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例治疗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 分析2 6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耐药病人分成两组,一般耐药组(Ⅰ组)和耐多药组(Ⅱ组)制定个体化方案。观察痰菌阴转率和X线好转率。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6、1 2及2 4个月,痰菌阴转率及X线好转率分别:Ⅰ组:70 %、50 % ;90 %、90 % ;90 %、90 %。Ⅱ组:62 .5 %、43 .75 % ;87.5 %、75 % ;81 .3 %、81 .3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个体化方案治疗失败与耐多种药物,肺部不可逆性病变及病变广泛有关,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对MDR TB十分重要。
- 石莲张威
- 关键词:肺结核药物疗法抗多种药物性个体化
- 凯西莱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凯西莱在对结核病化疗而引起的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对比凯西莱与强力宁对结核病化疗而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ALT、AST情况基本一致(p>0 .0 5)。血清白蛋白(A)、白/球蛋白(A/G)增幅以凯西莱组明显(p <0 .0 1 )。结论 注射用凯西莱对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转氨酶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有促进肝白蛋白合成的功能。
- 陈鸿雁张威
- 关键词:结核药物性肝病
- 多项指标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应用研究
- 目的 探讨应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T-SPOT)、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BACTECMGIT960培养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分别行T-SPOT.TB检测方法、胸...
- 张威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 多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等多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分别行PhaB、腺苷脱氦酶(ADA)检测法、BACTECMGIT960培养法化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者中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126例、恶性胸腔积液24例。经PhaB检测胸水阳性率46%、敏感度(又称真阳性率)51.58%,特异度83.33%,阳性预测值94.20%、阴性预测值24.69%;ADA法检测胸水阳性率32%、敏感度38.09%、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23.53%;BACTECMGIT960培养法检测胸水阳性率16.67%、敏感度19.84%、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19.20%。在确诊的12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PhaB与ADA法及BACTECMGIT960培养法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haB阳性率(即敏感度)明显高于ADA法和BACTECMGIT960培养法;将PhaB与ADA法相结合可提高检出的阳性率,为69.05%,均高于以上任意一种方法。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的方法。
- 张威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针对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引发肝功能损害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观察导致患者产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在80例患者中,在60岁以上的患者肝损害的患病率同60岁以下患者相比较明显较高(P<0.05);复发肺结核患者的肝损害情况同初发患者相比较较高(P<0.05);同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肝功能损害率明显的高于阴性者(P<0.05);肝损害的发生时间在治疗后的2个月内具有较高患病率,同2个月以后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进行保肝治疗以后,患者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结论肺结核患者由于抗结核药物引发肝功能损害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做到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推动实现良好的抗结核化疗疗程。
- 张威
-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功能损害
-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分别行PhaB法、腺苷脱氨酶(ADA)检测法、BACTEC MGIT960培养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
- 张威温华康健门正昆李成俊
- 文献传递
- 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 目的探讨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3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正规抗结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可弯曲式电子胸腔镜介导下高频电刀探头烙断肥厚粘连带,活检钳清理粘连带,抽吸残余...
- 李成俊张威李淑梅孟萍邵妍吉利尹常鹤
- 关键词:胸腔镜高频电刀结核胸腔积液
- 文献传递
- 尿激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膜的厚度以及肺功能状况。结果治疗组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14.3±2.5)min少于对照组(18.7±3.1)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胸膜厚度(1.07±0.22)mm小于对照组(1.49±0.26)mm,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89.85±8.32)多于对照组(83.24±5.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低于治疗组的9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显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使用尿激酶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威
- 关键词:尿激酶地塞米松
-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病应用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5)。研究组出现2例(4.17%)头晕头痛、2例(4.17%)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参照组出现2例(4.17%)胃肠道反应,3例(6.25%)肝功能损害,1例(2.08%)光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05)。结论将莫西沙星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威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莫西沙星疗效观察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 目的:针对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引发肝功能损害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80例在沈阳市胸科医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观察导致患者产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在80例患者中,在60岁...
- 张威
-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