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剂量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 1996年
- 高剂量联合化疗及放疗治疗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谷仁凯我们自1986年5月~1993年12月采用本方案治疗小儿Ⅲ、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4例,取得较好疗效。本组患儿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男17例,女7例;年龄3~12岁,平均8....
- 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谷仁凯
- 关键词:淋巴瘤NHL放射疗法
- 再障生血片、多抗甲素、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1996年
- 再障生血片、多抗甲素、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万瑞香,陈德利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再障生血片、多抗甲素、胸腺肽单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取得一定疗效,已有报告(1-6),我院儿科自1990年12月至1994年6...
- 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万瑞香陈德利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抗甲素胸腺肽
- 儿童急性白血病血清TGF-β1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9年
- 卢愿孙立荣庞秀英宋如俊董增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血清TGF-Β1
- 小儿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的因素探讨
- 1993年
- 本文报告存活3年以上的小儿急性白血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13岁。其中13例存活≥5年,6例已无病存活10年以上。结果表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外周血白细胞数≥25×10~9/L,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骨髓复发是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提示化疗过程中保持骨髓轻度抑制,加强前2年的化疗强度,坚持5年维持治疗及加强髓外白血病的防治是取得长期存活的关键。
- 谷仁凯佟琳如卢洁庞秀英孙立荣董增义
-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药物疗法长期存活
- 81例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与临床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 1995年
- 报道81例初诊及复发的小儿急性白血病(AL)骨髓染色体的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核型48例,检出率为59.26%。对30例患儿进行了不同时期染色体核型的动态观察,并对本文AL染色体改变的特点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染色体检查对诊断分型、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 周容卢洁孙立荣董增义庞秀英谷仁凯佟琳如田根全
- 关键词:预后骨髓染色体急性白血病细胞小儿染色体改变染色体核型
- 小儿咳喘康口服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45例疗效观察
- 1996年
- 用小儿咳喘康口服液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45例,在止咳、平喘、祛痰、消除肺部罗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7.8%。
- 舒志荣王洁云卢元孙立荣陈志红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儿童
- 血清铁蛋白在泌尿系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1993年
-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认为血清铁蛋白(SF)可以作为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监测病情变化,如在骨髓、淋巴腺、肝脏的恶性病变中,SF浓度显著增加;而在鼻咽癌、精原细胞瘤、喉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中则不高或很少升高,但转移后则显著升高。在众多文献中,有关泌尿系肿瘤SF变化规律的报道尚不多见。本文旨在研究血清铁蛋白在泌尿系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 陈敏鲁功成孙立荣徐唤明
-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血清铁蛋白预后
- 全文增补中
- 一次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2
- 1999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使部分患儿得到缓解,但仍有30%左右无效,而6岁以下儿童又不宜行脾切除以免影响免疫功能。因此,80年代初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4g/(kgd)×5...
- 王同显佟琳如孙立荣
- 关键词:紫癜免疫球蛋白ITP儿童静注
- 小儿恶性淋巴瘤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超微病理学的临床研究
- 1997年
-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100%,霍奇金瘤的染色体核型变化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杂,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5例ML同时进行了病理及电镜分型诊断,病理亚型诊断答合率80%,电镜亚型诊断符合率93.3%。提示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上述四方面的改变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在病理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检查,可提高ML各亚型分类的准确性。
- 谷仁凯周容卢洁董增义孙立荣佟琳如庞秀英刘毅
- 关键词:淋巴肉瘤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超微病理学
- 小儿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的动态观察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对86例急性白血病(AL)采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L)分型。64例AL在疾病过程中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变化与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的动态观察分析比染色体核型变化更为敏感、简单、迅速,可作为AL患儿病情变化、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 谷仁凯卢洁孙立荣周容董增义庞秀英佟琳如刘毅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