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 作品数:38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转动惯量法在低周多轴疲劳寿命计算中的应用
- 众所周知,在多轴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会产生等向强化或软化效应。然而,在多轴非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还会产生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进而大大降低其多轴疲劳寿命。在多轴疲劳寿命的计算中,处于弹性范围内的材料应力应变计算并不困难,可以...
- 芦迎亚吴昊仲政
- 关键词:多轴疲劳应力应变关系
- 文献传递
- 表面强化对AerMet100钢带孔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
- <正>对超高强度钢AetMet100带孔试件进行喷丸和孔挤压等表面强化处理,对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疲劳性能,计算分析表面强化延寿增益系数和疲劳极限的提高幅度,获得了超高强度钢AerMet100带孔试件疲劳的应力集中特性与...
- 高玉魁仲政吴昊许震宇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文献传递
- 《结构强度试验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 2023年
- 机翼的振动测试和静载实验是飞机适航测试的重要部分,机身结构的稳定性对飞机整体设计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结构强度试验基础》的教学理念,以机翼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对机翼的数值仿真、理论计算、实验对比得到机翼的一阶、二阶模态参和静载实验数据。此外,本次实验教学设计增加了课外实验数据处理提升环节,让学生通过MATLAB编程处理振动实验数据得到机翼模态和振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 茹东恒徐冰倩郑红浩官威朱金龙刘五祥赵红晓吴昊
- 关键词:实验教学机翼模态分析静载实验有限元分析
- 金属材料多轴非比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概述被引量:8
- 2016年
- 工程中的大多数构件承受着比例或非比例多轴疲劳荷载作用,而非比例强化效应会大大影响其多轴疲劳寿命。精确预测金属材料在多轴非比例荷载下的低周疲劳寿命需要同时考虑等向强化、随动强化及非比例强化效应下的材料本构关系,并在临界面上计算出相应应力应变值,根据不同疲劳失效形式选取不同类型的失效模型来确定疲劳寿命.本文针对这一过程中重要知识点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相关模型与理论.
- 吴昊仲政
- 关键词:多轴疲劳本构关系非比例加载
- 基于转动惯量法预测非比例多轴疲劳荷载下等效应力应变
- 非比例多轴疲劳荷载状态下的构件寿命预测问题非常复杂,对偏应力(变)荷载路径分析的基础上,等效强化、随动强化及非比例强化等效应都必须被考虑,最终多轴疲劳损伤模型可以用于计算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在此过程中,等效应力或应变幅的...
- 吴昊仲政高玉魁M.A.MeggiolaroJ.T.P.Castro
- 关键词:多轴疲劳转动惯量
- 基于能量法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被引量:8
- 2019年
-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对于确保工程构件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损伤参量的选取对于预测结果的精度具有关键影响作用.Smith-Watson-Topper(SWT)能量参数是目前常用的损伤参量,但由于仅考虑了拉伸应变能对材料损伤的贡献,因此其常做出偏于危险的预测结果.针对此问题,Glinka及Chen-Xu-Huang(CXH)能量参数被相继提出.然而试验验证表明:Glinka参数通常仅适用于以剪切型失效为主要失效模式的材料,CXH参数则易给出过于保守的预测结果.为提高SWT参数对各种材料与加载路径的适用性,论文在评估Glinka及CXH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修正的SWT能量参数,并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针对不同的疲劳失效形式,所提出的能量参数不仅可考虑平均应力效应,且可同时包括临界面上不同加载方向对材料损伤的影响.通过六种材料的多轴疲劳试验数据对新模型、SWT模型、Glinka模型及CXH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新模型比其他三种模型具有更好的寿命预测精度及稳定性.
- 甘磊吴昊仲政
- 关键词:多轴疲劳能量法
- 转动惯量法在低周多轴疲劳寿命计算中的应用
- 众所周知,在多轴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会产生等向强化或软化效应。然而,在多轴非比例加载条件下,材料还会产生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进而大大降低其多轴疲劳寿命。在多轴疲劳寿命的计算中,处于弹性范围内的材料应力应变计算并不困难,可以...
- 芦迎亚吴昊仲政
- 关键词:多轴疲劳应力应变关系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参数影响的数据驱动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被引量:2
- 2023年
- 金属构件的主要失效方式是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破坏,因此金属构件的疲劳寿命预测对于保证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十分必要。能量法是一种既能用于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也能用于高周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其以寻找有效的显式能量损伤参量为手段,结合适当的损伤积累方式进行寿命评估。针对材料疲劳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一个基于能量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为了达到反映不同加载路径影响的目的,从转动惯量的角度引入两个路径相关参量。使用基于应变控制的九种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对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对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均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并可对单轴加载、多轴加载、高周疲劳和低周疲劳寿命进行有效预测,表明本模型在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 刘志状吴昊
- 关键词:转动惯量神经网络
- 狭长缺口根部萌生的小裂纹扩展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小裂纹延展过程中不同力学参数相互作用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就疲劳小裂纹的扩展特性进行分析.根据不扩展裂纹性质,对小裂纹的长度范围进行了讨论.探讨了狭长缺口根部萌生的小裂纹扩展速率,并研究了不扩展裂纹形成机理,推演出不扩展裂纹长度计算方法,发展出一种预测小裂纹扩展行为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裂纹萌生寿命的预测,与疲劳设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构件安全性与可靠性.不扩展小裂纹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定量得到,它与材料的疲劳极限、裂纹门槛值及缺口尺寸等参数紧密相关.以理论数据为依据,可以设计出针对一定材料及尺寸的试样,使其在一定荷载条件下不扩展裂纹长度达到宏观可观测的范围,进而降低小裂纹测量方面的技术难度,进一步验证不扩张裂纹形成机理.
- 吴昊仲政高玉魁
- 铝合金6082T6中的疲劳不扩展裂纹
- 2012年
- 铝合金6082T6作为一种常用的航空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使用这种材料对疲劳不扩展裂纹进行了研究。试样形状为单边缺口拉伸试样,并在裂纹尖端使用数控机床钻直径为1mm的止裂孔。通过分析可得:疲劳不扩展裂纹可以通过对试样几何尺寸的合理设置得到。在设计中可以在疲劳构件容易萌生裂纹的部位预留出不扩展裂纹的容许长度,从而更大限度的提高构件的寿命可靠性,并且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外界不确定载荷的冲击影响,减少在裂纹维修或检查间隔期间的裂纹扩展风险。
- 陈荣康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