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长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空肠胃肠间质瘤术后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一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报道1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高危空肠间质瘤术后发生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发表的关于GIST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报道,对检索得12篇个案报道、共17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1例为高危险度分级小肠间质瘤患者,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因个人经济原因患者未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术后1年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再次入院,诊断考虑为GIST颈部转移,行颈部肿物切除,术后予以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后,随访13月未见进一步转移。文献报道GIST淋巴结转移17例病例中,11例原发灶为胃GIST,4例为小肠GIST,2例为食管GIST;仅3例为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复发;且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原发器官周围(83.4%,14/17),仅有3例出现外周淋巴结转移。结论GIST出现淋巴结转移极为罕见,其中小肠GIsT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更为罕见。
- 马驰郝少龙刘新承宁进尧吴国长姜立新郑海涛
- 关键词:淋巴转移病例报告
- 胰岛细胞瘤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CT、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和术中B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0. 38%、43. 24%、60. 87%、77. 78%和95. 24%。56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单纯摘除肿瘤或其周围部分胰腺组织切除38例,胰体尾部切除+脾切除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5例,胰腺部分切除+胰空肠吻合2例,探查活检2例。结论 术中探查和B超是目前定位最好的方法,术中监测血糖变化是一简便预测手术成功率的方法,对探查和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有指导意义。
- 关泉林李波文天夫董科刘立新吴国长严律南
-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低血糖症
- 外周血TSHR-mRNA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促甲状腺激素受体mRNA(TSHR-mRNA)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10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以术后常规病理为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并以11例健康对照者作为校正标准,应用RT-PCR技术检测其手术前、后外周血TSHR-mRNA的表达情况,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前后患者外周血TSHR-mRNA表达量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验;通过分析ROC曲线,确定TSHR-mRNA对PTC的诊断阈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组术前外周血TSHR-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甲状良性病变患者组、健康对照组;且术前外周血TSHR-mRNA的表达量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灶数目以及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甲状腺癌是否合并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d,其外周血TSHR-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通过ROC分析外周血TSHR-mRNA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截断值为1.7时其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82.4%,阳性预测值为:87.5%,阴性预测值为:50%,准确率:为67.3%。结论外周血TSHR-mRNA检测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无创检测指标,有可能在成为预测预后、辅助分期、术后随访、监测复发和转移的新指标。
- 郝少龙马纪红刘新承许洁宁进尧吴国长刘日明郑海涛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促甲状腺素
- 甲状腺乳头状癌MMP-2、MMP-9的表达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和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资料完整的PTC患者病理组织104例,其中BRAF^V600E野生型44例,BRAF^V600E突变型6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MMP-9的表达水平,分析MMP-2、MMP-9蛋白在PTC肿瘤组与正常甲状腺组间、BRAF^V600E野生型与突变型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与PT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q RT-PCR法检测20例BRAF^V600E野生型、20例BRAF^V600E突变型PT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MP-2、MMP-9 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TC组织中MMP2、MMP9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在PTC中,BRAF^V600E突变型患者MMP-2、MMP-9蛋白及其m 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RAF^V600E野生型患者(P<0.05)。在PTC组织中MMP-2、MMP-9蛋白阳性表达与侵犯包膜、不同分期、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单多发病灶无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导致MMP-2、MMP-9蛋白及其m RNA表达升高。MMP-2、MMP-9蛋白表达与侵犯包膜、不同分期、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BRAF^V600E基因突变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性升高可能与MMP-2、MMP-9表达升高密切相关。
- 刘新承陈焕杰韦树建郑桂彬马驰吴国长郑海涛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金属基质蛋白酶9
- 盆腔异位甲状腺癌一例
- 2008年
- 患者女,35岁,有大便习惯改变9个月,不伴有脓血,亦无心悸、多汗、烦躁、食欲亢进等症状;月经正常,4个月前查体B超发现盆腔一实性肿物,直径4cm;近期CT复查发现肿物增大至8.6cm×7.9cm,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边界较清,其内质地不均,能于子宫后上方,子宫、直肠、膀胱均受压移位(图1),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匀质强化,盆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CEA、CA125等均正常;结肠镜示直肠受压,但黏膜正常;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黏膜正常;
- 董国生胡金晨陈红兵郑海涛张翼飞吴国长
- 关键词:异位甲状腺癌盆腔膀胱黏膜实性肿物肿大淋巴结膀胱镜检查
- 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手术(附7例报告)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对7 例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平稳,痊愈出院。2 例急诊手术患者中1 例术后因并发上消化道应激穿孔、出血和切口感染自动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再次腹部择期手术的风险较急诊手术者低,与非肝移植行类似手术者相仿。
- 吴国长文天夫严律南李波曾勇
- 关键词:肝移植腹部手术排斥反应肝功能
- 大鼠入肝血流与半肝血流阻断下肝脏损伤的随机对照实验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大鼠入肝血流阻断(HT)和半肝血流阻断(HH)的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二者在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病理改变、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健康SD大鼠60支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10只大鼠,1、2、3为TH组,阻断时间别为30、45、60min;4、5、6为HH组,阻断时间分别为30、45、60min。再灌注时间均为30min,复流结束行肝左叶切除。观察指标包括大鼠生存率和生存时间,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TEM)下观察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H组术后7d生存率明显高于TH组。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段的HH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TH和HH在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的生存时间统计学比较分别为0.055、0.000、0.000。TH和HH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P=0.484),但是,阻断时间越长,肝细胞损伤越大(P=0.002)。透射电镜表现包括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边聚、窦状隙内皮细胞肿胀、窦状隙间隙增宽、胞桨脂变和凋亡小体形成。结论阻断时间在60min内,大鼠HH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优于TH组;TH与HH组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断时间在60min以内,肝细胞没有发生不可逆的超微结构改变。
- 杨健吴国长文天夫
- 关键词:入肝血流阻断半肝血流阻断超微结构
- 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后再手术11例分析
- 郑海涛刘新承郝少龙陈焕杰吴国长孙海清
- 无功能甲状旁腺腺瘤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60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4 d于2016年10月5日入院。患者4 d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隆起,大小约2 cm×2 cm,有压痛,无发热、颈咽部疼痛,无局部红肿、双手震颤、心悸、胸闷憋气、饮水呛咳、吞咽不适、手足抽搐、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病程中肿物无短期内明显增大、局部胀痛感,患者既往无颈部放射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体格检查: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部无畸形,活动可,声音无嘶哑,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左叶略肿大,可及肿物约2 cm×3 cm大小,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有压痛,无震颤、血管杂音。
- 刘新承陈焕杰韦树建吴国长宁进尧孙海清郑桂斌郑海涛
-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侧颈部肿物肝颈静脉回流吞咽不适咽部疼痛双手震颤
- 甲状腺乳头状癌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 郝少龙孙海清刘新承陈焕杰宁进尧郑桂彬吴国长宋西成郑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