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异常瞬目症与干眼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征与干眼症的关系。方法:43例单纯频繁瞬目的儿童,检查项目包括病史、视力、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染色。治疗方法:点唯地息、贝复舒凝胶,每周复诊一次,连续观察一个月。结果:43
- 戚伟张爽
- 文献传递
-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6
- 2017年
- 目的:探索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角膜散光度(0.36±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542.36±123.01)个/mm^2、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各时间段视力恢复情况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优点多,易被接受,但对于硬核白内障,不宜使用,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具有较大优势。
- 张爽高玉敬洪云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老年性白内障
-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对比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手法碎核)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白内障患者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方法 200例(20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100眼)。A组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采用OCT扫描记录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4、6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1周显著增加(P<0.05);A组患者术后8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8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98.05±20.88)μm,较术前1周的(158.05±20.65)μm明显增加(P<0.05);术后12周两组逐渐恢复正常,与术前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6、8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黄斑囊样水肿,为4级核,12周后逐渐消退。结论对单纯性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手法碎核)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后,前6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第8周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手术安全可行。对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囊外(手法碎核)摘除术,只要术中维持眼压平稳,术后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摘除术。临床可根据患者白内障核硬度选择手术类型。
- 张爽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 溢泪、瞳孔异常并发垂体瘤二例
- 2007年
- 张爽
- 关键词:瞳孔异常垂体瘤泪液分泌试验眼睑肿胀溢泪并发
- 安妥碘致迟发性过敏反应一例
- 2008年
- 张爽
- 关键词:迟发性过敏反应安妥碘玻璃体混浊杞菊地黄丸眼前黑影腹部绞痛
- 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派立明)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观察
- 张淼喻应贵张爽何萍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前术后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的研究
- 张爽戚伟刘淑华郭伟娜王秋艳
- 该研究观察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后视觉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从而对两种手术的术后视觉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温州雷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的RM800对比敏感度测试仪,...
- 关键词: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视觉质量
- 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以及对视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以及对视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予以白内障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照组予以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视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d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术前明显变薄,且较观察组明显变薄(P<0.05)。术后1个月和2个月,2组黄斑区厚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厚,且对照组黄斑区厚度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白内障的疗效相当,但对视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高玉敬张爽洪云靳宏戚伟刘淑华郭伟娜孟详杰宋亚玲
-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摘除术视神经纤维层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和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MSICS)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对患者泪膜功能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92例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SICS组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1 d的视力恢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主观干眼症状问卷积分(SDES)以及全周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2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术前(P<0.01),2组颞侧、上方、鼻侧、下方以及全周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5),但2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的BUT均较术前显著降低,SIt和SDES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MSICS组术后1个月的BUT显著高于PE组,SIt与SDES显著低于PE组(P<0.05)。MSICS组的角膜水肿和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发生率显著低于PE组(P<0.05)。结论MSICS与PE治疗白内障均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其中MSICS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更轻,且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治疗白内障更具优势。
- 高玉敬张爽洪云靳宏戚伟刘淑华郭伟娜孟详杰宋亚玲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白内障泪膜功能视神经纤维层
- 视野检查对视路占位病变诊治重要性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详细分析后视路占位(主要为垂体瘤)的首发症状, 视野表现,视野表现与肿瘤性质、大小、部位及肿瘤血液供应的关系,术前术后视野改变。探讨不同性质、不同大小、不同部位肿瘤视野改变的规律特点以及视野检查在后视路占位病变诊断...
- 张爽魏素琴钟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