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才平

作品数:44 被引量:1,41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青藏
  • 16篇青藏高原
  • 10篇土壤
  • 8篇生态系统
  • 7篇净初级生产力
  • 7篇初级生产力
  • 5篇氮矿化
  • 5篇氮素
  • 5篇植被
  • 5篇温度
  • 5篇NPP
  • 4篇土壤氮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4篇草地
  • 3篇氮循环
  • 3篇植被净初级生...
  • 3篇森林生态
  • 3篇森林生态系统
  • 3篇湿地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21世纪...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泗水县林业局
  • 1篇泰山林场
  • 1篇滕州市林业局

作者

  • 43篇周才平
  • 31篇欧阳华
  • 11篇徐兴良
  • 8篇宋明华
  • 6篇裴志永
  • 4篇张戈丽
  • 4篇白军红
  • 4篇王敏
  • 3篇杨丁丁
  • 3篇田玉强
  • 3篇李建华
  • 3篇曹宁
  • 3篇吴良
  • 3篇张锋
  • 2篇胡启武
  • 2篇陈传友
  • 2篇张镱锂
  • 2篇高俊琴
  • 2篇刘成杰
  • 2篇祁威

传媒

  • 4篇地理学报
  • 3篇资源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Acta B...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优势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植物水分利用的不同来源及模式不仅影响植物对环境水分变化时的响应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水分状况发生改变时生态系统的响应程度及结果。青藏高原植被分布呈明显地带性分异,从东南往西北方向,依次分布着高山森林、高山灌丛、高寒草...
段德玉欧阳华宋明华徐兴良周才平
文献传递
向海沼泽湿地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42
2004年
本文运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沼泽湿地土壤氮素在植物生长初期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除铵态氮外 ,其他各形态氮素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土壤 ,呈现出由表层向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各形态氮素和全氮都具有高度的变异特征 ,其中表层土壤碱解氮的变异最大 ,铵态氮最小 ,变异系数分别为 6 5 6 4%和 4 9 5 1% ;其他各层土壤有机氮、全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统计变异较大 ,而碱解氮和铵态氮较小 ;有机氮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表层土壤全氮、有机氮和碱解氮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除碱解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外 ,其他形态氮素和全氮在土壤较深层次均出现累积峰。
白军红欧阳华邓伟周才平王庆改
关键词:氮素沼泽湿地
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按照植被组成差异将泰山森林划分为油松林、赤松林、黑松林、华山松林、侧柏林、栎林、刺槐林、混交林、经济林和草甸共10种植被类型,分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并结合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测算了泰山森林生态系统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及土壤各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40.54×104t,不同植被类型森林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松林(85.63×104t)>混交林(57.29×104t)>刺槐林(28.11×104t)>栎林(22.50×104t)>侧柏林(16.75×104t)>赤松林(14.90×104t)>经济林(6.12×104t)>黑松林(3.93×104t)>华山松林(2.75×104t)>草甸(2.55×104t);不同空间层次碳储量所占比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土壤层(77.52%)、乔木层(20.60%)、枯落物层(1.49%)、草本层(0.22%)、灌木层(0.17%),其中土壤层和乔木层占总碳储量的98.12%,土壤层碳储量约是植被层的3.69倍。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为202.17 t/hm2,各植被类型中碳密度最大的为刺槐林(310.88 t/hm2),从森林的碳汇功能来讲,刺槐林不仅不能减少面积,而且应成为今后强化经营管理的对象。
刘成杰李建华曹宁申卫星崔传洋肖宇周才平
关键词:碳储量碳密度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被引量:61
2008年
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作者的实测数据,利用1:100万土壤数据库对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层、土壤矿质层及整个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约为C7.2kg·m^-2,较前人的C8.01-19.05kg·m^-2全国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偏低。青藏高原总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8.37Pg,其中有机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38.14%,矿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则占61.86%。
田玉强欧阳华徐兴良宋明华周才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密度
青藏高原湿地研究进展被引量:82
2004年
青藏高原具有全球重要性,是地球表面上很少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之一,在全球变化研究中被作为先兆区或预警区。青藏高原湿地多为高寒沼泽、高寒沼泽化草甸和高寒湖泊,具有生态蓄水、水源补给、气候调节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防止全球水危机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青藏高原湿地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湿地的类型和分布、湿地土壤、湿地植被、泥炭的形成与演化、湿地动物、古植被古气候、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湿地退化几个方面对青藏高原湿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
白军红欧阳华徐惠风周才平高俊琴
关键词:青藏高原湿地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青藏高原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4
2010年
基于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集和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整个区域及各生态地理分区年均NDVI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生态地理分区植被覆被变化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近25年来,高原植被覆盖变化整体上趋于改善;高原东北部、东中部以及西南部湿润半湿润及部分半干旱地区植被趋于改善,植被覆盖较差的北部、西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呈现退化趋势;(2)高原植被变化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明显高于与降水变化的相关性,说明高原植被年际变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3)高原植被年际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植被覆盖中等区域全年月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最强,相关性由草甸向草原、针叶林逐步减弱,荒漠区相关性最弱。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的相关性和全年相关性较一致,降水则不同,生长季期间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变化与降水相关性不显著。
张戈丽欧阳华张宪洲周才平徐兴良
关键词:青藏高原NDVI气候变化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净氮矿化研究(英文)被引量:51
2003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从而估计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 ,在中国 7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中用PVC管采集森林土壤样品 ,通过在实验室控制土壤的温度与湿度 ,将不同湿度的土柱置于不同温度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30d,分析培养前后的NH+4 _N和NO_3 _N含量 ,确定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结果表明 ,温度和湿度与土壤的矿化过程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p <0 .0 0 1 )。同时建立了三元的方程来描述温度 (t)和湿度 (wfps)对土壤氮矿化速率 (Rmin)的影响 ,Rmin =e-7.60 +0 .0 7×t+1 4 .74×wfps-1 0 .41×wfps2 。利用这个实验模型估算了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氮矿化量 。
周才平欧阳华裴志永徐兴良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氮矿化森林土壤
1985年~2000年西藏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利用西藏地区1985年及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的数据,并结合GIS和统计软件,对西藏地区15年来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2000年,西藏地区各景观要素之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未利用地、居住地及建筑用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面积增加,其中居住地及建筑用地增加的速度最快,增长率为46.6%;农用地、森林、草地、河流及湖泊、冰雪地面积减少,河流、湖泊和农用地面积减少率较大,分别为13.1%和10.4%;各景观要素发生相互转移,其中转移程度较大的是草地与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向草地转换了80313.46km^2,草地向未利用地转换了155974.97km^2,占草地转出量的90%以上。通过对景观格局分析发现,总体景观斑块数量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破碎度增加,优势度等减小,西藏景观格局向多样化、破碎化发展;同时各景观要素之间聚集度指数在增加,形状指数、分维数减小,景观不同要素分布交错格局趋于简单,斑块形状向着规则化方向发展。利用典型相关眭分析方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人口增长、过牧等人为活动以及海拔、气温等自然因子是西藏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曾加芹欧阳华牛树奎周才平
关键词:景观格局变化
生态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初探被引量:16
2002年
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是人们认识和管理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该文在讨论生态信息科学产生的科学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生态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生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等问题 ,还分析指出了发展生态信息科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生态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 ,我们从生态信息科学的机理、技术和应用等 3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 ,进一步讨论了生态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和传播等生态信息技术问题。
周才平何洪林于贵瑞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态学
Fate of ^(15)N Labeled Nitrate and Ammonium Salts Added to an Alpine Meadow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被引量:6
2003年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added nitrogen (N) in alpine meadow and the role of alpine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the fate of 15 N labeled nitrate and ammonium salts was determined in an alpine meadow for two months. Two weeks after 15 N application, total recovery of 15 N from NO - 3_ 15 N was 73.5% while it was 78% from NH + 4_ 15 N. More 15 N was recovered in plants than in soil organic matter or in microbial biomass, irrespective of forms of N added. After one month, 70.6% of added NO - 3_ 15 N and 57.4% of NH + 4_ 15 N were recovered in soils and plants. 15 N recovered in soil organic matter decreased greatly while that recovered in plants varied little, irrespective of the form 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wo weeks after 15 N application, more NO - 3_ 15 N than NH + 4_ 15 N was recovered in microbial biomass. Total recovery was 58.4% (six weeks) and 67% (eight weeks) from NO - 3_ 15 N, and 43.1% and 49% from NH + 4_ 15 N, respectively. Both plan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 recovered more NO - 3_ 15 N than NH + 4_ 15 N. But plants recovered more 15 N than soil microorganisms.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 plants retained more NO - 3_N and 15 N than soil microorganisms while 15 N recovered in inorganic N pool did not exceed 1% due to lower amount of inorganic N. This indicates that plants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tention of deposited N although microbial biomass can be an important sink for deposited N in early days after N application.
徐兴良欧阳华裴志永周才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