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恩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苍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2篇股骨
  • 2篇肝动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动力加压
  • 1篇血管插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性
  • 1篇严重粉碎骨折
  • 1篇移位锁骨骨折
  • 1篇引导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 1篇预弯

机构

  • 10篇苍山县人民医...
  • 4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周恩亮
  • 4篇刘鸿
  • 4篇吕冠男
  • 3篇谢拥军
  • 3篇孟凡军
  • 2篇孟凡义
  • 2篇李超
  • 2篇姜恒
  • 2篇冯巧灵
  • 1篇夏传健
  • 1篇杨秀英
  • 1篇王贵春
  • 1篇姬凌飞
  • 1篇李大伟
  • 1篇刘兴国
  • 1篇张昆
  • 1篇付信军
  • 1篇张晓飞
  • 1篇阚金庆
  • 1篇栗向明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4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手术治疗跟痛症被引量:12
2004年
吕冠男孟凡军周恩亮姬凌飞
关键词:跟痛症跖腱膜
骨折片间钢丝缝合固定结合其他内外固定治疗胫骨严重粉碎骨折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胫骨严重粉碎骨折后重建骨的连续性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以骨折为中心 ,胫前外侧入路 ,显露骨折端 ,清理血肿 ,尽量不破坏骨片上的骨膜及韧带、肌止点 ;自近端或远端开始 ,逐一骨片复位 ,于骨折片边缘 1~ 2mm处钻直径 2mm骨洞 ,于骨片对应的远近端骨折或对应的另一骨片上 ,与垂直骨折线的位置钻同样的骨洞 ,骨洞内穿长约 6~ 8cm ,直径 0 6~ 0 8mm的钢丝作骨折片之间的缝合固定 ,直至骨折片都达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 ,结合其他内外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采用此方法愈合率 98% ,无骨髓炎及再骨折发生。
吕冠男孟凡军周恩亮阚金庆栗向明
关键词:胫骨骨折粉碎性骨折钢丝内固定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动态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内压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例病人的32髋进行模拟步态下髋关节内压动态测定。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ucatⅠ~Ⅱ期)24髋的关节内压增高并随步态运动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屈髋相关节内压由高渐低,屈曲30~45°位达最低压力,平均221±096kPa。伸髋相压力呈进行性增高,0°位时达567±288kPa,其压力变化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过伸、内收、内旋均可使关节内压进一步增高。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内压增高幅度受关节运动的影响而发生动态变化,伸髋位的压力足以影响股骨头的静脉回流。动态测压对决定是否行关节囊开窗减压有重要参考价值。
阚金庆吕冠男王贵春张昆孟凡义周恩亮
关键词: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对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从机体免疫反应方面,系统评价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检索时间均为1995年1月-2012年4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并追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对免疫反应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研究,313例。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相比,围手术期不同时间外周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内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相比,虽尚未达到微创的标准,但这种内镜手术并未增加对机体的创伤。鉴于目前的证据是基于无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和没有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基础上而得出的,故本系统评价结果并不适用于胸骨后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手术情况。本研究纳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均较低,且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因此应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刘鸿周恩亮冯巧灵李超谢拥军
关键词: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免疫反应
引导式实验动物血管插管装置在家兔肝动脉插管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直视下新型引导式实验动物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家兔肝动脉插管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45只白家兔随机均分为3组,组Ⅰ在剖腹直视下用常规插管装置经肝总动脉按常规法行肝动脉插管术,组Ⅱ在DSA监视下经股动脉按Seldinger穿刺法行肝动脉插管术,组Ⅲ在剖腹直视下用新型引导式插管装置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采取改良术式逆行肝动脉插管术。对3组家兔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组Ⅰ、Ⅱ、Ⅲ家兔肝动脉插管术的成功率分别为60.0%、73.3%、86.7%,组Ⅲ与组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用时间分别为(42.0±0.5)、(31.4±0.8)、(25.2±0.6)min,组Ⅲ与组Ⅰ和组Ⅱ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6.7%、33.3%、20.0%,组Ⅲ与组Ⅰ和组Ⅱ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剖腹直视下,用新型引导式插管装置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行改良术式逆行肝动脉插管术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安全、简便等优点,对临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刘鸿周恩亮姜恒谢拥军刘兴国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肝动脉
在显微解剖学中试验性构建Meta分析模型
2013年
目的在显微解剖学中试验性构建Meta分析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对一定规模多中心独立研究的显微解剖学相关统计学资料相关效应尺度(比值比、相对危险度、率差及标准差)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构建Meta分析模型。结果利用Meta分析相关的统计学原理为显微解剖学相关的各种效应尺度初步构建出较合适的Meta分析模型。结论 Meta分析模型的构建为显微解剖学提供了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对临床显微外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恩亮刘鸿
关键词:显微解剖学统计学
自行预弯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
2004年
①目的 介绍一种动力加压钢板 (DCP)自行预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手术方法。②方法 术前拍摄健侧股骨干下 1 /3X线片 ,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适当预弯 ,并将下 2孔适当扩大 ,术中取股外后侧切口 ,将预弯好钢板 (DCP)置于外侧 ,髁部用6 .0mm松质骨螺钉钢板固定后 ,余同AO固定。③结果 本组 62侧髁部骨折采用此法治疗后愈合率 1 0 0 % ,无感染及再骨折发生。④结论 预弯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 ,不仅加压 ,固定牢固 ,符合AO生物力学固定原则 ,而是操作简单。
吕冠男李大伟周恩亮孟凡军
关键词:股骨髁部骨折
C形臂监视下闭合整复穿针治疗移位锁骨骨折55例临床分析
2004年
周恩亮付方方苏建红
关键词:锁骨骨折穿针
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P-gp的检测以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张晓飞付信军刘艳梅孟凡义杨秀英夏传健周恩亮
该课题旨在研究P-gp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及食管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标本34例以及食管癌标本81例的研究,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统计...
关键词:
关键词:肺癌食管癌化疗药物
兔VX2肝癌模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分析及改良肝动脉插管术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植瘤方式制备兔肝癌模型的成瘤率,并评估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前期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制备兔VC2肝癌模型,后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DSA)定位下,以Seldinger穿刺插管术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Ⅱ组前期行直视下开腹肝穿刺瘤组织块注入法制备兔VX2肝癌模型,后期DSA定位下,循新型插管装置以改良插管法经股动脉行兔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合DSA及病理检查分析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对两组兔肝癌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以及插管操作时间、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Ⅰ组与Ⅱ组兔肝癌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分别为60.0%和93.3%,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分别为66.7%和92.8%,行股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分别为(35.6±5.8)min和(27.4±5.3)min,行肝动脉插管造影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2.8%和14.3%,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开腹行肝穿刺瘤组织块种植法与瘤细胞悬液种植法相比,成瘤效果更佳。新型插管装置及改良术较用常规装置以Seldinger法经股动脉行肝动脉造影,大幅提高了实验家兔肝动脉插管的质量和效率。
刘鸿冯巧灵张玮谢拥军李超姜恒周恩亮
关键词:肝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