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胺碘酮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993年 自1989年报道'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结果以来,陆续又发现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如IA、IB类药物均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即使被认为最安全的心律平等也有氟卡胺、茚卡胺样致心律失常作用。心肌梗塞后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服用此类药物后,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心性死亡率可达4.5%,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1.2%)。 张玉珍 赵汉臣关键词:胺碘酮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1993年 由于β-受体阻滞剂具有显著的负性变力性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将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此类药物的禁忌证。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β-受体阻滞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可改善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众所周知,人的心脏具有β_1和β_2肾上腺素受体,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活化腺苷酸环化酶的偶联反应,使儿茶酚胺类递质与受体结合,进而起动鸟嘌呤核苷酸与调节蛋白或G蛋白的结合,从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β-受体阻滞剂具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其中一些药物尚有内在的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性。 史扬 张玉珍 赵汉臣关键词:充血性 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10例的静脉溶栓疗法 1991年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中,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颅内出血发生率高,因而主张≥70岁为溶栓的禁忌范围。本文对10例老年(其中3例年龄72~77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范利 张玉珍 王士雯关键词:心肌梗塞 老年人 静脉溶栓疗法 关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某些新观点 被引量:14 1992年 八十年代初,Camm等研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那么,老年人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否都属于与“年龄相关”的改变,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是否都具有临床意义而需要积极治疗,这是目前在老年医学领域中经常遇到,并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心脏随龄的易感性改变心脏随龄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突出的改变是心率随增龄而减慢。这主要是由于进入老年期,心脏的自律性神经系统对心率的调节功能逐渐减退。表现在一天24小时中。 张玉珍 王士雯关键词:心律失常 老年人 年龄 Ic组抗心律失常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潜在危险 1992年 应用 Ic 组抗心律失常药氟卡胺、茚卡胺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房颤或房扑可引起宽 QRS 波性心动过速,并导致低血压,甚至严重低血压而引起心肌梗塞。此种致心律失常作用多发生在用药后2~4个月内,发生率为10%。Ic 组抗心律失常药引起房室结传导和不应期的分离,是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基础。此外,Ic 组药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又可加剧已增快的心室率,使病情急剧恶化。防止 Ic 组抗心律失常药的心性不良反应,其根本措施是避免滥用 Ic 组药。 张玉珍 赵汉臣 王士雯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60例的心脏杂音与临床关系 1989年 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钙化(AC、MA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变。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在临床已屡见不鲜。本文无选择地对60岁以上的60例门诊病人进行了研究,以探讨AC和MAC的心脏杂音及与临床的关系。临床资料 60岁以上无选择的60例门诊病人,男4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69.06岁)。所有受检者均先由一名医生详细询问病史,然后予以拍普通胸片,有主动脉结钙化者再拍高曝光左侧位胸片,并做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张玉珍 王士雯关键词:心脏杂音 超声诊断技术 瓣膜钙化 侧位胸片 不同能源的导管心内膜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比较 1989年 目前,经导管心内膜消融术已成为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三种不同能源(直流电、激光和射频电能)心内膜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现状、疗效、优缺点、并发症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本疗法的一些新的前景。 张玉珍 胡大一 陈国伟关键词:心律失常 老年人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六年随访 被引量:16 1994年 通过对95例超声心动图检出的老年人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及95例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的无瓣膜钙化者的六年对照观察发现,瓣膜钙化组患者心前区杂音、心脏扩大、窦房结病变、传导障碍及房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及晕厥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二尖瓣环钙化者的心前区杂音、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二尖瓣环钙化者(P<0.05)。由于合并瓣膜钙化的患者窦房结病变及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高,起搏器的植入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瓣膜钙化组的总病死率为14.7%,其中心源性死亡占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及30.0%(P分别<0.01及0.05)。 张玉珍 王士雯 武兵 曾庆云 姚晨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并发症 老年人 导管激光切断右侧房室附加旁路的实验研究 1992年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用导管激光切断右侧房室附加旁路的效果及其对三尖瓣环和心肌损伤范围。使用了不同剂量的Nd:YAG导管激光。10只成年犬,分为二组:一组为低功率(5W)长时间(19~25秒)照射,另一组为高功率(17~25W)短时间(5秒)照射。结果表明,右心衰竭、右冠状动脉损伤及三尖瓣口返流皆未发生。3周后,心室程序刺激皆不能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低功率长时间照射比高功率短时间照射更为有效而安全,且并发症少。在病变区内曾发现2个异物性肉芽肿,乃由光导纤维尖端在照射时破裂所致。 张玉珍 王士雯 李峻亨 书立新关键词:导管 激光手术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4 1992年 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亦称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近年来因检测手段的进展,本病检出率逐渐增多,它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病。目前对其钙化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拟对此作一综述。 王苁蓉 张玉珍 王士雯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 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