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兴俊

作品数:2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胃镜
  • 5篇镜检
  • 4篇食管
  • 4篇胃镜检查
  • 4篇内镜
  • 3篇微波
  • 3篇消化道
  • 3篇淋巴
  • 3篇结肠
  • 3篇化道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芯片
  • 2篇硬变
  • 2篇幽门螺
  • 2篇上消化道
  • 2篇浅表
  • 2篇微波凝固
  • 2篇胃镜观察
  • 2篇胃炎
  • 2篇误诊

机构

  • 10篇攀枝花十九冶...
  • 9篇十九冶医院
  • 5篇中国十九冶集...
  • 2篇中国第十九冶...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7篇唐兴俊
  • 9篇邓述勇
  • 5篇陈大勇
  • 4篇张传明
  • 4篇杨树海
  • 4篇陈大勇
  • 3篇叶芳
  • 3篇罗春梅
  • 3篇唐小铁
  • 2篇罗莉蓉
  • 2篇李朝金
  • 2篇吴友根
  • 2篇罗菊华
  • 2篇刘红兵
  • 2篇徐文娟
  • 2篇陈大勇
  • 2篇杨忠
  • 2篇王平
  • 1篇余生源
  • 1篇叶芳

传媒

  • 10篇临床医学
  • 5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攀枝花医药
  • 1篇冶金医药情报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8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4)C尿素呼气试验与蛋白芯片抗体对比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索^(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和蛋白芯片抗体(CagA、VacA和Ure)检测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230例患者分别进行^(14)C-UBT和蛋白芯片抗体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0例患者^(14)C-UBT测定阳性总数100例,阳性率43.4%,^(14)C-UBT阳性患者蛋白芯片抗体阳性总数38例,阳性率38%。230例蛋白芯片抗体阳性总数77例,阳性率33.5%,蛋白芯片抗体阳性患者的^(14)C-UBT阳性数36例,阳性率46.7%。结论本组患者的蛋白芯片抗体、^(14)C呼气试验阳性率低于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说明以上两种方法用于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吴友根王平杨忠陈大勇罗春梅刘红兵罗菊华李朝金唐兴俊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经胃镜取出声门活体水蛭1例
2008年
唐兴俊王建祥汤建峰
关键词:水蛭阵发性咳嗽声门胃镜咽喉不适阵发性干咳
急性毒鼠强中毒36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唐兴俊吕帮元唐小铁张传明邓树勇
关键词:毒鼠强急性中毒血液灌流洗胃二巯基丙磺酸钠
急性溴鼠灵中毒1例被引量:1
2009年
邓述勇唐兴俊高超杨树海
关键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急性凝血酶原时间自由职业者肾功能正常维生素K1
经内镜微波凝固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波凝固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以内镜下微波凝固后,给予口服雷贝拉唑20mg/d,抑酸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雷贝拉唑20mg/d,二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症状的改善及3,6,12个月内镜和病理复查情况。结果二组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rett食管上皮逆转总有效率3,6,12个月时分别为64.29%、67.86%和78.57%,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0,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凝固联合雷贝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效果优于单用抑酸剂。
唐兴俊陈大勇叶芳
关键词:BARRETT食管微波凝固内镜雷贝拉唑
微波、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67例疗效观察及随访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凝固、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内镜下对67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按乳头状瘤大小分别行微波凝固、热活检钳电凝、圈套器电切治疗,术后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服用14 d,术后1、3、12个月随访并复查胃镜,观察瘤体脱落及复发情况。结果 67例均一次成功完成内镜下治疗,术中无并发症,术后24例胸骨后灼痛,48 h后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乳头状瘤全部脱落,3个月后复查胃镜,局部黏膜修复正常,12个月后61例复查无复发,6例失访。结论微波凝固、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安全有效,无复发。
唐兴俊陈大勇罗春梅
关键词:食管乳头状瘤微波凝固电切治疗
上消化道疾病与呼吸道等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对比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抗体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7组研究对象共2940例,其中慢性胃炎1693例、消化性溃疡383例、胃肠道肿瘤82例、其他肿瘤249例、肝脏疾病195例、HIV或AIDS 109例、以及对照组肺结核患者(TB)229例。血清Hp的3种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和Ure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的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4%、4.4%和24.5%;消化性溃疡组为1.3%、4.4%和33.9%;消化道肿瘤组为7.3%、15.8%和28.0%;其他肿瘤组为4.4%、10.8%和31.7%;肝脏疾病为1.5%、6.1%和33.3%;HIV/AIDS组为0.9%、8.2%和34.8%;对照组(TB)分别为1.3%、5.2%和24.0%。胃肠道肿瘤组、其它肿瘤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不同抗体的存在可能与肿瘤有一定的关系,但3种抗体与消化道、呼吸道、肝脏等疾病无甄别关系。所有疾病抗体阳性率均低于50%,用于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价值不大。
吴友根王平杨忠陈大勇刘红兵罗菊华李朝金唐兴俊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蛋白芯片抗体
手术后残胃60例胃镜观察结果分析
2001年
我院近5a来行胃镜检查共3850例次,其中术后残胃60例,现将其残胃的内镜观察总结如下。
唐兴俊易原开
关键词:残胃胃镜观察胃镜检查内镜
皮革胃16例临床分析
2007年
唐兴俊罗莉蓉张素琴
关键词:皮革胃胃癌
腹水置换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3例
1996年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较高。我科自1986年起,采用腹水置换法治疗SBP共2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治疗组23例(男21,女2),年龄25~69岁,平均46岁。肝硬化病史最长12年,最短3个月.平均1.3年。病因有肝炎后肝硬化20例,坏死后肝硬化2例,血吸虫病肝硬化1例。
易原开唐兴俊王嘉慧徐大勇李新科吕邦元王平罗于兴
关键词:肝硬变腹膜炎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