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威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凝血
  • 5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友病
  • 3篇突变
  • 3篇紫癜
  • 3篇急性
  • 3篇白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点突变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液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蛇毒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机构

  • 17篇苏州医学院
  • 3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张威
  • 14篇阮长耿
  • 9篇程大卫
  • 3篇蒋惠源
  • 2篇王泳
  • 2篇张威
  • 2篇傅建新
  • 2篇李震宇
  • 2篇王兆钺
  • 2篇万海英
  • 2篇顾建明
  • 1篇张国兰
  • 1篇蔡秀英
  • 1篇何杨
  • 1篇曹苇
  • 1篇林宝爵
  • 1篇张学光
  • 1篇张毅
  • 1篇王晓冬
  • 1篇王爱青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Zoolog...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FG、SFC、FDP及D-二聚体的检测
1997年
测定40例正常人和5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SF)及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Fg为1.8±0.72g/L,FDP为464±94μg/L,SFC为482.5±167mg/L,D-二聚体为5524.94±4247.03μg/L.正常对照组Fg为3.2±0.87g/L.FDP为215±63μg/L,SFC为49.7±16.4mg/L,D-二聚体为177.1±43.9ug/L.两组差异显著.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显示体内出凝血像异常及纤溶亢进的有效证据.作为DIC的确诊可确切地反应疾病病变过程.
张威程大卫阮长耿
关键词:FDP血浆纤维蛋白原SF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前状态的检测被引量:4
2000年
检测 35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患者血浆 11 去氢血栓烷B2 (DH TXB2 ) ,D 二聚体 ,vWF ,P 选择素及Fig含量。结果 :PNH患者DH TXB2 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而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 ,提示血小板异常活化可能是PNH患者最早出现的血栓前状态。
张威周有宁程大卫阮长耿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前状态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蔡秀英张国兰王兆钺张威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药物疗法降纤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时IL-8及其受体表达的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A型受体(IL8RA)的表达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APL患者18例ATRA治疗中血浆IL8水平(ELISA法),取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加ATRA(10-6mmol/L)体外诱导,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MNC膜IL8RA的表达。结果:MNC加ATRA诱导72小时,上清IL8水平明显下降,MNC膜表达IL8RA增高;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前血浆IL8异常升高(达1010~2000ng/L),较体温及白细胞数量变化更敏感;感染时血浆IL6、IL8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112.34±57.31)×103U/L,234.16±7218ng/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恶化时IL8与D二聚体异常同步上升。结论:ATRA抑制APL细胞分泌IL8,加强IL8RA的表达;监测IL8水平可预测RAS及感染发生;IL8与D二聚体异常同步上升提示DIC恶化趋势。
曾慧兰张学光陶瑞芳陈子兴陈子兴张威张毅刘继明张威王玮张威
关键词:APL全反式维甲酸白细胞介素8
STA型-全自动化血液凝固分析仪的抗干扰功能
1999年
目的 观察法国Stago公司STA型血凝仪的抗干扰功能。方法:采用标准浓干扰物Check-A(溶血性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乳脂蛋白)对血浆中PT、APTT、和Fbg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仪器具有强的抗干扰功能。
程大卫李敏霞张威阮长耿
关键词:血液学凝固
96型-血液凝固分析仪的抗干扰功能
1999年
采用96 型- 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溶血性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乳脂蛋白等4 种干扰物的实验血浆的PT、APTT和TT。结果表明该仪对加入低浓度干扰物的实验血浆,具有抗干扰的能力,但对含有较高或高浓度干扰物的实验血浆。
程大卫张威阮长耿
关键词:血液凝固分析仪抗干扰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TaqⅠ酶切分析检测到一例凝血因子Ⅷ基因热点突变被引量:1
1998年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TaqⅠ酶切分析检测到一例凝血因子Ⅷ基因热点突变王泳李震宇万海英张威程大卫阮长耿我们介绍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分析方法研究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热点突变,首次在国内发现1例血友病A基因热点突变,现报道如...
王泳李震宇万海英张威张威阮长耿
关键词:血友病A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INR和96型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室间质评
1997年
按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ISI标记凝血活酶试剂的要求及国产试剂,分别对同时分发的不同凝血酶原浓度参比血浆,使用96型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显示ISI标记试剂测定的INR值均接近参考数据均数,而国产试剂测定值与参考数据均数有些离散。室间质评有助于提高检测水平,96型血凝仪为质评和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方法学.
王莉萍程大卫张威张威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INR室间质评ISI
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抗凝血活酶组份抗凝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1985年
应用三次离子交换柱层析和一次凝胶过滤从浙江产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了抗凝血活酶组份。测定出该组份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5,000道尔顿,等电点为9.4,N—末端为组氨酸。纯化的抗凝血活酶组份在体外对血浆重钙化时间有显著影响,但不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对纤维蛋白也无溶解作用,极低浓度(0.5微克/毫升)的抗凝组份就能抑制血液凝血活酶的生成。家兔静脉注射抗凝血活酶组份后十分钟,全血凝固时间和血浆重钙化时间均明显延长,但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含量和全血凝块溶解时间却不受影响。蝮蛇毒抗凝血活酶组份具有磷脂酶A_(2)活性,但血浆中磷脂的水解似乎并不是血浆凝固延迟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抗凝血活酶组份能够同血浆中凝血活酶组份(磷脂部份)可逆地结合,从而干扰了凝血酶原的活化。
涂光俦叶文娟曹庆娜冉永禄程大卫张威阮长耿
关键词:蝮蛇蛇毒组氨酸
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INR值制
1998年
经近几年推广,各医疗单位逐步采用凝血酶原时间INR值制(PTINR)。在临床应用实践中,使用不同公司生产的凝血活酶试剂,获得的检验结果略有差异;此外,进口试剂包装量相对较大。
程大卫张威阮长耿
关键词:进口试剂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华法令凝血质凝血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