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兵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全国视角下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省域差异的多层次分析
- 中部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必然要解决好能源问题。能源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低效利用将直接制约中部省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本文利用全国及中部各省2009年能源消费数据,借鉴信息熵思想和四象限交叉分析原理,并通过改进熵...
- 周兵兵吴小翠
- 关键词:能源消费省域差异
- 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与失地农民测算研究
- 2015年
- 城镇化进程所导致的耕地数量剧减和失地农民增加,是当前阶段下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社会问题。为探究中国耕地征收的空间差异及其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群体分布差异,基于省级尺度研究了2005年、2008年和2011年中国耕地征收的省际差异,并在分析各省耕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基础上,于省级尺度下更精细地测算全国失地农民数量和揭示年新增失地农民分布的省际差异。探讨了影响失地农民规模估算结果的其他因素,包括更精细的尺度上推、违法征地和农村超生人口所导致的低估。针对中国耕地征收和失地农民的空间差异现状,提出应对山东、浙江、福建,以及河南、四川和湖南等经济发达或快速发展诸省区的征地规模进行重点管控的建议。
- 周兵兵周生路吕立刚陆春锋
- 关键词:省际差异失地农民
- 全国视角下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省域差异的多层次分析
- 中部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必然要解决好能源问题。能源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能源低效利用将直接制约中部省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本文利用全国及中部各省2009年能源消费数据,借鉴信息熵思想和四象限交叉分析原理,并通过改进熵...
- 周兵兵吴小翠
- 关键词:能源消费省域差异
- 文献传递
- 我国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省域差异的多层次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本文拟利用全国及中部六省能源消费信息,通过改进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各省能源消费的合理性及其省域差异。重点分析了中部各省能源消费的经济效率、抗风险性和可持续性,说明各省能源消费的保障水平与产出水平;研究方法上借鉴了信息熵思想、四象限交叉分析原理及熵权法TOPSIS模型,并加以改进后对各指标进行指标分析、指标交叉分析与指标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战略对策。
- 吴小翠周兵兵朱继业
- 关键词:能源消费省域差异
- 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与开发战略区划被引量:6
- 2015年
- 基于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和现行主要开发战略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较大面积国土空间的发展滞后与赣北极少数县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对比鲜明的空间格局;但前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县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被低估,而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则可能被高估;交通区位和地形影响是导致江西省现状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因。2当前全省县域经济进入集聚发展模式,区域层面上出现了呈团块状分布、以市辖区及郊区县为主的增长极型县区,包括南昌市和新余市全域以及九江市部分县区。3现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核心增长极以及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原赣南中央苏区振兴计划4个开发战略区可"培强扶弱",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赣东北开放合作和吉泰走廊3个战略区在政策设计上需进一步结合区内各县的差别化"县情"。4将地理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可为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 陆春锋周生路王炳君周兵兵李淦毛泾桥
- 关键词:县域经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中国房地产业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采用中国各省区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I-O模型计算中国30省区房地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关联效应、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波及效应6个指标,综合分析了各省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各省区房地产业发展整体上并未体现出其"地方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房地产业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明显:房地产业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6省区属于主导产业,安徽、河北和内蒙古等9省区属于支柱产业,在吉林属于朝阳产业,而在广西、新疆和青海等其他14省区属于欠发展产业。
- 周兵兵代云开张燕
- 关键词:省域差异经济效应
- 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测算与时序分区被引量:49
- 2013年
-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关系到区域转型与城乡统筹发展,而充分调动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则是其关键。该文以如皋市为例,依据政策指标法测算各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并基于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先度判别矩阵,提出反映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对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区域重要性指数与紧迫性指数及评价方法,从各镇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相对重要性和紧迫性程度出发对如皋市20个镇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优先度进行判别,并进行时序分区,并针对各分区提出统筹建议。结果表明:1)如皋市未来9a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14859.87hm2,占现有农村居民点面积的46.73%和理论整理潜力的56.71%,各镇现实整理潜力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以长江镇和如城镇为最大,均超过1000hm2;2)如皋市20个乡镇可被划分为优先整理区、次先整理区、后先整理区和末先整理区4类,其中优先整理区现实整理潜力达3598.04hm2,次先整理区为926.87hm2,后先整理区达4539.31hm2,末先整理区为5435.64hm2,仅优先整理区和次先整理区的总现实整理潜力就能满足如皋市未来9a发展可能的建设用地需求;3)建议对优先整理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予以资金扶持与指标倾斜,对次先整理区予以指标激励,对后先整理区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并重,而对末先整理区以政策引导为主即可。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县、镇2级政府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积极性,为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以及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杨悉廉杨齐祺周兵兵吕立刚王慎敏金晓斌周寅康
-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居民点
-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45
- 2013年
-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上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卒问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规律。研究表明:①1985~2008年,汀苏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州地面积的减少,生态朋地、生活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的转化类型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农村生活刷地、城镇生活用地,牧单牛态用地转化为农业生产用地。②1985~2008年,农业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窄问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城镇生活用地卒问分布经厂力了先加剧后有所缓和的阶段。③1985~2008年,江苏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稍有下降,其中农业生产用地被农村和城镇生活用地大量占用是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用地转化成水域,七态刖地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
- 吕立刚周生路周兵兵戴靓昌亭鲍桂叶周华李志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质量
- 199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态势与空间格局演变——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被引量:23
- 2016年
- 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研究了省级尺度下中国人口迁移态势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1995—2010年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迅速增大,省际间人口迁移规模差异明显;上海、浙江人口迁入率显著上升,河南、安徽人口迁出率显著上升。(2)北京、上海、安徽、四川等13省是我国人口迁移网络的核心节点,人口迁移网络表现出中心性、收敛性和地区非均衡性特点。(3)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广东是我国主要人口辐合流场,安徽、四川、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是我国主要人口辐散流场。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各地应根据自身人口迁移趋势及在全国人口迁移网络中角色,科学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臧玉珠周生路周兵兵吴滢滢
- 关键词:人口迁移社会网络分析
-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被引量:108
- 2015年
-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转型规律与驱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08年间,即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经历了"缓慢变化—剧烈变化—缓慢变化"的倒U型转型规律。2农业生产用地和绿色生态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用地的粮食生产功能与绿库功能相对重要性降低,而其他主导功能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历经了生产、生态与生活用地之间的耦合转型。3转出和转入双重视角下,农业生产用地在三个时期均成为其他用地最主要的来源,而生活用地成为最主要的接受者;绿色生态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类型的次主要来源,但其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调整使得生态用地总量保持稳定。4通过对多种潜在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GDP、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对江苏省用地转型贡献作用最大的驱动因子。
- 陈龙周生路周兵兵吕立刚昌亭
-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转移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