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德琪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产业体系设计
- 2019年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发展实践,提出'航天+'体系思想,围绕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设计了'航天+'产业发展体系,为研究院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路径。
- 马琛胡伟峰李刚孙铁成寇德琪
- 关键词:运载火箭技术
- 柔性半实物仿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柔性半实物仿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仿真工况表确定批量仿真的起始工况号;依次启动各仿真硬件设备,按预先在配置文本中确定的仿真参数读取所述仿真工况表中各仿真工况对应的数据;在一键式自动仿...
- 陈喆赵长见涂海峰葛云鹏梁卓宋志国吕瑞严大卫任新宇王冀宁年永尚胡骁李浩张亚琳姜春旺杜肖谭清科潘彦鹏王凯旋李迎博陈旭东薛晨琛杨立杰谭黎立李烨张雪婷丁禹赵楠陈铁凝郝仁杰丘岳诗孟文霞寇德琪
- 文献传递
- 一院燃气监控项目应用军民两用技术的回顾及发展分析
- 2012年
- 回顾了一院燃气监控项目20多年来应用军民两用技术拓展市场、取得技术领先及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历史,并对军民两用技术对该项目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和项目对军民两用技术的反作用进行了研究,从一个侧面探讨了类似项目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经验及发展前景。
- 寇德琪于翀熠臧捷王未
- 关键词:军民融合
- 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思路
- 2023年
-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简称“两业”)是航天产业、航天事业、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切实统一思想、直面问题、真抓实干,基于自身战略定位,客观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院两业发展现状,聚焦“三优、两强、四提升、一建设”重点工作,分阶段、有针对地推进两业高质量发展。
- 马琛夏国军李喆寇德琪
- 关键词:航天产业
- 柔性半实物仿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柔性半实物仿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仿真工况表确定批量仿真的起始工况号;依次启动各仿真硬件设备,按预先在配置文本中确定的仿真参数读取所述仿真工况表中各仿真工况对应的数据;在一键式自动仿...
- 陈喆赵长见涂海峰葛云鹏梁卓宋志国吕瑞严大卫任新宇王冀宁年永尚胡骁李浩张亚琳姜春旺杜肖谭清科潘彦鹏王凯旋李迎博陈旭东薛晨琛杨立杰谭黎立李烨张雪婷丁禹赵楠陈铁凝郝仁杰丘岳诗孟文霞寇德琪
- 基于技术领先策略的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发展实践——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军民融合发展实践被引量:1
- 2015年
- 技术的两用性打破了军、民产业的隔绝,军用和民用领域发生技术扩散并产生溢出效应已成为军工企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军工企业开拓民用市场的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与生产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从军用技术转化模式、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模式和产业项目典型实践等角度,系统阐释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以期为国内其他军工单位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 滕响林郝振辉寇德琪刘尧张雯雯
- 关键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 国外主要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进展及启示被引量:7
- 2020年
- 低轨道卫星系统是由多个卫星构成的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型卫星系统,其中卫星分布称为卫星星座。最早提出并被人熟知的通信卫星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的"铱"星座。近年来航天技术发展迅速,小卫星技术及运载火箭重复使用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卫星部署成本大幅降低。2012年创立的一网(OneWeb)公司,通过建立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来解决广大亚、非、拉地区没有互联网接入而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
- 李喆孙冀伟尚炜寇德琪
- 关键词:互联网接入卫星系统卫星星座小卫星技术低轨数字鸿沟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产业市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2018年
- 一、概述市场是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认识市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和关键。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为代表的军工企业,在始终坚持"以国为重、强军首责"的同时,不断践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军品的优势技术、资源和能力进行项目孵化和产业培育,不断开发产业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对研究院来说。
- 胡伟峰马琛寇德琪郝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