRP催化化学发光比较研究
- 2011年
- 目的:了解毛细管内核酸偶联和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化学发光差异。方法:不同浓度HRP和经核酸杂交固定于毛细管内壁HRP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结果:①游离HRP催化化学发光线性检测范围窄(2.7×10-5-1.3×10-6mg/ml,R2>0.96),下限为1.0×10-7mg/ml;②2.0×1014-2.0×106copies/ml的5μl单链DNA杂交后,1.0-10min时DNA浓度M对数(lgM)与化学发光I值线性相关(R2>0.99),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③5.0×1011-5.0×106copies/ml的5μl PCR产物杂交后,10min内PCR产物对数lgM与I值线性相关(R2>0.97),且大于阴性I值平均数+3倍标准偏差(s.d)。4.0-7.0min内lgM与I值的R2>0.99,3次平行检测标准偏差<5.0%。结论:毛细管内核酸杂交的HRP催化化学发光检测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底物用量少,有望用于临床核酸分子杂交检测。
- 向安汪钦包晗颜真郭晏海
- 关键词:固定化酶辣根过氧化酶化学发光
- 高通量流式荧光微球悬液芯片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HBV基因分型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GenBank中收录的明确分型的HBV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preS2-S区设计引物和A、B、C和D型特异性探针。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的特异型探针与一条引物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直接杂交反应,然后结合亲和素标记的藻红蛋白,用流式检测仪(Bio-Plex 200)检测荧光信号。检测182份阳性乙肝患者血清DNA,其中35份样品检测结果与测序法比较。用B、C型质粒DNA倍比稀释及混合样品检测灵敏度来评估该方法。结果:建立了HBV基因分型的快速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方法。182份患者血清检测结果为:B型占24.2%(44/182),C型占71.4%(130/182),D型为6.6%(12/182),BC混合型4.4%(8/182)。其中35份样本与测序法比较,除3份混合型测序法未检出外,其它32例结果均相同。本方法的灵敏度检测下线为1×103copies/mL。结论:应用悬液芯片技术进行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分析,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并有简便、灵活和高通量等优势。该检测系统不仅在科研中有广泛的前景,也有望成为临床推广的多重分子诊断和基因分型的新方法。
- 刘永兰包晗赵锦荣向安郭晏海雷小英汪钦颜真
- 关键词:乙肝病毒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