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化痰通腑汤治疗急性期中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化痰通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共84例。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化痰通腑汤,n=42)与对照组(常规治疗,n=4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腑汤在中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姜守军关键词:中风 化痰通腑汤 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16例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评分,治疗1个月、3个月后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anadian neurological function rating scale,CNS)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 38%,对照组为74. 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正性情绪评分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两组C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能提高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抑郁治疗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姜守军关键词:脑梗死后抑郁症 疏肝解郁汤 消渴灵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98年 观察组150例采用消渴灵胶囊(人参、熟地黄、黄芪、山茱萸、麦冬、玉竹、黄精、肉苁蓉、山药、葛根、丹参、水蛭),对照组100例采用达美康片,观察治疗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及其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消渴灵胶囊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血脂作用。 封银曼 张小平 王军 赵敏 姜守军关键词:糖尿病 气阴两虚 中医药疗法 桂枝汤的古方今用 被引量:2 1996年 桂枝汤的古方今用姜守军导师尚炽昌(河南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郑州450003)主题词桂枝汤/治疗应用,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桂枝汤为《伤寒论》群方之冠,方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被后人誉为“解肌固表、调和营卫”第一方。历代医家对本方续... 姜守军 尚炽昌关键词:桂枝汤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不同黄芪用量的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新志 李燕梅 姜守军 李真 邵素霞 刘向哲 杨克勤 杨海燕 孙佩然 (1)任务来源: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91170636(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属基础应用领域。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王清任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观察和...关键词: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作用机理及其新药研究 王新志 李真 李燕梅 王宝亮 刘向哲 张红瑞 冯晓东 杨海燕 杨克勤 王彦华 张怀亮 赵敏 张金生 将自强 姜守军 (1)任务来源: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01170714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属基础应用领域。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王新志教授,在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李秀林教授临床治中风60年...关键词:关键词:中风星蒌通腑胶囊 痰热腑实证 新药 补阳还五汤中不同剂量黄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探析 被引量:4 2018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相应脑供血血管的闭塞,产生血管供应区域脑功能损害及相关神经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丧失或残疾。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代表方,方中黄芪用量数倍于其他药物。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小剂量使用黄芪以10 g为宜,大剂量使用时最好达到120 g,须辨证论治、审慎用药。 姜守军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补阳还五汤 《伤寒论》治利大法述要 被引量:3 1996年 《伤寒论》治利大法述要姜守军导师尚炽昌(河南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450003)主题词《伤寒论》,泄泻/中医药疗法,痢疾/中医药疗法下利在《伤寒论》中为泄泻与痢疾的统称。该书对下利的发生、发展及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具体的治疗措施。使祖国... 姜守军 尚炽昌关键词:伤寒论 中医药疗法 痢疾 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11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arthel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 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耳穴埋豆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神经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姜守军 吴画祎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艾灸 耳穴埋豆 康复训练 逐瘀通脉胶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眩晕合并偏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方案应用于偏头痛性眩晕(MV)对患者症状改善、康复的效果。方法:本院治疗的MV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逐瘀通脉胶囊治疗并配合实施物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头痛指数评分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除生理功能方面外,其他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71%、12.20%,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χ~2=4.555,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1.52±3.27)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67.74±3.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740,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联合中药汤剂应用于偏头痛性眩晕治疗,可使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效果更佳。 姜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