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军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刑事
  • 2篇刑事诉讼
  • 2篇刑诉法
  • 2篇证据排除规则
  • 2篇诉讼
  • 2篇非法
  • 2篇非法证据
  • 2篇非法证据排除
  • 2篇非法证据排除...
  • 1篇逮捕
  • 1篇逮捕制度
  • 1篇刑事案件
  • 1篇刑事诉讼规则
  • 1篇刑事诉讼证明
  • 1篇刑事诉讼证明...
  • 1篇刑事证据
  • 1篇刑事证据法
  • 1篇刑诉法修改
  • 1篇刑诉法修正案
  • 1篇刑诉法修正案...

机构

  • 6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孙军
  • 2篇杨宇冠

传媒

  • 2篇安徽大学法律...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研究生法学
  • 1篇证据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救济程序研究——以刑事上诉程序为视角
完整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由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两个部分构成:实体性规则即规则的本体问题,主要指规则的涵义、构成、例外等内容;程序性规则,也就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程序,包括了一审法院适用的听证程序和上级法院适用的救...
孙军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文献传递
“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完善被引量:31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16条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意味着"排除合理怀疑"很可能会成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一部分。本文梳理了英美法系国家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排除合理怀疑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并结合我国司法实际探讨了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引入与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完善等重要问题。
杨宇冠孙军
关键词: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
论西方的职能分权思想
2010年
职能分权思想是近代以来西方宪政发展与思想家们不断完善的优秀产物,孕育了国家权力构造原理的精髓。早期的非职能分权思想,虽然盛行于其所处的时代,却因其天然局限性而为历史所抛弃。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以洛克、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先驱,以英国几个世纪的宪政运动为蓝本,确立了影响近代世界宪政发展方向的职能分权思想。职能分权思想之内核,在于控制国家权力这种必要的恶以保护公民自然权利与个体自由,使国家权力完全抽象化与公共化,并保持职能性分立与制衡。这一思想随后为其它国家的宪政所践行。联邦党人面对北美的民族危机与宪政困境,在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成功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并使之成为一种分权范式;法国与日本等国家曲折的宪政之路同样秉承着职能分权思想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在前后百年的复兴之路上,对于分权原则也有过艰辛的探索,却总是为现实所不允甚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二战以来,职能分权制衡原则已跨越了国界与意识形态,为绝大多数的民主宪法所承认,在各国宪政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虽具体形态各有所异,然其精髓却一脉相承。本文对职能分权思想解构之目的,在于使国人正确认识这一无国界无意识形态的优秀政治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加符合中国宪政科学发展之要求。
孙军
关键词:分权制衡原则
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
2010年
我国的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刑诉法第61条、1998年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简称《办案规定》)第105条规定了我国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权力,1997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简称《检察规则》)第76条规定检察院在两种情形下也有拘留决定权。但正是由立法与司法解释建构的这一制度,给当前中国的刑事司法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系列问题。
孙军
关键词:刑诉法修改刑事诉讼规则逮捕制度侦查过程刑事证据法
构建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关于办理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被引量:22
2010年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需要和必然产物。该《规定》构建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适用程序,奠定了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基础。《规定》对"非法证据"进行了界定、规定了审查程序的启动、举证责任的分配、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等具体制度。我国的检察机关在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杨宇冠孙军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举证责任
拘留、逮捕赔偿责任之异化与回归
2010年
2010年4月29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9号主席令的发布,历时5年、先后经过4次审议、争议不断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终于尘埃落定。这部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却自出台以来饱受批评,甚至被戏称为"国家不赔偿法""
孙军
关键词: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赔偿义务机关公民合法权益公务人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