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亮
- 作品数:98 被引量:34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林产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 2014年
- 专业实验教学是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方法,加大教学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及加强大学生各类科研训练等措施,提高林产化工专业大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
- 宋先亮
- 关键词:林产化工教学改革
- 一种纸张增强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纸张增强剂及其生产方法,用1重份多糖粉和1.5重量份水混合,加入多糖粉3wt%的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加入多糖粉3wt%~9wt%的丁烷四羧酸,调节pH值为9.25,反应2.5小时;加入盐酸调节pH到6.5...
- 宋先亮孙琦狄纪鹏
- 文献传递
- 酶/磁双驱动果胶/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024年
- 设计构建了酶/磁双驱动的果胶(PET)/海藻酸钠(SA)复合微球机器人药物递送系统,即通过注滴法,以乳酸钙为交联剂,将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Mag)、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D)/磷酸锌杂合颗粒、天然喜树碱衍生物(盐酸伊立替康CPT-11)药物同时装载到PET/SA复合微球中,制备得到磁响应的负载双酶驱动载药磷酸锌杂合颗粒的PET/SA复合微球(CPT-11/CAT/GOD-Zn_(3)(PO_(4))_(2)@Mag/PET-SA)。考察了不同PET与SA复配比及磁性颗粒的加入对复合微球结构、形貌、粒径及药物包封率的影响,采用UV-vis法测定了载药微球机器人在模拟胃液(SGF,pH值1.2)和模拟肠液(SIF,pH值6.8)释放介质中的药物释放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酶/磁双驱动微球载药机器人球形度好,但磁性颗粒的加入使复合微球表面出现大量褶皱,变得粗糙,从而使药物包封率有明显的下降;当m(PET)∶m(SA)为1∶3时,加入磁性颗粒前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658 mm,包封率为63.1%,加入磁性颗粒后复合微球的平均粒径增加至1.885 mm,包封率下降至47.7%;在SGF中盐酸伊立替康药物的释放较为缓慢,而在SIF中快速释放;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表明该复合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和高磁化强度,并且在葡萄糖溶液中可以进行自驱动。
- 康玲玲李桂芳宋先亮何静雷建都
- 关键词:果胶磷酸锌葡萄糖氧化酶盐酸伊立替康药物递送系统
- 纸张增强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纸张增强剂及其生产方法,用1重份多糖粉和1.5重量份水混合,加入多糖粉3wt%的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加入多糖粉4wt%~10wt%的柠檬酸,调节pH值为9.25,反应2.5小时;加入盐酸调节pH到6.5;...
- 宋先亮孙琦
- 文献传递
- 回用纤维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被引量:9
- 2007年
- 研究了硫酸盐浆、酸性亚硫酸盐浆、氢氧化钠浆、碱性亚硫酸盐浆1次回用后纤维的形态、纤维表面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纸张经1次回用后,回用浆中细小纤维的含量明显增加,纤维平均长度变化不大,纤维的柔软性降低,卷曲指数和扭结指数下降;电镜分析显示,回用纤维的表面和原纤维的表面特征相似,密实光滑,但与原纤维表面相比,回用纤维暴露出较多的S2层,即纤维表面部分复合胞间层在回用过程中脱落;实验的4种浆料经回用后,纤维表面的O/C原子比均下降,氢氧化钠浆的O/C原子比下降得最多达22%,而酸性亚硫酸盐浆O/C原子比只下降3.4%。
- 宋先亮Kwei-Nam LawClaude Daneault殷宁
- 关键词:回用角质化纤维表面
- 一种辐照降解半乳甘露聚糖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照降解半乳甘露聚糖胶,其是通过将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的豆科种子胚乳片经水合挤压、气流烘干、辐照降解、研磨过筛和乙醇分散的过程制备而成。该半乳甘露聚糖胶分子量为20000-50000,聚糖含量大于87%,产品粒...
- 朱莉伟蒋建新张卫明宋先亮孙达峰林青含田春华
- 文献传递
- 川楝子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超声波法,以50%乙醇为溶剂从川楝子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后热水溶解并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连续萃取分离,将正丁醇萃取组分以聚酰胺柱层析进行纯化后得到两个不同流分(Ⅰ和Ⅱ)。结合薄层层析法、颜色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流分Ⅰ中含有芦丁和桑色素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流分Ⅱ中含有芦丁。研究结果为川楝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 宋先亮张嘉
- 关键词:川楝黄酮
- 阳离子化浮选脱墨渣纤维的制备及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以浮选脱墨渣100目以上的纤维为原料,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化试剂)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纸张增强剂。研究了阳离子化试剂加入量对所得纸张增强剂的保水值及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pH值、增强剂用量、硫酸铝用量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阳离子化试剂增加,所得纸张增强剂的保水值明显增加,SEM-EDS分析显示浮选脱墨渣纤维表面接上了一定数量的季铵盐基团。增强剂加入量、pH值、硫酸铝用量均对纸张性能有影响,增强剂加入量为3%,pH值为5,硫酸铝加入量为0.5%时,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耐折度分别提高59.9%、23.7%和677.8%。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加入增强剂可提高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研究结果将为浮选脱墨渣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杨弘宋先亮
- 关键词:阳离子化增强剂纤维
- 植物资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植物资源化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情况。以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辅以教学模式的改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入相关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 邓立红宋先亮
-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 响应面法优化苦楝籽油合成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
- 2009年
- 采用碱法异构技术,用响应面法优化苦楝籽油合成工艺,设计了影响其转化率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用碱浓度三个因素的二次正交组合试验,用SA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取得苦楝籽油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合成条件,并进行氧化稳定性分析和新添加剂的加入。结果表明,其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83.8℃;反应时间2.86 h;碱浓度6.43%,苦楝籽油最大预测值为87.65%,与试验值86.23%相差仅1.62%,拟合度较好。另外加入80 mg/kg茶多酚可显著提高其氧化稳定性。
- 贺亮殷宁宋先亮吴学谦程俊文
- 关键词:响应面法苦楝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