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碧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5号染色体异常核型六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张伟吴素碧陈永芬
- 关键词:5号染色体异常核型病例报告
- 高敏D-二聚体试剂在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上的性能评价
- 目的 对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使用配套高敏D-二聚体试剂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相关文件,对ACL-TOP700血凝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
- 吴素碧周红代庆忠
- 关键词:血凝分析仪性能评价
- 放化疗对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静脉血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肿瘤病人治疗前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T、MPV、PCT、P-LCR在放化疗后患者组均明显低于放化疗前(P<0.01或P<0.05),PDW则与放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观察其骨髓抑制状况和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吴素碧代庆忠孙昌君
- 关键词:肿瘤放化疗血小板参数
- 高敏D-二聚体试剂在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上的性能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使用配套高敏D-二聚体试剂的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相关文件,对ACL-TOP700血凝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和进行验证,将测定结果与厂家声称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ACL-TOP700检测D-二聚体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正确度均小于厂家声称的指标,线性范围内斜率(a)在0.95~1.05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5;参考区间符合率≥90%。结论: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使用配套高敏试剂检测D-二聚体性能满意,结果可靠,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的检测要求。
- 吴素碧周红尹宇陈泓宇
- 关键词:血凝分析仪性能评价
- ME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观察ME方案在高三尖杉酯酶加阿糖胞苷(HA)或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DA)化疗未达完全缓解(CR)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对诊断明确者随机分为ME治疗组和HA或DA治疗组,ME组1个疗程后,HA或DA组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ME组CR率为75.0%,总有效率为85%,HA或DA组1个疗程后CR率分别为33.3%、30.0%,总有效率分别为55.6%、50.0%。两组相比ME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HA或DA方案,而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显著优于HA、DA方案,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方案。
- 何吉琼乔爱国杨丽华吴素碧代庆忠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诱导化疗
- 162株支原体的耐药性分析
- 2008年
- 吴素碧孙昌君吴林柏
- 关键词:支原体属泌尿生殖系统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耐受性
- 肝病患者血浆D-D、FDP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D和FDP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的D-D和FDP均有显著性的差异,其阳性率依次为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尤其以重肝、肝硬化和肝癌更为显著。结论:检测血浆FDP和D-D水平,对肝病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早期发现隐匿型DIC、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戴庆忠吴素碧
- 关键词:肝脏疾病D-二聚体FDP
- 46,X,-X,del(Xq)/45,X嵌合型一例
- 2003年
- 张伟吴素碧
-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家族史
- 新生儿黄疸病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最常见症状,其发病率高,所以一直都是新生儿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就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病因和目前临床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进行了综述,并对实验室检验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吴素碧杨丽华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
- 新生黄疸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变化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黄疸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及其临床价值,并观察各病因导致的黄疸患者的RDW变化关系。方法:抽取在2006年1~6月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2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与48例正常新生儿、18例痊愈出院的婴儿进行对照,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结果:正常组RDW均值为14.28%,黄疸组RDW均值为16.82%,痊愈组RDW均值为14.55%,各黄疸组与正常对照组RDW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G-6-PD缺乏组);各黄疸组与痊愈组RDW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G-6-PD缺乏组);痊愈组与正常对照组RD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病因黄疸组间,除母乳组与其他组有差异外,其他组之间RDW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DW在新生儿黄疸诊断和预后观察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但从病因分类结果来看,RDW在各种病因引起的黄疸之间无明显的鉴别诊断价值。
- 吴素碧孙昌君杨丽华
-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