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尿道
  • 13篇前列腺
  • 13篇膀胱
  • 10篇电切
  • 8篇电切术
  • 7篇增生
  • 7篇前列腺增生
  • 6篇肿瘤
  • 5篇术后
  • 5篇尿道前列腺
  • 5篇前列腺电切
  • 5篇切除
  • 5篇经尿道前列腺
  • 5篇经尿道前列腺...
  • 5篇膀胱肿瘤
  • 4篇增生症
  • 4篇诊治
  • 4篇手术
  • 4篇尿道前列腺电...
  • 4篇前列腺电切术

机构

  • 3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太原市第二人...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3篇张泓
  • 17篇王东文
  • 16篇刘春
  • 14篇米振国
  • 13篇刘尚莹
  • 12篇梁学志
  • 11篇张雁钢
  • 11篇刘红耀
  • 6篇曹晓明
  • 6篇杨晓峰
  • 5篇马志方
  • 5篇双卫兵
  • 4篇王靖宇
  • 4篇程伟
  • 4篇武学清
  • 3篇佟锦
  • 3篇张旭
  • 3篇魏琪
  • 3篇胡孝杰
  • 2篇张雁刚

传媒

  • 7篇中华泌尿外科...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附86例报告)被引量:6
2000年
张泓张雁钢梁学志曹哓明武学清程伟
关键词:尿道下裂病例报告
膀胱移行细胞癌9q的杂合性丢失及抑癌基因位点的定位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的9号染色体长臂(9q)杂合性丢失并对抑癌基因位点进行定位。方法通过应用25对高密度多态性微小卫星标记经PCR扩增,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9q杂合性丢失,寻找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抑癌基因的位点。结果25例病人约有92%的肿瘤至少有一个以上位点的杂合性丢失,最常见的丢失区域为9q12~9q21、9q22和9q34,最常见的丢失位点是DBH44.0%、D9S15227%、D9S1815227%、D9S17612.0%、D9S183116.0%。绘制出膀胱移行细胞癌9q杂合性丢失的染色体图谱,9q杂合性丢失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无相关性。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9q的杂合性丢失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在9q34的DBH位点及其附近可能有与膀胱肿瘤相关的抑癌基因存在,并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杨晓峰申鹏飞申鹏飞姚开泰米振国刘尚莹王东文张泓刘春
关键词:膀胱肿瘤杂合性丢失膀胱移行细胞癌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的病因和手术方法。方法对35例膀胱颈挛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尿道行膀胱颈后唇、术后残留前列腺组织电切术或用冷刀切开颈部换用电切刀切除瘢痕组织,术后3个月随访32例,症状均改善或消失。结论经尿道腔内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挛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王靖宇张泓张国庆闫中庆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颈挛缩
膀胱肿瘤P_(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2000年
用免疫组化法 ,对 30例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研究 ,用免疫组化检测 30例膀胱肿瘤 ,P5 3表达阳性 13例中 级 3例、 级 4例、 级 6例 ,P5 3表达平均指数 15 .75± 2 7.5 , 级、 级、 级 P5 3指数分别为 2 .6 36± 4.82 6、8.189± 13.0 30、36 .970± 38.6 5 8,结合病理诊断及随访资料 ,P5 3表达大于 15 .75组和小于 15 .75组之间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上差异显著 (P<0 .0 5 ) ,复发与未复发组 P5 3指数差异显著 (P<0 .0 5 )。
张雁钢梁学志武学清张泓米振国佟锦
关键词:膀胱肿瘤P53基因表达P53蛋白病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颈挛缩的病因和手术方法。方法:本组35例, 年龄52-85岁,平均65.2岁,均为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BNC的确诊采用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1)既往有前列腺手术史,有...
王靖宇张泓刘春王东文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电切镜
文献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一例报告被引量:4
2018年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临床多表现为尿潴留及排尿困难。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由于创伤小,术程短,术后恢复快,成为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然而术后常见出血、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膀胱内气体爆炸致膀胱破裂是TURP术程中的一种罕见并发症,最早病例由Cassuto[1]在1926年报道,膀胱损伤范围从黏膜层到全层破裂,近几年国内外多以个案进行报道。为引起同行注意并加以预防,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病例报告分析。
程康刘春张泓刘晨刘利
关键词:膀胱破裂气体爆炸PROSTATE罕见并发症TURP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刀具的改进和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改进后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刀具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效果。 方法:改进后膀脱肿瘤电切专用手术刀具是在传统电切环的前端添加保护褥组成。使用该种手术刀具治疗浅表性膀臆肿瘤72例,方法与普通电切刀近似。...
双卫兵王东文梁学志曹晓明马志方刘春张泓
关键词:经尿道切除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被引量:7
2000年
马志方张泓米振国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指检TRUS活检
经尿道接触式激光联合TUR切除浅表膀胱癌
2000年
应用经尿道接触式激光联合TUR切除浅表膀胱癌 38例 ,体会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 ,可以弥补分别单独使用经尿道接触式激光和经尿道电切术的不足。
刘春米振国王东文刘尚莹张泓刘红耀
关键词:浅表膀胱癌激光手术经尿道切除术电外科手术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价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的119名BP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试验 ,过程分 3个阶段 :第 1阶段为 2周的清洗期 ,第 2阶段为 2周的单盲安慰剂导入期 ,第 3阶段为 12周的双盲药物治疗期。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的起始剂量分别为 4mg/d和 1mg/d ,如果治疗 4周后最大尿流率 (Qmax)增加 <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下降 <30 % ,则将 2种药物按不同方式加量至8mg/d。主要评价指标为从基线到最后 1次随访的IPSS和Qmax的变化值 ,以及治疗中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均能显著减轻BPH的下尿路梗阻症状 ,增加Qmax(P <0 .0 0 1) ,降低IPSS(P <0 .0 1) ,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多沙唑嗪控释片组没有因为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患者 ,并且在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头晕、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特拉唑嗪片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能同样有效缓解BPH的症状 ,但是前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显著提高。
马志方王东文刘春杨晓峰刘红耀张泓刘尚莹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肾上腺素能Α拮抗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