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5篇细胞
  • 5篇肝癌
  • 4篇切除术
  • 4篇细胞癌
  • 3篇胆管
  • 3篇肝切除
  • 3篇肝细胞
  • 2篇胆道
  • 2篇胆道损伤
  • 2篇胆管细胞
  • 2篇胆管细胞癌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血管
  • 2篇医源
  • 2篇医源性
  • 2篇医源性胆道损...
  • 2篇营养支持
  • 2篇原发性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30...
  • 3篇东京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3篇张克明
  • 6篇王兆海
  • 5篇张绍庚
  • 4篇洪智贤
  • 4篇李高桦
  • 3篇朱震宇
  • 3篇张培瑞
  • 3篇齐瑞兆
  • 3篇唐伟
  • 3篇孙百军
  • 3篇李志伟
  • 2篇吴建中
  • 2篇国土典宏
  • 2篇赵新
  • 2篇王瑞兰
  • 1篇熊璐
  • 1篇赵景民
  • 1篇周光德
  • 1篇刘振文
  • 1篇刘英华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直径在10cm以上的巨大肝癌很常见。过去认为,巨大肝癌的手术预后差、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随着对肝脏解剖学认识的加深以及肝脏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治疗观念的更新,肿瘤直径不再是评估手术指征及预后的决定性因素,相比而言,功能性肝体积概念的出现,为现代精准外科的术前评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剩余肝脏的功能性体积是决定患者术后肝脏功能代偿能力和手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而肝癌预后则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息息相关。因此,肝切除逐渐被认为是治疗巨大肝癌的有效手段,甚至首选。
李高桦洪智贤张克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巨大肝癌肝切除术
带血管蒂组织瓣在医源性胆道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组织瓣在医源性胆道损伤中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于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患者,分别使用脐静脉瓣、胃瓣、胆囊瓣、空肠瓣以及圆韧带瓣进行修复。结果胆道修复术采用脐静脉瓣1例、胃瓣1例、胆囊瓣1例、空肠瓣4例以及圆韧带瓣4例。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所有患者于出院后肝功能指标及胆道影像学表现均基本正常。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手术为围肝门操作的精细手术。带血管蒂组织瓣修复重建术在恢复胆道连续性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朱震宇段伟宏张克明李志伟王兆海孙百军张培瑞王瑞兰吴建中张绍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源性胆道损伤胆肠吻合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切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11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其中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常规肠内营养组(REN组)30例。两组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共10d。其中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术后4d、7d及术后11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肝功能恢复较快。结论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李高桦张克明
关键词:肝切除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53岁,间断腹胀不适3年,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占位(8 cm×10 cm),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脂肪肉瘤?肺部CT:未见明确转移灶。腹部MRI:肝右叶巨块含脂质占位性病变。
周光德刘树红赵景民王兆海赵雨来郭晓东熊璐杨建法张克明
关键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M动脉期躯干肝右叶肝占位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胆管支气管瘘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深入了解肝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肝癌RFA术后引起B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明确诊断后,该BBF患者接受了肝左外叶切除术及胆管支气管瘘修补术,术后14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术后2月复查CT提示瘘管消失。结论咳胆色素痰(bilioptysis)是BBF最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证实在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BBF的有效方法。
王继涛孙百军张绍庚张克明王兆海朱震宇
关键词:胆管支气管瘘射频消融术肝癌
术中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IOUS)在原发性肝癌首次肝切除及再次肝切除中的有效性。方法对430例原发性肝癌、555次肝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IOUS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中的作用,随访患者手术后的远期效果。结果在目前所用常规影像学检查中,IOUS的诊断率最高。在第二次肝切除手术中,各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率都有轻度降低。在第一次肝切除手术组,IOUS在30例患者共发现56个新肿瘤(7.0%);第二次肝切除手术组,IOUS在8例患者共发现13个新肿瘤(7.3%)。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术手术中,肿瘤的平均直径分别为(8.7±3.8)mm和(9.0±5.2)mm。由于IOUS的缘故,第一次及第二次肝切除手术组中分别有24例(5.6%)和7例(6.4%)患者改变了手术方案。尽管第一次肝切除手术时IOUS发现新肿瘤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但术后经适当治疗,其远期效果与IOUS未发现新肿瘤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但IOUS仍为目前最敏感的检查手段。在复发性肝癌行再次肝切除时,IOUS对于发现新的肿瘤同样重要。IOUS发现新肿瘤的患者术后极容易复发,术后定期随访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非常重要。
张克明李高桦洪志贤齐瑞兆王兆海唐伟国土典宏幕内雅敏
关键词:术中超声肝细胞癌肝切除
非转流冷灌注下离体肝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非转流冷灌注下的离体肝切除术,治疗位于肝门和肝静脉下腔静脉汇合处的巨大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常规手术方法难以完整切除的1例巨大血管瘤和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非转流冷灌注下的离体肝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6h、6.4h、7.3h,无肝期时间分别为3.8h、2.8h、4.0h。例1术后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60个月例2术后复发生存25个月;例3因术后流出道狭窄,急诊行流出道扩大术,亲体辅助性肝移植术,最后于二次术后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冷灌注非体外静脉转流下离体肝切除技术拓展了外科治疗复杂肝脏肿瘤的思路,为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无肝期、减少了对肝移植的需求,将来能否普及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的论证。
张克明董家鸿蔡守旺洪智贤李高桦段伟东黄志强
关键词:冷灌注胆管细胞癌血管瘤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6
2013年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广泛普及,胆道损伤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并受到外科医生的关注[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胆管损伤发生率约为0.6%,相对于开腹的胆囊切除术而言,
朱震宇段伟宏张克明李志伟孙百军张培瑞王兆海王瑞兰吴建中张绍庚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外科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损伤发生率外科医生伤患者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对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经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45例,分别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探讨两种不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相对于PN组,EN组患者术后营养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相对较快,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EN比PN更能改善肝癌病人术后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齐瑞兆李志伟张培瑞洪智贤余灵祥肖朝晖赵新张绍庚张克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肝部分切除术
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LY52对肝癌细胞HepG2.2.15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抑制剂LY52对转染HBV的肝癌细胞HepG2.2.15中MMP的表达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LY5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明胶酶谱分析法研究药物对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WB)杂交检测MMP-2蛋白表达的改变。用侵袭小室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LY52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明胶酶谱法和WB杂交提示HepG2.2.15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MMP-2和MMP-9;LY52作用后,HepG2.2.15细胞的MMP-2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而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且HepG2.2.1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LY52能够通过抑制MMP-2的活性及表达,抑制肝癌细胞HepG2.2.15的侵袭能力。LY52作为有潜力的抗肿瘤侵袭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赵新董磊洪智贤张克明肖朝辉张绍庚唐伟
关键词:吡咯烷类HEPG2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