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雨田
- 作品数:2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涎腺恶性肿瘤18例误诊分析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分析涎腺恶性肿瘤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995年至2003年发生误诊误治的涎腺恶性肿瘤1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对长期缓慢生长的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早期的体征的认识和警惕性不足,未能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分析,18例均术前临床诊断为良性肿瘤而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结论 详尽询问病史并完善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从病史和检查中仔细分析发现差别,同时结合针吸细胞学检查,并参照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是非常必要的.术中应加强冰冻切片检查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
- 崔雨田李晓苗
- 关键词:涎腺肿瘤误诊
- 经口腔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有史料记载的甲状腺手术历史已有二百余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甲状腺外科同样也进入新的微创化历史阶段。本文就对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完成的12例经口腔径路的甲状腺手术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7年5月至1018年4月完成的12例经口腔径路的甲状腺手术进行总结和分析。12例均为女性,其中良性病例4例,微小乳头状癌8例,发病年龄22~51岁,平均(28±7)岁。
- 崔雨田
-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分化型自然腔道颈阔肌喉返神经带状肌
- 甲状腺外科手术的五代划分初探
- 目的:回望甲状腺外科手术的二百余年历史,不仅仅是做一个总结,更希望的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方法:有文献资料记录显示,1742年Lorenz Heister在德国最早开展了甲状腺切除术。1792年,法国外科医生Pierre ...
- 崔雨田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 文献传递
- 内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8年
- 甲状旁腺腺瘤在我国是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手术切除是甲状旁腺腺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1],传统的甲状旁腺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其主要缺点是颈部瘢痕较大,影响美观。追求手术后的颈部美容效果及微创化是当今趋势。近些年开展的内镜辅助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可以减少或避免颈部瘢痕,兼顾治疗与美容效果,手术获得较好的美容微创效果并大大减少并发症。本文就我院完成的内镜辅助甲状旁腺切除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崔雨田
-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颈部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手术颈部瘢痕
- 喉鳞状细胞癌102例生存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及放疗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术后、放疗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中失访8例(7.8%),5年生存率为71.6%(73/102),病死率为28.4%(29/102)。早期(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72.4%(42/58),晚期(Ⅲ~Ⅳ期)为50.0%(2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20)。声门上型5年生存率为57.5%(27/48),声门型为73.6%(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8)。高分化鳞状细胞癌5年生存率82.9%(34/41),中分化62.3%(33/53),低分化25.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0.001)。结论早期、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好于晚期、声门上型患者。病理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 李智林崔雨田南杰史克骏段东升吴雨雷朱宝燕高泽慧杨琴
-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
- 喉癌声门型T_3的功能保全手术被引量:3
- 1999年
- 的 探讨双蒂双肌瓣在喉癌声门型T3病变切除后的喉功能重建。方法 1984~ 1992年共68例 ,应用单侧双蒂双肌瓣修复声门型T3病变切除后的创面 ,并成形和扩大患侧梨状窝 ,关闭喉腔前壁。结果 5年生存率为 73 5 % (5 0 / 68) ,拔管率为 91 2 % (62 / 68) ,发声良好者占 92 6% (63 / 68) ,所有患者均在 7~ 2 0天后恢复经口进食。结论 单侧双蒂双肌瓣对声门型T3病变行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的修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高太虎崔雨田段东升康巨瀛康秀水
- 关键词:喉肿瘤喉切除术存活率外科皮瓣
- 鼻腔及鼻窦小涎腺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
- 2003年
- 崔雨田韩爱红王爱忠
- 关键词:鼻腔肿瘤鼻窦肿瘤手术治疗
- 涎腺肿瘤376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回顾了1971~1990年在我院治疗,并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376例涎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发生在腮腺者261例,颌下腺37例,舌下腺4例,小涎腺74例。良性肿瘤162例,涎腺癌214例;涎腺癌的病理分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52例,腺癌53例,粘液表皮样癌41例,腺泡细胞癌27例,乳头状囊腺癌11例,腺样囊性癌23例,鳞状细胞癌4例,未分化癌3例。214例涎腺癌5年生存率为69.6%,10年生存率为54.9%。良性肿瘤均手术治疗。182例涎腺癌采用手术或手术+术后放疗的治疗方案。手术是治疗涎腺肿瘤的首选方法。
- 崔雨田任保元刘永琴康秀水
-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外科手术
- 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Hi25CD^Lo127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Hi25cD^Lo12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探讨甲状腺肿瘤免疫抑制机制,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联合标记CD^+4cD^Hi25cD^Lo127。,检测43例初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化型甲状腺癌组)、132例初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153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和Treg的比例。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患者CD^+4cD^Hi25cD^Lo127Treg比例分别为(6.48±1.49)%及(6.23±1.6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6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化型甲状腺癌组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Hi25cD^Lo127Treg比例较健康者均显著升高,提示CD^+4cD^Hi25cD^Lo127Treg可能是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 崔雨田王艳峰丁弋苏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结节性调节性
- 甲状腺外科手术五代划分初探被引量:2
- 2018年
- 史料记载的甲状腺手术历史200余年,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并依据其自我平衡规律确立了甲状腺手术原则和核心理念,这些基本原则和理念植根于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本文依据200多年来近现代甲状腺外科手术操作核心理念和原则的变迁做了5个阶段划分,通过5个阶段的划分,尝试还原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喉神经3者解剖和功能认知过程,及甲状腺外科技术进步的历史轨迹。
- 崔雨田高力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