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选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镜检查1055例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 评价全结肠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结肠镜检查的1055例患者,尤其是全结肠镜检查进入回肠末段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5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结肠病变共655例(62.09%),以大肠癌、结肠息肉为高发病率,其中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53例(35.33%)。进入回肠末段的有582病例,回肠末段病变共178例(30.58%),结肠疾病合并回肠末段病变的42例(23.60%),其中有回肠末段炎、淋巴滤泡增生症、溃疡性回肠炎、回肠结核、回肠克罗恩病、回肠末段出血、回肠息肉、回肠末段恶性淋巴瘤。结论回肠末段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变具有多样性,另外结肠疾病合并回肠末段病变及大肠癌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也较高,结肠镜检查时不应仅满足于一处病灶的发现,除肠腔狭窄或禁忌外,均应在肠道清洁良好的基础上进入回肠末段进行全肠镜检查。
- 王晓霞张普选
- 关键词:结肠镜回肠末段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期疗效。方法 35例Barrett食管患者均应用60W氩气刀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并在术后给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次,1次/d,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行胃镜检查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PC治疗后患者Barrett黏膜均可完全消除,其中1次治疗消除26例,2次治疗消除7例,3次治疗消除2例;治疗后24h出现胸骨后不适感15例,烧灼感、反酸、恶心1例,服用泮托拉唑胶囊后症状消失;1例长段Barrett食管12个月后复发。结论 APC联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 陈宏超方立峰郑权王树俊王晓霞张普选
-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MR组72例,对照组33例。EMR组行EMR,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术后两组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4周;4周后行症状随访及胃镜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EMR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镜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EMR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
-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陈宏超张普选张雅菲
- 关键词:胃黏膜脱垂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镜检查临床疗效
- 黏膜切除术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黏膜脱垂症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氲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1ation,APC)在治疗胃黏膜脱垂症(gastric mucosa prolapse,GMP)中的作用。方法将胃镜确诊113例胃黏膜脱垂症患者随机分为标准EMR组(40例)、氩离子凝固术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术后及对照组均采用内科药物治疗4周;1个月后行症状随访及胃镜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标准EMR组、氩离子凝固术组和对照组随访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90.00%和32.2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复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91.89%和16.7%;治疗纽与对照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MR组(92.10%)的显效比例高于APC组(73.00%)(P〈0.05)。结论标准EMR治疗胃黏膜脱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陈宏超张普选
-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胃黏膜脱垂症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BE随机分为A、B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服用埃索美拉唑及莫沙必利;B组行APC加服与A组相同的药物;而对照组未予特殊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A、B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内镜表现和组织学改变无明显改善(P>0.05);B组31例(100%)患者BE食管黏膜内镜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与另外两组相比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方案可明显改善BE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表现,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综合治疗方法。
- 王树俊曹新广方立峰王晓霞张普选张雅菲王东芳
- 关键词:BARRETT食管氩离子凝固术组织学复发
- 真菌性食管炎104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王晓霞张普选
- 关键词:真菌性食管炎胃镜检查食管黏膜发病人群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