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抑菌浓度
  • 1篇内酰胺酶
  • 1篇最低抑菌浓度
  • 1篇细菌学
  • 1篇耐药率
  • 1篇耐药性分析
  • 1篇耐药性研究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 1篇抗菌药
  • 1篇抗菌药物
  • 1篇检出
  • 1篇检出率
  • 1篇杆菌
  • 1篇埃希菌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尹利娟
  • 1篇施利琴
  • 1篇王文惠
  • 1篇张莉
  • 1篇郁淼

传媒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10年某院细菌学与药物耐药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10年临床常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08年制定的判断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软件。结果 2010年共检出2 142株细菌,革兰阳性菌893株,革兰阴性菌1 24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71.1%,并发现了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因本院的链球菌检出率极低,故未进行统计。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0.4%、27.9%。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亚胺硫霉素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菌分离率排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率和泛耐药率达到30.8%。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定期进行耐药性检测,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和延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尹利娟王文惠
关键词:检出率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抑菌浓度
崇明地区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病人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分析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并对产β-内酰胺酶菌和非产β-内酰胺酶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128株产生β-内酰胺酶,总阳性率为34.2%(128/37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6株,阳性率为30.4%(56/184),大肠埃希菌61株,阳性率为37.7%(61/162),其它肠杆菌科细菌11株,阳性率为39.3%(11/28)。产β-内酰胺酶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β-内酰胺酶菌株,产β-内酰胺酶菌对三代头孢类、青霉素类、氨曲南及喹诺酮类等抗菌素耐药率均较高,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最低。结论产β-内酰胺酶菌在本地区已广泛存在,成为主要的耐药菌株,临床及时了解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有助千抗菌药物的合坪斌柽。
张莉郁淼尹利娟施利琴
关键词:ESBLS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