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如松

作品数:174 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4篇医药卫生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4篇皮肤
  • 32篇图像
  • 29篇细胞
  • 26篇皮肤镜
  • 14篇白癜风
  • 14篇病理
  • 13篇肿瘤
  • 13篇黑素
  • 13篇分析技术
  • 12篇皮损
  • 12篇黄褐斑
  • 11篇银屑
  • 11篇银屑病
  • 11篇免疫
  • 10篇蛋白
  • 10篇皮肤肿瘤
  • 10篇疗效
  • 8篇血管
  • 6篇图像分割
  • 6篇免疫组化

机构

  • 167篇空军总医院
  • 50篇北京航空航天...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北京德麦特捷...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山东省皮肤病...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74篇孟如松
  • 64篇赵广
  • 37篇姜志国
  • 31篇蔡瑞康
  • 15篇谢凤英
  • 13篇赵庆利
  • 13篇罗卫
  • 11篇王毅侠
  • 11篇施华强
  • 10篇孟晓
  • 9篇周付根
  • 9篇张红
  • 9篇杨庆琪
  • 9篇庞晓文
  • 9篇杨世飞
  • 9篇刘海军
  • 8篇杨雪琴
  • 8篇刘玮
  • 6篇胡博
  • 5篇李维华

传媒

  • 22篇中国体视学与...
  • 2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4篇空军总医院学...
  • 12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美容医学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CT理论与应...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第九届全国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2篇第九届中国体...
  • 2篇第七届全国生...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自动化学报

年份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8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 8篇2002
  • 7篇2001
  • 7篇2000
  • 6篇1999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链球菌M6蛋白诱导点滴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利用链球菌M6蛋白建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方法将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全层皮片、正常对照全层皮片移植到不同的SCID鼠背部,分别在移植皮片皮内多次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和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悬液,4周后对移植皮片行组织活检。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3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有12例产生银屑病样改变;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10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片及9例正常对照皮片内注射未经链球菌M6蛋白刺激后的PBMC均未出现银屑病样改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本试验利用链球菌M6超抗原成功建立了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从而进一步证实链球菌M6蛋白在点滴型银屑病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东光赵广孟如松刘雯马慧军郑超
关键词:链球菌超抗原银屑病外周血单核细胞
多功能皮肤图像分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皮肤病专业的应用虽然很少但已形成趋势,它必将成为皮肤科医、教、研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对皮肤组织的形态和皮肤表面的特征、颜色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有着...
孟如松蔡瑞康赵广施华强周付根姜志国
文献传递
一种诊断皮肤症状的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皮肤症状的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病灶区域的皮肤光学图像,将皮肤光学图像转换成为皮肤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用于依据预设的处理规则对皮肤数字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处理后的皮肤数字图...
孟如松姜志国李朝香
文献传递
斑克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斑克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观察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试验药品。斑克霜。对照药:祛斑霜。用药方法:黄
赵广孟如松
文献传递
多光子皮肤镜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于恶性黑素瘤的诊断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光子皮肤镜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及其应用于恶性黑素瘤的诊断方法,其中图像自动分析系统由多光子皮肤镜成像装置(一)和图象分析装置(二)连接组成,其中多光子皮肤镜成像装置的结构为:皮肤镜的光学镜头压片组件(2)后面...
孟如松
文献传递
远程病理会诊中的图像处理技术被引量:4
1999年
周付根姜志国施华强孟如松李维华
关键词:远程医疗病理诊断会诊图像处理
点滴型银屑病组织病理改变被引量:4
1999年
赵广那爱华梅英杰孟如松蔡瑞康
关键词:点滴型银屑病组织学病理学
偏振光皮肤镜在白癜风早期诊断及与其它色素减退斑相鉴别的研究
目的:探讨偏振光皮肤镜(dermoscopy PolarilightDP)图像分析技术在白癜风早期诊断及与其它色素减退斑相鉴别的研究。方法:收集局限性色素减退斑患者,采用DP法观察皮损微观形态、特征和颜色;在所选病例中除...
孟如松赵广蔡瑞康姜志国孟晓
组织切片图像的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本文针对序列组织切片图像的三维显示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首先利用序列切片中上下层切片相关点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上下层切片图像的旋转变换配准,进而用序列图像插值算法完成组织切片图像的体数据重建.在对重点显示目标分类...
姜志国孟如松赵宇周付根董海军
关键词:组织切片图像配准可视化三维重建图像插值
文献传递
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对黑踵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黑踵病(black heel)又称足跟瘀斑,为足跟部发生的群集的发下出血性黑色小斑点,该病本身无大碍,但皮损不典型时临床易被误诊为黑素瘤,盲目进行手术活检,不但伤及肉体,面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我们通过探讨皮肤镜观察到的黑踵病形态特征与组织病理学变化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黑踵病与黑素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孟如松赵广蔡瑞康姜志国孟晓
关键词:图像分析技术皮肤镜病理学变化手术活检心理负担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