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品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9篇细胞
  • 7篇急性
  • 6篇髓系
  • 6篇髓系白血病
  • 6篇突变
  • 6篇基因
  • 6篇急性髓系
  • 6篇急性髓系白血...
  • 5篇基因突变
  • 4篇解毒
  • 4篇解毒维康片
  • 4篇白血病细胞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液
  • 3篇增殖
  • 3篇突变分析
  • 3篇老年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
  • 10篇无锡市第二人...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常州市武进中...

作者

  • 19篇吴品
  • 9篇张日
  • 5篇赵晓红
  • 5篇王智
  • 5篇陆时运
  • 4篇周仲昊
  • 4篇晁红颖
  • 4篇骆林胜
  • 4篇冯爱梅
  • 3篇王晨
  • 3篇薛阿利
  • 3篇朱子玲
  • 3篇卢绪章
  • 2篇曹海武
  • 2篇何川
  • 2篇宣旻
  • 2篇陈苏宁
  • 2篇刘洁
  • 2篇秦伟
  • 2篇李强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毒维康片对HL-60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解毒维康片(JDWKP)对HL-60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出JDWKP的含药血清,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含药血清作用于HL-60细胞不同时间后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JDWKP含药血清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HL-60细胞VEGF的表达,中等剂量含药血清处理HL-60细胞48 h,VEGF的浓度仅为阴性对照组的21.6%,但进一步增高药物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VEGF浓度并无明显的相应改变。结论JDWKP能下调HL-60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中药复方制剂JDWKP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吴品张日朱子玲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血病解毒维康片
全文增补中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疗效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43例难治性ITP患者,静脉注射美罗华100mg,每周1次,共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T、B淋巴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完全反应(CR)12例,有效(R)22例,总有效率79.07%(34/43),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74.42%(32/43)。患者治疗后,PLT显著升高,CD4^+、CD4^+/CD8^+均显著上升,CD8^+、CD19^+/CD20^+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ITP有效,能显著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骆林胜冯爱梅薛阿利李强朱子玲吴品张日
关键词:CD20
解毒维康片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解毒维康片(JDWKP)对白血病细胞HL-60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出JDWKP的含药血清,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JDWKP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分析JDWKP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从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角度,检测JDWKP对HL-60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1)解毒维康片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与剂量相关效应。2)解毒维康片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表达逐渐下调,C-myc mRNA表达逐渐增加。3)解毒维康片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VEGF的表达。结论解毒维康片可有效地抑制HL-60细胞的体外增殖,其机制与解毒维康片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吴品王智陆时运张日赵晓红周仲昊宣旻
关键词:HL-60白血病细胞细胞凋亡
解毒维康片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其机制探讨
2007年
我们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获取含解毒维康片成分的大鼠血清,观察此血清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张日吴品朱子玲
关键词:HL-60细胞增殖解毒维康片血清药理学方法细胞体外生长白血病细胞株大鼠血清
伴DNMT3A突变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特点
2022年
目的探讨125例伴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背景下老年及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分子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三个血液科年龄≥60岁的初发AML患者230例,从中筛选出伴有DNMT3A突变老年AML患者65例,经形态学分型、免疫分析(流式)、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0余种基因突变。结果65例伴DNMT3A突变的老年AML患者均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每例患者平均发生4.8(1~11)次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率依次为:NPM1(44.62%,29/65)、FLT3-ITD(33.33%,20/65)、TET2(23.07%,15/65)、RUNX1(15.38%,10/65)、IDH1(15.38%,10/65)、IDH2(13.85%,9/65)及PTPN11(12.31%,8/65)。与60例年轻组相比,65例老年组患者具有更低的NPM1(44.62%vs68.33%,P=0.008)及KIT突变伴随率(0vs10.0%,P=0.009),更高的TET2(23.07%vs1.67%,P=0.0001)及RUNX1突变伴随率(15.38%vs3.33%,P=0.022),且所有ETV6及SRSF2突变均见于老年组,P值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1,0.092)。功能归类后显示,60例老年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突变伴随率,差异显著(47.69%vs23.33%,P=0.005)。与野生型相比,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具有更高的外周WBC水平(P=0.003)及更低的初次诱导完全缓解率(CR)(P=0.008),伴PTPN11基因突变的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P=0.048),伴NPM1、TET2、IDH1/2、RUNX1突变患者在CR率及外周血细胞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初次诱导缓解率明显低于年轻成人组(34.55%vs73.08%,P=0.0001),伴FLT3-ITD或NPM1突变的老年AML较年轻组有更低的CR率(P=0.005,0.001)。结论DNMT3A突变背景下,老年AML患者常同时携带其他额外基因突变,突变类型与年轻成人组有所不同,部分共存基因突变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的影响。
孙维英孙维英陈梅玉贾祝霞晁红颖华海应华海应吴品吴品秦伟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突变老年
解毒维康片抑制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解毒维康片(JDWKP)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影响,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解毒维康片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治...
吴品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解毒维康片细胞分化血清药理学
文献传递
比阿培南治疗血液病患者继发重症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液科病房住院治疗继发重症感染的血液病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使用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每日3-4次抗感染治疗;选择同时期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继发感染的血液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亚胺培南0.5-1.0 g,静脉滴注,每日3次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6.2%;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和94.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5.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是治疗血液科重症感染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抗感染药物。
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吴品王晨王智
关键词:比阿培南亚胺培南疗效安全性
伴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共存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伴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原发AML患者152例(老年组)及年龄18~45岁的患者49例(年轻成人组),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1种基因突变。分析比较NPM1突变的老年组与年轻成人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共存基因突变、野生型与部分临床参数间及初次诱导缓解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组152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携带NPM1突变,38例(82.6%)NPM1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其中,NPM1单独突变8例(17.4%)、双基因突变14例(30.4%)、3种基因突变16例(34.8%)、≥4种基因突变共存8例(17.4%);突变类型为:FLT3-ITD15例(32.6%)、DNMT3A10例(21.7%)、TET26例(13.4%)、FLT3-TKD5例(10.9%)等。与年轻成人组NPM1突变相比,老年组具有更高的TP53、FLT3-TKD,更低的DNMT3A、RAS突变发生率(均P<0.05)及更低的4种基因突变共存率(P=0.002)。老年组中,≥4种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WBC)水平明显高于单基因突变、双基因突变及3种基因突变共存者(均P<0.05);随着基因突变数目增加,初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下降,3基因突变及≥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均明显低于单基因突变(均P<0.05);≥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CR率明显亦低于双基因突变者(P=0.031)。与FLT3-ITD非突变型相比,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具有更高的外周WBC水平(P=0.018)及更低的CR率(P=0.001),伴DNMT3A患者具有更低的CR率(P=0.033);伴FLT3-TKD突变患者较非突变型具有更高的外周血小板水平(P=0.019)。结论NPM1突变阳性的老年AML患者常携带额外基因突变,NPM1突变共存的基因突变个数及突变类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影响。
秦伟晁红颖蔡晓辉卢绪章刘洁吴品陈梅玉
关键词:基因突变
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减半剂量的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5岁以上老年AML初治28例,采用减半剂量CAG化疗方案诱导及巩固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60.7%,总有效率82.1%。治疗相关死亡3例。在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和预后中等组近期疗效与标准剂量CAG方案相似,且核型预后良好组疗效优于预后中等组。结论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AM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王智曹海武周仲昊赵晓红王晨吴品李凌浩陆时运柳萍
关键词:老年人CAG方案化疗
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T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rs271526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成人慢性ITP患者(ITP组)及11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提取两组外周血DNA,采用位点特异性PCR进行DNA分型检测。分型结果通过DNA测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基因型AA、AC和CC在ITP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9%、52.6%及6.5%,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6%、37.8%及12.6%,两组比较P均>0.05;等位基因A和C在ITP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2%、32.8%,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5%、31.5%,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同性别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P均>0.05。根据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将ITP患者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激素有效组、激素无效组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P均﹥0.05。结论 CD86基因启动子-3479 A/C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ITP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吴品王智陆时运赵晓红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CD86单核苷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