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附79例报告)
- 1995年
- 张殿忠邢国庆孙成敏陈萍
- 关键词: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平滑肌肉瘤食道平滑肌瘤剖腹探查联合脏器切除部分切除术
- 180例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
-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互1999年间,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180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数病理行溢液,常见病有导...
- 张玉宝李栗吴志民王宽张殿忠范国华张立清
- 关键词:乳头溢液外科治疗
- 文献传递
- 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 34例经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平滑肌肉瘤肿块较大 ,本组中最大直径≥ 5cm者占6 8% ,≥ 10cm者占 5 0 % ;胃平滑肌肉瘤大多位于胃底体区 ,占 94 % ;胃平滑肌肉瘤有三大临床表现 :上腹痛、上腹包块、出血。胃镜、钡剂X线透视、CT有助于诊断。随访结果 :本组 3、5、10年生存率分别是 87%、5 2 %及 2 6 %。结论对胃平滑肌肉瘤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根据肿块大小。
- 张玉宝李栗王宽张殿忠张岂凡
- 关键词:胃肿瘤平滑肌肉瘤外科手术
- 772例Ⅳ期胃癌外科治疗总结与治疗方针探讨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Ⅳ期胃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1978 年~1992 年间对772 例Ⅳ期胃癌进行了手术治疗,将Ⅳ期胃癌根据其不同的TNM 构成分为Ⅳa 、Ⅳb 、Ⅳc 三个亚期, 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观察术后的5 年生存率。结果:Ⅳa 期病例施行根治切除组术后的5 年生存率为15 .4 % ,高于一般根治手术组的6.9 % 。结论:对Ⅳ期胃癌应根据亚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术式, 仅由T4b 或N3 一项构成的Ⅳa 期病例应选择行根治性手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Ⅳb 期可行姑息切除,同时行所属淋巴结清除,必要时行其他转移灶切除。Ⅳc 应根据病情行简单手术。
- 庞达张岂凡张殿忠
- 关键词:胃癌外科手术
-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和计量资料统计。结果:68例胃癌组织中,6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88.24%),而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6例端粒酶低活性表达(15%),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χ2=4.87 u=2.01 P<0.05);与组织分化呈负相关(χ2=4.34 u=2.17 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胃癌诊断的辅助方法,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术式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可能更有利于揭示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角色。
- 王锡山王宽张岂凡陈峰张殿忠傅松滨
- 关键词:胃肿瘤端粒酶活性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
- 180例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至1999年间,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180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常见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51.1%),乳腺癌(13.9%),囊性增生症(10.0%),导管扩张症(9.4%),炎性疾病(2.2%),乳腺增生(13.3%),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癌加上乳腺癌占65.0%。2)通过美蓝法或平针头指示法行区段切除术,病理检查,安全准确。结论:1)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外科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不论年龄大小和溢液性质如何均应手术治疗。
- 张玉宝李栗王宽吴志民张殿忠
- 关键词:乳头溢液外科治疗乳腺疾病
-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CD44v6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赵亮张玉宝张殿忠
- 关键词:乳腺癌CD44基因原发灶转移灶聚合酶链反应
- 胃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曲宏岩庞达张岂凡张殿忠张国强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