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大血管创伤的诊断与处理被引量:1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创伤后的急诊和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5 4年 6月~2 0 0 2年 7月收治的 4 6例心脏大血管损伤后急救处理和后遗症的病例资料 ,其中 :穿透性损伤 18例 ,闭合性损伤 14例和医源性损伤 14例 ;心脏穿破 17例 ,瓣膜破损 11例 ,心脏异物 8例 ,假性动脉瘤和动脉静瘘8例 ,右心室动脉瘤和室间隔缺损、心包缩窄和右下肺弹头各 1例。结果 4 4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死亡 2例。 1例左心房撕裂后大出血导致心脏停搏 ,抢救无效死亡。另 1例外伤引起弓降部假性动脉瘤 ,手术时出血死亡。结论 及时诊断、紧急手术 ,后遗症择期手术需在体外循环准备下手术 。
- 蒋振斌王哲范清周光华陈安清
- 关键词:心脏大血管创伤体外循环
- 心脏黏液瘤和黏液肉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3年
- 刘沙王哲陈安清周光华蒋振斌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心脏肿瘤外科手术
- 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总结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并探讨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四叶式主动脉瓣膜病例的超声诊断特点。观察23例四叶式主动脉瓣四叶分布形态、回声、启闭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9例病人的资料。结果在92656例心脏超声检查中,共检出四叶式主动脉瓣膜畸形23例,检出率为0.248‰。年龄19~83岁,平均(50.3±18.8)岁;男11例,女12例。23例中22例合并不同程度主动脉瓣膜反流,仅1例主动脉瓣膜功能正常。其中9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术中发现A型8例,F型1例。结论四叶式主动脉瓣膜畸形是非常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多数由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可疑病例可明确诊断。四叶式主动脉瓣膜畸形主要并发主动脉瓣膜反流,严重者应手术治疗。
- 孙晓宁赵强潘翠珍陈安清夏利民周光华王哲徐德民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外科手术
- 闭合性胸部创伤致心脏大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创伤致心脏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我科1983年9月~2003年9月治疗的12例胸部闭合性创伤致心脏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本组心脏损伤7例,大血管损伤5例。结果1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1例假性动脉瘤术中出血死亡。11例随访均显示良好疗效。结论心脏超声对创伤性心脏损伤的诊断是安全而有效的;MRI、CT可对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资料。对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早期或择期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 王哲蒋振斌赵强周光华夏利民陈安清
- 关键词:胸部损伤血管损伤心脏
-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诊治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陈安清徐德民周光华王哲蒋振斌
-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外科治疗超声心动图体外循环抗凝治疗
- 低温闭胸心肺转流复苏后心肺脑组织的电镜改变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用浅低温和深低温闭胸心肺转流 (CPB)复苏后心肺脑组织的电镜改变。方法 13只实验狗分三组 ,浅低温组 (33~ 34℃ ) (n =5 ) ,深低温组 (2 6~ 2 7℃ ) (n =5 )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行闭胸CPB ,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 80mmHg ,3h后取心、肺和海马组织 ,对照组 (n =3)停搏 15min后立即取组织。结果 浅低温组海马组织的神经元数为 (4 6± 0 9)个 ,明显少于深低温组 (13 6± 5 2 )个 (P <0 0 5 )和对照组 (8 3± 4 7)个 ;少突胶质细胞核平均直径为 (5 86± 0 80 ) μm ,显著大于深低温组 (3 94± 0 90 ) μm(P <0 0 1)和对照组 (4 5 6± 1 0 35 ) μm(P <0 0 5 ) ,细胞膜破损明显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松弛。深低温组心肌肌原纤维变细、变稀 ,部分断裂 ,明显受损。结论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浅低温闭胸CPB结合头部深低温或深低温闭胸CPB结合心肌保护治疗 。
- 黄培志周光华陈安青胡克俭王哲刘祖赟顾俭勇顾国嵘李颖
- 关键词:电镜心肺转流CPB心肺组织脑组织
- 2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分析
-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carditis,IE)是指细菌,偶为真菌等微生物直接感染而引起的心内膜炎症,是心脏外科领域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瓣膜穿孔、赘生物,造成瓣膜损坏、关闭不全,导致急、慢性心衰...
- 徐德民蒋振斌王春生周光华
- 文献传递
- 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
- 2004年
- 陈安清王哲周光华徐德民蒋振斌
- 关键词:三房心房间隔缺损并发症
-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1年
- 陈昊蒋振斌陈志强周光华王春生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并发症主动脉瓣下狭窄外科手术
- 低温关胸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 15min后深低温 (2 6℃~ 2 7℃ )和浅低温 (33℃~ 34℃ )关胸心肺转流 (CPB)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 10只麻醉狗 ,分 2组 ,每组各 5只。第 1组为浅低温组 ,第 2组为深低温组 ,用 10 %氯化钾静注后 ,使心脏停搏 15min ,然后用动静脉插管方法立即行关胸心肺转流。第 1组食道温度降至 33℃~ 34℃ ,第 2组降至 2 6℃~ 2 7℃ ,15min后逐渐升温至正常范围 (36℃~ 37℃ )。复苏期间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瞳孔直径 ,3h后观察颅内压和最终效果。结果 第 1组全部恢复自主循环 (10 0 % ) ,第 2组仅 3只 (6 0 % )恢复自主循环 ;第 1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 (4 44±192 2 )sec ,明显短于第 2组 (1980± 6 81 5 )sec(P <0 0 5 ) ,其复苏后 3h颅内压为 (2 4± 0 44 )cmH2 O ,明显低于第 2组 (11 2±3 76 )cmH2 O(P <0 0 5 )。结论 狗心脏停搏 15min后 ,立即用浅低温 (33~ 34℃ )关胸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 ,其对自主循环恢复的作用明显优于深低温 (2 6~ 2 7℃ )
- 黄培志周光华陈安青胡克俭王哲刘祖赟顾国嵘顾俭勇李颖川
- 关键词:心肺转流心肺复苏CPB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