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晶晶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肥胖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通路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人肝癌细胞
  • 2篇二甲双胍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教育部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弗吉尼亚大学

作者

  • 10篇张晶晶
  • 5篇周智广
  • 3篇刘伏友
  • 2篇苏欣
  • 2篇肖扬
  • 2篇刘石平
  • 2篇刘玮
  • 1篇何斌斌
  • 1篇李欣颖
  • 1篇李霞
  • 1篇杨亚玲
  • 1篇刘威
  • 1篇胡芳
  • 1篇超晨
  • 1篇冯琼
  • 1篇杨琳
  • 1篇谢雨婷
  • 1篇彭佑铭
  • 1篇彭依群
  • 1篇李卉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胖相关炎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基础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处于持续慢性炎症状态,并且这种炎症介导肥胖相关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2型糖尿病抗炎治疗的进展。而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抗炎治疗的疗效却备受争议,从而使研究者不得不重新审视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本文将全面、系统地阐述肥胖相关的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炎症的触发机制,为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张春兰张晶晶刘振启周智广
关键词:肥胖症炎症糖尿病
二甲双胍通过调控共培养微环境内巨噬细胞极化而影响HepG2人肝癌细胞特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能否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极化而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并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构建RAW264,7鼠巨噬细胞株和HepG2人肝癌细胞株的共培养系...
陈妙姣张晶晶胡芳刘石平周智广
新诊断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患病率,比较新诊断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PA患者的临床差异,探讨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与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70名。对所有患者进行PA初筛试验,阳性者行卡托普利试验进行PA确诊;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70名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PA患病率为18.5%。与EH组比较,PA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PAC、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及血钾显著降低(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EH组中PAC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呈正相关(r=0.139,P<0.05),而在PA组中无此相关性。与SBP<140 mmHg组患者相比,SBP≥160 mmHg组患者PRA和血钾显著降低(分别P<0.05,P<0.001),PA患者比例、ARR显著升高(分别P<0.05,P<0.01)。结论: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PA患病率较高,对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应积极筛查PA。患有PA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更高;新诊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PAC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胡宇航刘玮张晶晶苏欣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胰岛素抵抗原发性高血压
Notch信号通路在二甲双胍调节HepG2人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中的作用探讨
邱谦胡容张晶晶刘石平周智广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皮质醇水平和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夜间血清皮质醇水平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316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夜间0点血清皮质醇,按照不同的皮质醇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状况。所有夜间血清皮质醇>50nmol/L者行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排除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同时检查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情况。结果 (1)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DN发生比例在低、中、高皮质醇组逐渐升高,分别为13.3%、27.7%、4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皮质醇组相比,中、高皮质醇组发生DR的比例升高(40.6%和1147.7%对22.7%,均P〈0.01)。高皮质醇组发生DPN的比例高于低皮质醇水平组(60.5%对38.7%,P〈0.01);(2)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夜间血清皮质醇水平较无并发症者高[(136.87±105.78对97.55±93.48)nmol/L,P〈0.01];与仅合并单个并发症者相比。合并有多个并发症的患者夜间皮质醇水平较高[(151.66±114.54对117.69±90.26)nmol/L,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除了女性、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以外,高皮质醇水平也是发生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经过校正病程、空腹血糖、HbA1c使用胰岛素治疗等因素后,夜间0点皮质醇水平仍是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13)。结论 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夜间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伴发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傅奥博谢雨婷何斌斌杨琳罗说明张晶晶肖扬王臻刘玮冯琼超晨杨亚玲盛志峰苏欣彭依群李霞周智广
关键词:超重肥胖糖尿病皮质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Ghrelin对棕榈酸介导的THP-1巨噬细胞上TLR4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
李欣颖刘石平姚岗肖扬李卉贺利宁张晶晶周智广
Wnt3a对小鼠beta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wnt3a蛋白对小鼠胰腺beta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MIN6细胞株,并用不同浓度的wnt3a蛋白或者相同浓度wnt3a蛋白在不同时间点刺激MIN6细胞,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MIN6细胞内的信号分子改变。培养MIN6细胞株,并用wnt3a蛋白刺激,分别在第0、1、2、3、4 d分裂并数细胞个数,比较有wnt3a刺激组与无wnt3a刺激组细胞个数有无区别。结果不同浓度wnt3a刺激,对于MIN6细胞内beta-catenin以及Pitx2的表达有影响,当wnt3a浓度为1:8时,beta-catenin以及Pitx2的表达最高。用1:8的wnt3a蛋白浓度刺激MIN6细胞,分别设置0 min、10 min、30 min、1 h、3 h、6 h、12 h、24 h、48 h。结果显示6 h时,beta-catenin表达量最高。比较控制组与wnt3a刺激组细胞增殖的区别,wnt3a蛋白刺激组细胞增殖程度明显高于控制组。结论wnt3a可以促进胰腺beta细胞的增殖,表明wnt信号通路对于胰腺beta细胞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张晶晶刘伏友
关键词:MIN6细胞细胞增殖
代谢性手术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频率的影响
张春兰陈茜周哲刘威张晶晶周智广
无肾脏临床表现的Ⅲ+Ⅴ型狼疮性肾炎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07年
刘虹彭佑铭刘伏友李军袁曙光张晶晶
关键词:狼疮肾炎
腹腔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对小鼠不同器官的影响
2009年
目的分析腹腔注射胰岛素在时间与剂量上对小鼠不同器官影响的差异。方法12只C57/B16小鼠被随机分到2组,一组为时间曲线组,一组为剂量曲线组。时间曲线组小鼠分别在腹腔注射人胰岛素5u后第0分钟,第1分钟、第3分钟、第5分钟、第7分钟和第10分钟处死,迅速取出胰腺和肌肉组织,封存在液氮罐,低温(0—4℃)下匀浆,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胰腺及肌肉组织中AKT以及Erk信号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在剂量曲线组中,小鼠腹腔注射的人胰岛素剂量依次递增,分别为0u/k体重、1u/kg体重、5u/kg体重、5u/kg体重、10u/kg体重、50u/kg体重。胰岛素注射5min后小鼠被处死,迅速取出胰腺和肌肉并封存在液氮罐中,低温(0~4℃)下匀浆,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胰腺及肌肉组织中AKT以及Erk信号蛋白的磷酸化程度。结果时间曲线组不同时间点中,肌肉细胞中Erk磷酸化水平最高出现在第3分钟时,AKT磷酸化水平最高出现在第5分钟时;胰腺细胞Erk磷酸化水平最高出现在第3分钟时,AKT磷酸化水平最高亦出现在第3分钟时。剂量曲线组中,3u/kg体重人胰岛素刺激对于肌肉和胰腺的Erk以及AKT的磷酸化水平有最大程度的上调,但下调时间不完全一致。结论腹腔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人胰岛素)对于小鼠不同器官(肌肉及胰腺)Erk和AKT磷酸化水平在时间上和不同胰岛素剂量时有一定的差异。
张晶晶刘伏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