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乙酸在SmO_x/Rh(100)模型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 2002年
-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HREELS)和热脱附谱 (TDS)研究了乙酸在SmOx/Rh(10 0 )模型表面上的吸附与分解 .结果表明 :低温下吸附乙酸时 ,SmOx 的加入明显促进了乙酸分子中O H键的断裂 ,从而有利于乙酸根的形成 ;升高表面温度 ,SmOx 的存在促进了乙酸根中C C键的断裂 ,有利于乙酸根的进一步分解 .12 0K时 ,乙酸在SmOx/Rh(10 0 )上主要以乙酸根的形式存在 .2 2 5K时 ,乙酸根即可发生以生成CO为主的脱羧反应 .在 4 17和 4 77K观察到受表面脱羧反应控制的CO2 和H2 的脱附峰 .
- 马运生姜志全周维平谭大力翟润生包信和庄叔贤
- 关键词:乙酸铑热脱附谱负载型催化剂
- 乙醇在Rh(100)c(2X2)-Mn表面上分解机理的研究
- 本文用HREELS.TDS.AES.LEED和UP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乙醇在Rh(100)和Rh(100)c(2X2)-Mn模型表面上的分解机理.其目的是深入探讨CO.H<,2>和乙醇在其表面上的化学性质.
- 翟润生田志坚罗洪源周维平梁东白林励吾
- 关键词:乙醇铑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Rh(100)上Sm膜及Sm/Rh表面合金的结构和性质被引量:1
- 2001年
- 应用AES,LEED,XPS和TDS研究了稀土金属Sm室温下在 Rh(100)表面上的生长过程.发现室温下Sm膜的生长服从Stranski-Krastanov生长模式,XPS证明为三价的“金属态” Sm.但Sm膜经 900K高温退火后可形成C(52^(1/2)×2^(1/2))R45°和 C(2×2)超结构的有序表面合金;同时,芯能级 Sm3d5/2向高结合能方向位移了0.7eV,表明有电子进一步由 Sm向衬底 Rh传递,导致在 Rh上吸附的 CO分子的热脱附峰温增加.
- 朱俊发马运生周维平翟润生包信和张新夷庄叔贤
- 关键词:薄膜生长AESLEEDTDS
- 乙醇在Mn薄膜/Rh(100)上吸附和分解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应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HREEL S)和热脱附谱 (TDS) ,研究了 Mn薄膜 / Rh(10 0 )上乙醇的吸附和分解 ,提出了表面吸附和分解的反应模式 .在 30 0 K时 ,蒸镀的 Mn在清洁 Rh(10 0 )表面上以层层模式生长 ;在130~ 30 0 K间 ,在 2 5 m L Mn/ Rh(10 0 )表面上吸附 2 0 L乙醇的 TDS结果与乙醇在 Rh(10 0 )表面上的结果一致 .在 15 5 K处 ,脱附出多层凝聚态吸附的乙醇 ;升温到 2 5 5 K,脱附出 H2 和 CH4.继续升温 ,出现了与乙醇在Rh(10 0 )表面上不一致的现象 .在 470 K ,同时出现了第 2个 H2 和 CH4的脱附峰 ;在 5 0 0 K,脱附极少量的 CO;在 95 0 K附近 ,脱附出大量
- 翟润生田志坚周维平梁东白林励吾
- 关键词:乙醇热脱附谱一氧化碳铑催化剂
- 乙酸在Rh(100)表面吸附和分解机理的研究
- 本文利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和TDS对乙酸在Rh(100)模型表面上的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可知,130K时乙酸以分子形式吸附在Rh(100)表面上,升温到290K后,大部分乙酸以分子形式脱附,剩余...
- 周维平姜志全翟润生包信和马运生庄叔贤
- 关键词:乙酸铑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SmO_x/Rh(100)模型表面的制备与性质被引量:1
- 2002年
- 应用Auger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热脱附谱(TDS)研究了SmOx/Rh(100)模型表面的制备及CO在该表面的吸附.Sm和氧的强亲合作用引起了Sm在表面的强烈偏析.氧化表面的高温热处理,导致 SmOx在 Rh(100)表面的进一步聚集.与 120K吸附在清洁 Rh(100)表面的CO的热脱附谱相比较,吸附在 SmOx/Rh(100)表面的 CO的热脱附谱中在 176,331和 600 K出现了新的脱附峰.其中位于 176 K的脱附峰可归属于吸附在 SmOx岛上的 CO的脱附,而位于 331,600 K的脱附峰的出现与表面Sm原子的氧化程度有关,可分别归属为吸附在富氧和贫氧SmOx岛周边界面Rh原子上的CO的脱附.
- 马运生朱俊发庄叔贤姜志全周维平翟润生包信和
- 关键词:CO吸附AESLEEDTDS吸附态
- CO在Sm/Rh(100)模型表面上的吸附与反应被引量:2
- 2002年
- 应用 AES,LEED,XPS和 TDS研究了 Rh( 1 0 0 )上 Sm膜和 Sm/ Rh表面合金以及 CO在这两类模型表面的吸附与反应 .室温下 Sm在 Rh( 1 0 0 )上的生长遵从 SK模式 ,Sm膜经 90 0 K高温退火后可形成有序表面合金 .在室温制备的 Sm膜 / Rh( 1 0 0 )表面上 ,室温下 CO在 Sm上的吸附改变了表面结构 ,生成 Sm Ox 和表面碳 .随着 Sm覆盖度的增加 ,低温脱附峰 ( α-CO)面积迅速下降 ,且峰温向高温方向位移 ;表明 Sm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同时起作用 .在 Sm/ Rh合金表面上 ,CO在约 5 90 K出现新的脱附峰 ,可归属为受 Sm电正性修饰的 Rh原子上的
- 马运生朱俊发周维平翟润生包信和张新夷庄叔贤
- 关键词:CO铑催化剂钐AESLEEDTDS
- 乙酸在Rh(100)表面吸附和分解的HREELS和TDS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 (HREELS)和热脱附谱 (TDS)研究了乙酸在Rh(10 0 )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提出了乙酸吸附和分解反应的模式 .130K时 ,高暴露量的乙酸在Rh(10 0 )表面上形成多层吸附的凝聚态乙酸 .升温至2 90K时 ,部分乙酸以分子形式直接脱附 ,另一部分乙酸分子通过O—H键断裂形成乙酸根和氢吸附在表面上 ;在升温至 40 0K的过程中 ,乙酸根在表面发生两个相互竞争的反应 ,即乙酸根分解成CO ,CHx,O和H ,以及乙酸根分解成CHx,H和CO2 ;升温至 5 0 0K ,只剩下CHx,O和CO吸附在表面上 ;6 0 0K后 ,表面吸附的CHx 完全解离 。
- 周维平姜志全马运生庄叔贤翟润生包信和
- 关键词:铑乙酸热脱附谱加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