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悦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激素
  • 3篇雌激素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引火汤
  • 2篇用药规律
  • 2篇中药
  • 2篇卵巢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2
  • 1篇多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星点设计
  • 1篇星点设计-效...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氮含量

机构

  • 12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无锡卫生高等...

作者

  • 12篇张悦
  • 2篇刘松江
  • 2篇刘爽
  • 2篇徐红丹
  • 2篇张宁
  • 2篇徐雪娇
  • 2篇李天英
  • 1篇冯宇飞
  • 1篇王艳宏
  • 1篇董晓红
  • 1篇管庆霞
  • 1篇雷双媛
  • 1篇韩凤娟
  • 1篇王业秋
  • 1篇王雪慧
  • 1篇何秀丽
  • 1篇刘国良
  • 1篇孙慧峰
  • 1篇张喜武
  • 1篇张雪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脑抗氧化系统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研究
该实验从自由基对脑组织的影响角度探讨了蜂胶黄酮对生长过程中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强在为更好地开发蜂胶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EEP可使脑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明显增高,和空白...
张悦
关键词:EEP蜂胶黄酮抗氧化系统NO自由基
文献传递
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2
2021年
抑郁症作为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治疗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主要以西药为主,但存在不良反应多、起效缓慢、疗效差和疾病慢性化等问题。此时单独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能够取得与西药同等的疗效。而中西药联合使用,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能在减少西药用量的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中药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抗抑郁治疗提供新思路。
徐雪娇李天英范文栋马芸瑄张悦齐子棠孙谦谢璐
关键词:抑郁症中药复方临床疗效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枸杞多糖含片的处方并考察其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制备枸杞多糖(LBP)含片,并考察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含片的外观、口感、硬度、崩解时限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LBP提取物用量、填充剂、润湿剂、矫味剂、香精、崩解剂、润滑剂对LBP含片质量的影响,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LBP含片的处方。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LBP含片低(100 mg·kg^-1·d^-1),中(200 mg·kg^-1·d^-1),高(300 mg·kg^-1·d^-1)剂量组,正常组(0.9%生理盐水,300 mg·kg^-1·d^-1)和阳性药组(赐能素组,300 mg·kg^-1·d^-1),计算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足趾厚度差,探讨LBP含片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LBP含片最优处方为LBP提取物用量80%,糊精-甘露醇(1.2∶1)用量11.5%,甜蜜素-苹果酸(1∶1)用量1%,奶油香精用量0.5%,羧甲基淀粉钠(CMS-Na)用量6.5%,硬质酸镁用量0.5%,80%乙醇适量;在该最优条件下,LBP含片硬度11.83 kg,崩解时限13.21 min,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且制得的含片外观、口感均较好。与正常组比较,LBP含片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吞噬指数(P<0.05,P<0.01),LBP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P<0.05,P<0.01),LBP含片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DTH程度(P<0.0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所得的LBP含片处方工艺稳定可行,LBP含片可改善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为枸杞及LBP的开发利用、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管庆霞张雪邹淑君王艳宏张喜武赵宇巍张悦张伟兵冯宇飞
关键词:枸杞多糖含片免疫调节作用崩解时限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刘建秋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刘建秋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失眠的门诊病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刘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失眠的用药、证型及核心组方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
张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失眠用药规律
引火汤对长、短期双侧卵巢摘除术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引火汤对长期和短期双侧卵巢摘除(OVX)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治疗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并与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比较。方法:将8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长期和短期OVX焦虑抑郁样行为模型小鼠,各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二醇组(E2组)和引火汤组(YHT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复制OVX焦虑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等行为学指标观察各组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结果:YHT可减少长期、短期OVX小鼠各组在FST、TST中不动时间(P<0.01,P<0.001),增加EPM中的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AT)和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OAE)(P<0.01)。雌二醇可减少短期OVX小鼠各组在FST、TST中不动时间(P<0.001),增加EPM中的OAT和OAE(P<0.01),但对长期OVX小鼠的在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雌激素可改善短期OVX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但对长期OVX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无改善作用;引火汤对长期和短期OVX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均有改善作用。
邢淑荣刘爽张悦邱琦徐红丹
关键词:引火汤雌激素抑郁症
针刺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糖水消耗和脑代谢组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糖水消耗和全脑代谢组学的影响,为抑郁症的针刺治疗提供中枢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共领取雄性SD大鼠18只,其中12只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余下6只为对照组。4周的刺激结束后将1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CUMS+针刺组和CUMS组。CUMS+针刺组大鼠针刺治疗共3周。所有大鼠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糖水消耗实验(SPT)。治疗结束后取大鼠全脑进行GC-MS检测和分析。结果:大鼠经过4周刺激后,糖水消耗显著低于对照组,此模型复制成功。3周针刺治疗后,CUMS+针刺组糖水消耗恢复正常水平,说明针刺百会穴能够逆转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全脑代谢组学分析,针刺治疗后CUMS大鼠的L-同型半胱氨酸和甲氧苄氨嘧啶得到逆转,这两种代谢物主要参与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嘧啶代谢。结论: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嘧啶代谢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核心通路。
徐雪娇范文栋齐子棠张悦谢璐何秀丽李天英
关键词:针刺百会穴全脑代谢组学
基于中华医典探讨喉痹内服方剂用药的规律
2022年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华医典》中治疗喉痹内服方剂用药的规律整理。方法以《中华医典》作为数据库,筛选治疗喉痹的内服方剂,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率、频数分析,再应用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最后用IBM SPSS Statistics25的系统聚类进行聚类分析,可视化数据以求展示所有关联规则。结果 根据纳排规则共收集到450条方剂,包含443种药物,归纳出甘草、桔梗、玄参等28味核心药味,概括了6个核心聚类,得出24条关联规则。结论 通过《中华医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药物之间的隐藏规律,也证实了喉痹临证以清热解毒为主,为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期提供新思路。
张悦李岩
关键词:喉痹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刘松江教授基于“土枢四象”理论辨证论治肺结节经验
2025年
肺结节归属中医“窠囊”“积聚”的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脾、肺、肾三脏虚损是本虚,痰饮、气滞、瘀血为标实。“土枢四象”理论源自《四圣心源》,其内涵为脾居人体中央,是气机升降的基础,也是其余四脏之气循环流转、发挥生理功能的保证。刘松江教授基于“土枢四象”理论认为,肺结节以脾土虚损为本源,其病机为脾胃虚损,肺肾失养,水液内生,聚而成痰,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终成窠囊,治疗应以补益脾气为主,兼以祛痰散瘀、调理他脏。本文对刘教授辨证论治肺结节的经验加以总结、凝练,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有益参考。
张悦王雪慧陈叶刘松江
关键词:肺结节
中药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卵巢癌(OC)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OC早期阶段的非典型症状难以察觉,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目前OC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加化疗为主,但易出现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因其高效、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而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在此基础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以针对OC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分子靶点研究为重点,能够筛选出具有多靶点、范围广、不良反应低的中药,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OC的独特优势。现代研究表明,OC的发生发展与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持续异常激活可导致OC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与OC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诸多研究表明,中药能够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OC细胞增殖、血管生成、侵袭及转移,促进OC细胞自噬和凋亡,为OC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因此,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JAK2/STAT3信号通路在O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梳理总结,从中药单体化合物、中药复方等方面围绕中医药通过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干预O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OC的临床研究与药物研制提供系统的科学参考。
张悦丁丹妮李佳马文文韩凤娟
关键词:卵巢癌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预测基于入血成分的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作用靶标,探讨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药物配体的分子空间结构,采用多元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AVID等数据库滤过分析结果,获取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药物信息,最后采用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补骨脂植物雌激素类成分的整体作用网络。结果:查阅文献并结合利宾斯基五原则最终判定补骨脂网络药理学目标入血成分为补骨脂素。通过反相对接技术成功获取与补骨脂素相似度最高的靶标成分β-分泌酶1(Beta-secretase 1),其与阿尔兹海默病的代谢直接相关。结论:补骨脂中植物雌激素类成分补骨脂素涉及多个体内作用靶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病密切相关。
刘国良张悦王业秋姚远雷双媛耿放张宁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补骨脂阿尔兹海默病靶点植物雌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