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初探被引量:10
- 2007年
- 针对本教研室以往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阐述了尝试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为全面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 姜素芳何丽华周学军李红苹
- 关键词:药剂学开放性实验教学
- 丹皮酚脂质体体外透皮试验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制备丹皮酚脂质体,考察其作为经皮给药载体的透皮特性。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丹皮酚脂质体;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丹皮酚脂质体的经皮渗透行为及皮内滞留药物量。结果制得的丹皮酚脂质体主要为单室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72.8%,平均粒径为163.8 nm。体外经皮渗透试验表明,与50%的乙醇溶液相比,脂质体透皮速率较慢,但皮肤中药物滞留量明显增加。结论丹皮酚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能使药物在皮肤中蓄积,持续平稳释药。
- 姜素芳周学军邓卓刘英姿
- 关键词:丹皮酚脂质体体外透皮试验
- 丹皮酚自微乳的制备和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制备丹皮酚自微乳,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对丹皮酚溶解能力较强的油相,通过观察微乳的形成以及绘制伪三元相图比较微乳区域大小来确定最终处方,在此基础上制备自微乳,对所成微乳的粒径大小、分布、形态进行评价,并测定所得体系中丹皮酚的溶解度以及含有量。结果以油酸乙酯(油相)-EL(乳化剂)-正丁醇(助乳化剂)比例为3.0∶5.6∶1.4时制得的自微乳经水稀释后可形成稳定的微乳,平均粒径为42.1 nm,丹皮酚在此体系中的溶解度高达318.4 mg/mL,所得制剂中丹皮酚的质量分数为30%。结论丹皮酚自微乳制备简单,微乳粒径小,可显著提高丹皮酚的溶解度。
- 姜素芳张雪萍周学军
- 关键词:丹皮酚自微乳伪三元相图
- 生大黄煎液与生大黄粉对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生大黄煎液与生大黄粉对小鼠泻下作用。方法:空白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实验组动物用生大黄煎液与生大黄粉灌胃,观察记录动物首次排出黑便的时间及6h内排出黑便的数量。结果:生大黄煎液与生大黄粉均能明显的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数;与生大黄煎液比较,生大黄粉排便时间明显延长,排便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生大黄粉与生大黄煎液均有泻下作用,能用于便秘、肠梗阻等的治疗,如病情较急或需要较快达到清理肠道的作用,选择生大黄煎液为好。
- 谭松生周学军
- 关键词:生大黄粉泻下小鼠
- 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何丽华周学军姜素芳
- 关键词:盐酸青藤碱缓释胶囊处方释放度
- 依托泊苷聚乳酸微球的制备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依托泊苷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依托泊苷聚乳酸微球,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所得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12.87μm,载药量为14.79%,药物包封率为61.0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依托泊苷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稳定,体外释药符合长效制剂特征。
- 姜素芳张云坤周学军
- 关键词:依托泊苷聚乳酸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