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乙醇溶解芦苇木素的氧化及对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
- 制浆黑液中木素的回收再利用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芦苇为原料,首先提取乙醇制浆废液中的溶解木素,纯化后再经过双氧水氧化提高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首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氧化温度为70℃...
- 张冬启张能夏恩鹏徐家俊陈英姚兰
- 关键词:染料废水
- 浅谈轻化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现状与改革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分析了轻化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特点及改革的方向。认为搞好轻化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必须对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及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 姚兰杨海涛谢益民
- 关键词:专业英语轻化工程
- 酵母发酵烟草花蕾提取物对雪茄烟叶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不同酵母液态发酵烟草花蕾水提液对固态发酵后的雪茄烟叶香气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经过毕赤酵母、汉逊酵母、费比恩塞伯德纳氏酵母、德尔布有胞圆酵母和拜耳接合酵母发酵后的花蕾水提液固态发酵雪茄烟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酵后检测出58种共有挥发性物质,其中经德尔布有胞圆酵母发酵后的挥发性物质总量最高(1470.48μg/g)。气味活性值(OAV)分析结果表明,雪茄烟叶香型呈现花香>烟草香>果香>烘焙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各酵母发酵烟草花蕾后的雪茄烟叶关键致香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1%,费比恩塞伯德纳氏酵母与β-环柠檬醛、香叶基丙酮、2-甲氧基-4-乙烯苯酚、苯乙醛、6-甲基-5-庚烯-2-酮、苯乙烯、苯甲醛、4,7,9-巨豆三烯-3-酮a和(+)-柠檬烯等物质联系紧密;拜耳接合酵母与4-羟基-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苯乙醇这3种物质相关性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德尔布有胞圆酵母和毕赤酵母,汉逊酵母和拜耳接合酵母这2组酵母发酵花蕾水提液后发酵的雪茄烟叶香型相似。综上,经5种酵母发酵烟草花蕾水提液发酵后的雪茄烟叶各具不同的香型,这对国产特色雪茄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丁静怡余君杨春雷陈雄姚兰
- 关键词:酵母发酵香气物质
- 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糖化和同步发酵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生物乙醇作为石油的代替能源是近年来各个国家力求攻关的课题之一。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两个稀酸预处理条件:①170℃,30min,1:8,酸浓度1.875%;②170℃,60min,1:20,酸浓度0.75%,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固体物料进行了糖化和同步糖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糖化实验中,1号预处理条件得到的玉米秸秆其纤维素转化率为89.85%,2号预处理条件得到的玉米秸秆其纤维素转化率为81.13%。在同步同化发酵实验中,这两个预处理条件得到的玉米秸秆其最终的乙醇得率为理论值的78%和97%。说明了糖化和同步糖化发酵为两个不同的工艺阶段,其中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受环境的影响更多些。
- 姚兰杨海涛王磊谢益民
- 关键词:预处理玉米秸秆糖化同步糖化发酵
- 复合产香菌株响应面优化及对雪茄烟叶发酵品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复合产香菌株对雪茄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采用同时接菌的发酵方式处理雪茄烟叶,利用鲁氏酵母、汉逊酵母J1的产香能力及贝莱斯芽孢杆菌H1对雪茄烟叶大分子物质降解的能力对雪茄烟叶进行发酵。结果表明:三菌发酵相较于两菌发酵的香气物质含量更高,且在同时接菌、发酵温度30℃、碳氮源含量(0.05%异亮氨酸和0.1%葡萄糖)、接菌比例1.5∶0.5∶1(鲁氏酵母∶汉逊酵母J1∶贝莱斯芽孢杆菌H1)和初始含水率为34%等条件下发酵雪茄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为730.58μg/g,且影响雪茄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因素顺序为初始含水率>碳氮源含量>接菌比例。
- 张彤彤单雨乐黄晨奕杨锦鹏余君陈雄杨春雷姚兰
- 关键词:响应面优化混菌发酵
- 响应面法优化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条件被引量:2
- 2016年
- 用秸秆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质燃料(乙醇)时,预处理是重要的一个步骤。与其他预处理方法相比,乙醇预处理后抽出组分纯度高,预处理液更易回收。因此,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找出中心点,通过中心组合条件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大豆秸秆乙醇预处理最佳条件:保温温度170℃,保温时间9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经软件Minitab17分析,保温温度对大豆秸秆预处理得率和还原糖得率影响最为显著。对预处理后固料进行成分分析发现,乙醇预处理主要脱除大豆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在最佳预处理条件下,大豆秸秆中木素脱除率为61.95%,半纤维素脱除率为82.85%。
- 涂洪峰张冬启姚兰杨海涛
- 关键词:大豆秸秆响应面
- 半乳糖醛酸-木质素复合体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果胶前驱物α-D-半乳糖醛酸和木质素前驱物松柏醇-β-D-葡萄糖苷为起始物,在复合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漆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协同作用下,合成出半乳糖醛酸-DHP复合体(GDHPC)。通过FT-IR及13C NMR测试,发现产物中DHP的主要结构单元为β-O-4、β-β、β-5和β-1结构。另外,还含有较多的松柏醇/醛和少量的香草醛结构,以及Ar-CαH2-和醚化5-5'结构。产物GDHPC中,木质素结构单元主要通过α碳与α-D-半乳糖醛酸以酯键、缩醛键和苯甲醚键的方式结合。
- 孙雪谢益民杨海涛姚兰石超群杨五峰
- 一种无甲醛麦草中密度纤维板的制造方法
-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甲醛麦草中密度纤维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麦草化学机械浆中加入NaAc-HAc缓冲液将浆料稀释成质量浓度为2-10%的麦草纤维悬浮液,分别加入绝干麦草浆质量的1-10%的松柏醇-β-D-葡萄糖苷、0...
- 王磊谢益民刘瑾龙毅杜娜杨海涛姚兰王鹏范建云
- 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糖化和同步发酵
- 利用木质纤维原料生产生物乙醇作为石油的代替能源是近年来各个国家力求攻关的课题之一.在本实验中,选取了两个稀酸预处理条件:①170℃,30min,1∶8,酸浓度1.875%;②170℃,60min,1∶20,酸浓度0.75...
- 姚兰杨海涛王磊谢益民
- 关键词:化学工业玉米秸秆糖化工艺
- 稀酸预处理改善玉米秸秆酶水解性能的机制探讨被引量:8
- 2012年
- 为了探讨在稀酸预处理提高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提高纤维素转化率的机制,利用一系列的检测方法:FT-IR、XRD、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在形态学和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变化。在经过稀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其纤维素转化率有较大的提高,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g∶mL),1.00 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从31.88%提高到95.74%。XRD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结晶度有所增加,从原料的37.8%增加到58.7%,但是当预处理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结晶度没有较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58%。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在稀酸预处理后,原来的光滑表面变得粗糙、多孔,这样的表面有利于纤维素酶与玉米秸秆的接触,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1.00 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从0.329 m2/g增加到2.878 m2/g,这都有利于改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增加纤维素转化率。
- 姚兰赵建谢益民杨海涛杨五峰曲音波
- 关键词:玉米秸秆结晶度比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