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春峰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芯片
  • 4篇光诱导
  • 3篇电泳芯片
  • 3篇视觉伺服
  • 3篇视觉装置
  • 3篇伺服
  • 3篇自动测试装置
  • 3篇介电
  • 3篇介电谱
  • 3篇测试装置
  • 1篇单粒子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芯片结构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生物
  • 1篇机器鱼
  • 1篇仿生
  • 1篇仿生机器鱼
  • 1篇摆动式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作者

  • 7篇宋春峰
  • 5篇易红
  • 5篇倪中华
  • 4篇朱树存
  • 1篇史金飞
  • 1篇关鸿耀
  • 1篇李明
  • 1篇王春健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平台关键技术被引量:7
2009年
在分析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的理论基础和建模仿真,给出了光诱导介电泳芯片在空间电场分布和不同高度介电泳力分布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微操纵系统的核心部件——光电导层芯片的选材、制作工艺和性能分析测试,给出了悬浮液层分压和有效电压频谱关系图.最后,组合机器视觉检测与实时跟踪子系统,构建了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微纳米生物粒子操纵实验平台,完成了对微纳米生物粒子快速聚集、输运、分离等操纵实验,为建立以微流控芯片为基础的重大疾病的快速、准确、低成本的检测和早期诊断提供了基础.
倪中华易红朱树存宋春峰
光诱导介电泳辅助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诱导介电泳辅助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该光诱导介电泳辅助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光诱导介电泳芯片(100)、机器视觉装置(200)、视觉伺服装置(300)和虚拟电极直写装置(400);光诱导介...
倪中华朱树存易红宋春峰
文献传递
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的单粒子操纵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在综合分析当前生物粒子微操纵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的微操纵芯片,并完成芯片关键部件——光电导薄膜的加工。在准静态电场条件下,对光斑操纵模式进行建模仿真,光斑光强服从高斯分布,光斑尺寸直接影响电场平方梯度的分布,随着光斑尺寸缩小电场平方的x向梯度峰值增大,而随着高度升高电场平方的x向梯度峰值急剧减小。最后通过光诱导介电泳测试平台对单粒子操纵性能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当电压峰—峰值为20 V,频率1 MHz时,粒子受负介电泳作用而远离光斑,并且在光斑模式下直径50μm的粒子移动的最大速度可达45μm/s;而在环型虚拟电极模式下能有效控制单粒子运动方向。
宋春峰易红倪中华
关键词:有限元法
光诱导介电泳辅助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诱导介电泳辅助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该光诱导介电泳辅助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光诱导介电泳芯片(100)、机器视觉装置(200)、视觉伺服装置(300)和虚拟电极直写装置(400);光诱导介...
倪中华朱树存易红宋春峰
文献传递
基于复合介电泳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介电泳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该基于复合介电泳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光诱导介电泳芯片(100)、机器视觉装置(200)、视觉伺服装置(300)和虚拟电极直写装置(400);光诱导介...
倪中华朱树存易红宋春峰
文献传递
光诱导介电泳芯片结构设计与优化及操控实验研究
光诱导介电泳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使能技术,内在集成介电泳和光镊单一微操纵技术的优势,兼顾光镊的单粒子精确操纵以及介电泳技术的粒子群体高效操纵,其以光调制的图案电极取代了传统MEMS工艺制造的金属微电极,柔性化可实时重构电极...
宋春峰
文献传递
一种摆动式柔性尾部的仿生机器鱼被引量:12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摆动式柔性尾部的仿生机器鱼设计方案,着重解决了机器鱼摆动式推进的问题.在该方案中,应用曲柄摇杆原理,采用了特殊的四连杆摆动机构,结合柔性尾部实现了机器鱼的摆动式推进;巧妙应用了霍尔位置传感器,检测摆杆临界位置,实现了鱼尾位置判断,进而控制鱼尾来转向;研制了以气缸为压缩泵的气路沉浮机构作为'鱼鳔',能使机器鱼进行沉浮动作.实验显示这种机器鱼达到了预期的功能,在水下作业、军事侦察、娱乐等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
李明史金飞宋春峰关鸿耀王春健
关键词:仿生机器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