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心肌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白细胞介素-4(IL-4)、1干扰素(IFN-γ)水平改变,探讨其在心肌炎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01—2016—12间我院诊治的心肌炎患者76例和30例年龄相仿的健康志愿者,根据病程将患者分成心肌炎A组(病程≤30d者49例)和心肌炎B组(病程〉30d27例);ELISA法检测血清galectin-9、IFN-γ和IL-4。比较心肌炎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galectin-9、IFN-1和IL-4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血清galectin-9、IFN-1和IL-γ水平均显著升高,心肌炎B组galectin-9、IL-4、IFN-γ/IL-4水平显著低于心肌炎A组,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炎组血galectin-9与IFN-γ、IL-4、IFNγ/IL-4、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肌酸激酶同工敏(CK—MB)、心肌肌钙蛋白1(cTnI)、左心房内径(LVD)呈显著正相关,与发病时间及LVEF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心肌炎患者血清galectin-9水平升高,且galectin-9水平与IFN-1、IL-4、IFN-γ/IL-4呈正相关,提示血清galectin-9对心肌炎诊断及其预后随访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王德国吴勇宋骏张梦莹钟民吕坤
- 关键词:心肌炎
- 皖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特征
- 2011年
-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基因型和亚型流行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HBV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皖南地区319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型和亚型的检测。结果:皖南地区319例HBV感染者中,可检出基因型285例,检出率为89%,其中B型162例(57%),全部为Ba亚型;C型49例(17%),其中C1亚型38例,C2亚型9例,未分型2例;B+C混合型74例(26%)。B型感染者与C型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B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患者(P<0.01)。结论:皖南地区人群HBV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B型、B+C混合型及C型;亚型则以Ba和C1亚型为主。
- 宋骏夏长胜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
- 皖南地区7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皖南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皖南地区2007~2009年检测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为主,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感染科室以干部内科为主;74例标本药敏结果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噻肟87.83%、头孢吡肟64.87%、头孢他啶52.7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1.89%、氯霉素24.32%、头孢哌酮/舒巴坦21.62%、复方新诺明21.62%、左旋氧氟沙星14.86%、米诺环素13.51%。结论作为条件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已呈增加趋势,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药物治疗应首选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
- 王玉萍李小宁宋骏
-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
-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动脉硬化情况及血清尿酸水平对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动脉硬化情况及血清尿酸(UA)水平对其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早期管理高血压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803例,根据血压值分为高血压患者(n=212)、正常高值血压者(n=270)、正常血压者(n=321)。根据无创血管功能检查结果,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1 400 cm/s为存在动脉硬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正常高值血压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为47.8%(129/270)。正常高值血压者的男性比例、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胱抑素C(Cys C)、baPWV高于正常血压者,C反应蛋白(CRP)低于正常血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者与正常血压者心率(HR)、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踝臂指数(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与年龄、HR、SBP、DBP、PP、TC、LDL-C、CRP、UA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性别、BMI呈负相关(P<0.05),与FPG、TG、HDL-C、Cr、Cys C无线性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SBP、LDL-C、UA是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其他因素后,UA仍是正常高值血压者ba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存在明显动脉硬化倾向,除传统高危因素外,高血清UA水平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社区慢性病管理应对UA控制给予更多重视。
- 王德国李敏丁玉婷张莹王安才何庆兰宋骏
-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化尿酸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脑钠肽的相关性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心力衰竭指标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的3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动化全血细胞分析仪测患者RDW,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3组,其中Ⅱ级组82例、Ⅲ级组187例,V级组99例,各组RDW和BNP浓度显著不同,并随心功能级数增高而显著升高,即V级组>Ⅲ级组>Ⅱ级组(F=10.012,F=13.582,P<0.01);根据LVEF=45%为切点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LVEF降低组和LVEF保留组,前者RDW及BNP显著高于后者(RDW:16.4%±1.6%vs.14.2%±1.5%,P<0.01;BNP:643 ng/L±168 ng/L vs.232 ng/L±113 ng/L);根据BNP水平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低、中、高3组,高BNP组RDW(16.2±1.4)%显著高于中BNP组(15.2±0.9)%、低BNP组(13.7±1.1)%(q值分别为18.2和45.82,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BNP显著呈正相关(r=0.323 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218,P<0.01)。结论RDW在NYHA心功能分级高、LVEF降低及高BNP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并与BNP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RDW可作为评估老年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方便有用辅助指标。
- 宋骏王德国陈堃王安才鲁柯兵
-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脑钠肽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