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彪 作品数:25 被引量:9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15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证、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15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适应证、个体情况分别采取骨瓣成形开颅、小骨窗开颅和钻孔血肿碎吸术。结果开颅去骨瓣手术140例,痊愈37例,好转46例,12例自动出院,45例死亡;微创(含小骨窗)手术75例,痊愈46例,好转25例,3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1例死于急性肾衰竭。结论根据病人出血部位、年龄、既往病史及血压控制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残率、病死率。 吴国彪关键词:老年 脑出血 外科治疗 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李辉 徐丽峰 刘林林 侯凯 吴国彪 颅内宽颈动脉瘤(wide-necked aneurysms)通常指的是动脉瘤瘤颈≥4mm或瘤体∶瘤颈≤3∶1的颅内囊性动脉瘤(wide-necked saccular intracranial aneurysm)。由于瘤...关键词:关键词:宽颈动脉瘤 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教学基地综合医院如何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以适应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诣在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科研教学水平。方法:通过开展自我检查,发现教学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难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改革措施。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对策,解决了临床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学"与"教"的突出矛盾。结论:提高了医院的实习教学管理质量,为今后教学医院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对策。 罗光辉 苏兴桂 吴国彪 谭嘉媚关键词:实习教学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血栓栓塞造成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合并颈内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因急性血栓栓塞造成的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不同节段闭塞患者8例。13例患者在发病6 h 内接受了取栓治疗,利用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闭塞血管再通、3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为6(4)分,较术前 NIHSS 评分(中位数)19(4.5)分明显下降(P <0.01)。10例闭塞血管再通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mRS 评分0~2分)、4例残疾(mRS 评分≥3分)、1例死于原发性肾病、1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患者中,1例术后第90天随访 mRS 评分4分,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3例患者中,8例术后24 h 颅脑 CT 扫描示脑梗死灶内出血。结果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血栓栓塞造成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临床效果较好。 刘建峰 高金玲 李辉 张峰 吴国彪 井山泉关键词:SOLITAIRE 取栓术 脑血管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颈内动脉闭塞 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78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并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探讨AVM并出血的显微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CT检查,术后均接受CT及MRI检查,其中25例接受了DSA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少部分AVM未能全切的病例,术后用γ-刀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血肿全清除69例,大部分清除9例;AVM全切除70例,8例部分切除或未能切除,加用γ-刀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后死亡6例(8·0%),偏瘫4例(5·1%),失语2例(2·6%),偏盲1例(1·3%),脑神经功能障碍4例(5·1%),无颅内感染。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并出血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后遗症较少,应成为脑AVM并出血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对特殊位置的AVM,不宜强行切除,手术时只作血肿清除,术后加用γ-刀或血管内介入治疗。 卢天喜 陈永群 吴国彪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的54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 刘晓松 赵雷 吴国彪 杨利军 张二伟 张更申 吴建梁文献传递 473例颅内动脉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总结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7月我院收治47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点、诊治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发病的高峰期在50~59年龄段,占33.83%,40~69岁年龄段占75.26%,40岁以前动脉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单发动脉瘤男:女=1:1.17,多发动脉瘤患者约占总数的1/10,男:女=1:1.94。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约占2.54%,破裂动脉瘤占97.46%;便秘、情绪激动、酗酒、劳累和剧烈咳嗽是动脉瘤破裂常见诱因,占66.59%;51.99%动脉瘤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不恰当腰穿或脑室外引流是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之一,占16.67%。首次破裂动脉瘤、多次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率分别为19.89%和38.89%;Hunt&Hess分级Ⅰ~Ⅲ级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手术夹闭良好率无明显差别(P>0.05),Ⅳ~Ⅴ级患者预后早期手术夹闭结果良好率明显好于中晚期手术(P=0.026)。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某些生理特点可能是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对高危人群筛选发现更多未破裂动脉瘤和提高首次动脉瘤破裂确诊率有可能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未治疗的破裂动脉瘤应严格掌握腰穿和脑室外引流的指证;Hunt&HessⅠ~Ⅲ级的患者早、中和晚期手术均可,Ⅳ~Ⅴ级患者应早期接受手术治疗。 张更申 吴国彪 谷培栋 高玉林 刘瑞春 李朝晖 孙国柱 田剑光 赵宗茂 范振增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临床流行病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手术时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范振增 杨文武 胡福广 田军 吴国彪 张更申 李朝晖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7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其中382例行手术夹闭,5例等待手术过程中再出血死亡。按入... 吴国彪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 手术时机 临床预后 脑积水 文献传递 高颈段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颈段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确诊为高颈段肿瘤的41例患者,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手术,全切39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症状消失24例,改善10例,无变化4例,死亡1例,复发2例。结论:高颈段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特异性临床表现,神经根痛、感觉异常和肢体乏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磁共振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显微手术治疗有利于肿瘤全切除,后正中入路适用于大部分肿瘤。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病程长短、术前神经功能状态。 吴国彪 陆永建 王康关键词:高颈段 脊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