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声
-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央区附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 2006年
- 张春声刘艳鸣刘凌徐晓梅
- 关键词:外科手术静脉
- 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治疗手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手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病例为一次或多次手术后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均采用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血肿腔注射治疗。结果:术后复查血肿消失或变为低密度表现,1月后复查血肿消失,无一例再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血肿腔注射是治疗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春声刘凌马金花
- 关键词:钻孔引流术尿激酶
- 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高级别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高级别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其中38例行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t=12.409、6.235,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t=5.597,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t=21.755、7.748、20.423,P<0.05),而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t=12.517、12.043、11.955、5.49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结论个体化显微手术对高级别动脉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费用较少且安全。
- 李骥腾高阳阳张春声
- 关键词:动脉瘤显微手术介入治疗
- 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1~73(63.2±9.5)岁,接受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3~76(59.3±11.8)岁,接受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花费、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0.82±0.24)h比(3.61±0.56)h、(46380.51±35633.35)元比(72834.60±32785.26)元、(15.52±13.50)d比(23.32±16.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3.48、2.3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2.87±3.13)分比(18.98±4.85)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82.23±7.94)分比(56.88±6.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2、15.75,均P<0.05)。结论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相比,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更为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神经组织损伤,有利于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石怀智李骥腾张春声
- 关键词:颅内血肿穿刺去骨瓣减压术
- 关于脑梗死患者采取血管内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单中心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生长因子(NGF)、氧磷酶-1(PON-1)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脑梗死患者87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血管内微创介入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血清NGF、PON-1及IMA、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NGF、PON-1及I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GF、PON-1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IMA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SF-36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均显著降低,TT、PT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NGF、PON-1及IMA水平。
- 高燕张春声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脑梗死神经生长因子缺血修饰白蛋白
- 生物3D打印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生物3D打印技术结合临床医学需求的研究趋势愈加明显,尤其在神经外科脑肿瘤、颅骨修补、神经和血管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但目前还未真正运用到临床。随着生物材料以及细胞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将会取得突破进展。本文通过回顾目前国内外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和前沿研究,总结生物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未来应用的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 张春声李海燕徐如祥徐弢
- 关键词:神经外科
- 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GAPN)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API20E细菌快速鉴定板条进行细菌鉴定,以K-B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试验。结果:GAPN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普遍敏感。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占有一定比例。结论:重视孕早期尿菌普查,积极治疗真性菌尿。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治疗首选头孢菌素。对ESBLs菌使用碳青酶烯类及含舒巴坦或他唑巴坦复合制剂较合适。
- 刘凌高桂凤张春声希和热
- 关键词:妊娠急性肾盂肾炎
- 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血肿4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07年
- 张春声马金花刘艳鸣
- 关键词:脑出血脑室外引流高血压
- 微创穿刺治疗脑脓肿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张春声刘艳鸣刘凌
- 关键词:脑脓肿微创穿刺外科手术
- 133株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细菌型与L型药敏及尿液分析结果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泌尿系感染是微生物所致的尿路炎症。发病率相当高,多见于女性。本文总结133例泌尿系统感染,比较尿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的细菌型和L型的药敏结果,分析探讨如下。
- 刘凌喜贺热张春声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尿液分析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