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思铄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委宣传部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女性
  • 5篇现代女性
  • 4篇时报
  • 4篇《妇女时报》
  • 1篇代文
  • 1篇学史
  • 1篇学术期刊评价
  • 1篇学术期刊评价...
  • 1篇译家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中国现代女性
  • 1篇世界观
  • 1篇仕女
  • 1篇仕女画
  • 1篇眺望
  • 1篇期刊评价体系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印刷学院
  • 2篇浙江省委宣传...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密西西比大学

作者

  • 9篇姜思铄
  • 2篇叶新
  • 1篇乔恩·法尔恩
  • 1篇刘中杰
  • 1篇安秀敏

传媒

  • 2篇传媒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编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建构现代女性的媒介视觉形象——《妇女时报》(1911-1917)的女性图片研究
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女性报刊《妇女时报》中的女性图片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学的方法,通过文本式的解读,总结这些图片的特点,确定它们在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发展历史中的地位,着重分析编创者建构现代女性的媒介视觉形象的过程及其意义。...
姜思铄
《妇女时报》封面女性形象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妇女时报》是第一份商办女性报刊,也是第一份采用新式仕女画作为封面的女性报刊。这些封面既超越了之前女性报刊的封面女性形象,也没有落后于后来者,构成了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开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有利于积累女性报刊的办刊经验,也有利于找到一个研究社会历史文化的切入点。
姜思铄
关键词:《妇女时报》现代女性仕女画
构建现代女性的媒介视觉形象——以《妇女时报》的女性摄影形象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姜思铄
关键词:《妇女时报》现代女性
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的转型——《妇女时报》的女性照片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妇女时报》是第一份大规模连续刊登女性照片的女性报刊。该刊内页的女性照片体现出较强的现代感,其出现得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摄影技术的传播。她们是女性摄影形象在现代女性媒体中的初次露面,意味着现代女性媒介视觉形象从绘画向摄影的转型。她们代表了当时主流社会可以接受的良家女子的最大公开尺度,是现代女性获得身心解放的标志,为女性读者提供了模仿的标本,进而有助于推动女性现代性进程的展开。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与解读,丰富了性别与政治主题下的个案研究,也为当代女性期刊提供了办刊经验。
姜思铄
关键词:《妇女时报》现代女性
路在何方 美国杂志的发行困境与出路
2004年
叶新姜思铄刘中杰乔恩·法尔恩
2003年美国新杂志市场透视
2004年
创刊频率提高,新杂志的存活率也有所提高新刊广告与正文的比例从原来的50/50变为20/80标新立异,立足分众市场的新刊具有市场优势创办种数最多的是体育类刊物,最少的教学教育类刊物杂志专业化。
叶新姜思铄沙弥尔·胡斯尼
关键词:价格制定小众化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异同被引量:7
2006年
阐述了正确认识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功能作用,比较分析了现有期刊评价工具间的异同,指出期刊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姜思铄安秀敏
包天笑编辑活动侧影
2007年
包天笑生于1876年,卒于1973年,江苏吴县人氏,以鸳鸯蝴蝶派文学家名载近代文学史。事实上,包氏的成就并不限于鸳鸯蝴蝶文学,包氏的主要活动也不限于文坛。他还是一名翻译家、记者和编辑。包天笑较黪与了报刊编辑活动,先后编辑了多种刊物,为清末民初的报刊业做出了贡献。
姜思铄
关键词:包天笑鸳鸯蝴蝶派近代文学史清末民初报刊业翻译家
望远镜与中国现代女性的世界观
2007年
望远镜与女性的意象出现在大众媒介之中,意味着近代女性眺望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世界观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是时代背景变化和技术力量推动的结果,也是男性结合事实并融入想象的产物。
姜思铄
关键词:望远镜眺望现代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