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强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把握时代脉搏 满足观众需求——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思考被引量:7
- 2007年
- 近几年行业博物馆建设迅速升温,各行业兴建博物馆的积极性高涨,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20家行业博物馆,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0多家,其中上海有近50家。但据报道,一些刚刚兴建的行业博物馆出现“开馆时轰轰烈烈,开馆后门庭冷落”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的行业博物馆机械地照搬照抄历史类、艺术类和综合类博物馆的陈列方式,选题缺乏新意,缺乏创造性;
- 唐志强肖克之
- 关键词:陈列方式中国农业观众需求行业博物馆历史类
- 浅析行业博物馆的科技教育功能
-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行业博物馆纷纷建成,成为博物馆中富有活力的新兴类型。行业博物馆展示了各行各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是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行业博物馆能够普及科学知识,满足社会需...
- 于湛瑶唐志强
- 关键词:博物馆学行业博物馆
- 文献传递
- 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实践
- <正>在相关文化部门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熟悉,“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今年四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对于“保护”工作...
- 肖克之唐志强
- 文献传递
- 我国专业科技博物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在课题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专业科技博物馆在场馆和观众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发展质量上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专业科技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我国专业科技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的五个战略重点:全面免费开放;开展监测评估,进行分类指导;专业科技博物馆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化专业科技博物馆科普职能;推动专业科技博物馆校结合。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六项对策与建议。
- 唐志强吕珊雁于湛瑶
- 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唐志强肖克之
- 关键词:清末社会农学传统农业人口压力殖民主义
- 春分:最是一年春好处,十里芳菲入梦来
- 2023年
- 雨雾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艳。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雨雾风光》描绘了如诗如梦般的春分节气景象。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一般在公历的3月20至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0°时进入。距今8000年前,我国先民就通过“立竿见影”的方式测定了白天和黑夜的均分点,“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为“两分”(即春分和秋分)和二十四节气的确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 唐志强
- 关键词:踏莎行如梦立竿见影雨雾
-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从民间叙事、遗址遗迹和文献记载等方面阐释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形成,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测定、农事指导、文化内涵等方面阐发二十四节气的丰富与完善,从保护传承、学术研究、社群实践等方面阐述二十四节气的弘扬与发展。
- 隋斌唐志强
- 关键词:节气文脉传承
- 博物馆中非物质农业遗产保护技术与传承手段研究
-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也是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体现一个民族独立于...
- 肖克之唐志强王斌朱安峻
- 文献传递
-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发明过程
- 2020年
- 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华夏民族早期基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生产需要,形成了观天察地、应天时而动、就地利而兴的传统。《吕氏春秋·审时》指出,“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在与天地的对话互动中,中国人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创立了一套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从而达到“天地人和”。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发明的呢?这就要从观察物候说起。
- 唐志强
-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对话互动吕氏春秋顺应自然
-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英文)被引量:2
- 2015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具有专业性、永久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够发挥核心作用。博物馆拥有许多技术手段,例如专题研究、遗产载体永久保存、藏品出版、展览陈列和主题博物馆建设,都可用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 唐志强
-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