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燕茹
- 作品数:8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检查在胸壁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CT检查技术在胸壁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38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胸壁肿物的CT表现 ,按病变的起源分为来源于胸壁软组织的Ⅰ型肿物和来源于胸壁骨性结构的Ⅱ型肿物。结果 :Ⅰ型2 3例 (6 0 5 %) ,包括脂肪瘤 7例 ,结核 5例 ,脓肿 4例 ,纤维瘤 3例 ,转移瘤 3例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 ,其中以脂肪瘤和胸壁结核较有特点 ;Ⅱ型 1 5例 (39 5 %) ,包括软骨肉瘤 3例 ,骨软骨瘤 3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例 ,骨转移瘤 6例 ,CT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CT检查图像清晰无重叠 ,组织密度分辨率高 ,在各类胸壁肿物的影像学诊断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 陈福刚姜燕茹伍建林宁殿秀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胸壁肿物
- 甲状腺结节钙化的意义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的意义。方法对比10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前超声、术中所见,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钙化检出率为27.1%(29/107)。良性结节钙化发生率为17.2%(15/87),其中微钙化发生率8.0%(7/87);甲状腺癌的钙化发生率为70.0%(14/20),其中微钙化发生率50.0%(10/20)。两者钙化发生率、微钙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结节的单结节钙化发生率33.3%(5/15),甲状腺癌的单结节钙化发生率57.1%(8/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癌结节出现钙化的几率高,特别是单结节的微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重大。
- 李明皓杨家驿姜燕茹邵本令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钙质沉着症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多普勒
- 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将能量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的分析,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术前1周运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76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的血流形态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能量多普勒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色血流分级总体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级血流信号的检出是乳癌的非常重要的指标(P<0·05)。但χ2分割后发现良恶性肿瘤在血流分级Ⅱ级有部分重叠,且25%的良性肿瘤可检出Ⅲ级血流信号。良性肿瘤以分支型和散在星点状为主,其中散在星点状为最多见的良性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恶性肿瘤以中央穿入型和分支型为主(P<0·05),其中中央穿入型为最多见的恶性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只有肿瘤内部的Vmax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方面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边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肿瘤内的RI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如果用百分位数法求得肿瘤内部Vmax:13cm/s为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的最佳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83%。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价值的信息。
- 姜燕茹钱晓芹
- 关键词:乳腺瘤能量多普勒超声
- 微血管密度与乳腺肿瘤增强超声相关性的研究
- 本课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法,测定乳腺肿瘤组织中FⅧ-Rag、CD34、CD105标记的血管数与用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的方法,测定乳腺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以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
- 姜燕茹
-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超声造影
- 文献传递
- 彩超对乳腺肿瘤血流频谱及形态学的分析被引量:80
- 2006年
-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超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参数,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术前1周运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12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的血流形态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分支型和散在星点状为主,其中散在星点状最为多见,但无特异性。恶性肿瘤以中央穿入型为最特异性的血管形态学特征,特异性为86%。乳腺癌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加速时间(AT)缩短,峰值前移,频谱形态呈“匕首”形。舒张期频谱形态在小乳癌常表现为流速曲线降幅较大,超过舒张期最高流速的1/2以上,甚至可降至基线水平。血供丰富者,舒张期流速曲线降幅较小,呈动静脉瘘的湍流频谱。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加速时间较长,峰值居中,频谱形态呈“三角”形。舒张期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流速曲线降幅较小。乳腺恶性肿瘤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要高于良性肿瘤,但良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如以频谱形态特征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83%,特异性96%,可视为特异性的乳腺癌血流频谱形态;如以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12 cm/s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79%,特异性71%;两者结合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89%,特异性98%。结论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
- 姜燕茹钱晓芹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乳腺肿瘤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水平白蛋白尿与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低水平微量白蛋白尿(LGAU)[晨尿白蛋白浓度(MUAC)≥10 mg/L,而<30 mg/L]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构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 MT)、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PI)及斑块发生率、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未系统治疗的EH患者301例按MUAC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MUAC<10 mg/L)107例;LGAU组(10≤MUAC<30 mg/L)127例;微量白蛋白尿(MAU)组(MUAC≥30 mg/L)67例。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及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OGTT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心脏超声扇扫、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I MT及斑块发生率,根据公式计算LVMI、左室壁相对厚度(RWT)、GFR、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各组LVMI、左室构型、I MT、PI、斑块发生率及GFR。结果以MUAC≥10 mg/L为切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098,P=0.037)、收缩压(OR=1.100,P<0.01)、空腹血糖(OR=2.323,P<0.01)、总胆固醇(OR=2.159,P=0.003)、HDL-C(OR=0.539,P=0.014)与EH患者发生LGAU独立相关。LGAU组与正常组比较,IVST、LVPWT、RWT、LVMI水平显著升高,左室向心性肥厚发生率升高,GFR下降,I MT、PI升高(P<0.01),左室向心性重构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VMI、I MT与Lg MUAC(晨尿白蛋白浓度的对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0.39,均P<0.01),GFR与Lg MUAC呈负相关(r=-0.28,P<0.01)。结论EH患者即使合并LGAU就与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提示临床高血压、糖尿病医师应当常规检查MAU,并及时给予标准化治疗。
- 蒋海杰曲鹏姜燕茹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白蛋白尿靶器官损害
-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为了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术前对36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FⅧ-Rag、CD105标记的微血管量与超声造影后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从而得出结论超声造影可间接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 姜燕茹唐建武夏稻子李静赵志英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
-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回园姝陈福刚姜燕茹
- 关键词: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分析短阵房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