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秋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多媒体
  • 2篇多媒体技术
  • 2篇英语
  • 2篇语境
  • 2篇语言
  • 2篇语言文化
  • 2篇视觉
  • 2篇视觉文化
  • 2篇文化
  • 2篇班集体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英语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东北文化
  • 1篇多媒体辅助
  • 1篇多媒体辅助教...
  • 1篇多媒体运用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学生英语

机构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张艳秋
  • 2篇许婕
  • 1篇佟光霁
  • 1篇王海燕
  • 1篇王天阔
  • 1篇徐欣
  • 1篇尚杰
  • 1篇张晶
  • 1篇徐文燕
  • 1篇谢长青

传媒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现代营销(下...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黑龙江史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俄罗斯移民文化的同化与哈尔滨本土文化的重建
2018年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哈尔滨作为沙俄的殖民地逐渐发展起来,同时俄罗斯移民文化以及其他各国和各民族文化影响了哈尔滨本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殖民地时期,哈尔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这样的多元文化的交融使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在沙俄和随后的苏联的强大文化冲击下,俄罗斯文化融入到哈尔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在近百年的哈尔滨社会发展中,俄罗斯文化使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成为"东方莫斯科"。这样的俄式文化的同化严重削弱了哈尔滨的东北本土文化。文章通过追溯哈尔滨作为沙俄殖民地的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分析其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提出重建哈尔滨东北本土文化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措施,力求使哈尔滨在21世纪能重振往日国际大都市的雄风。
张艳秋
关键词:同化东北文化
论视觉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的到来-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表明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也是网络时代视觉文化的表现特征及价值体现。视觉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张艳秋
关键词:视觉文化语言文化语境多媒体技术民族文化信息技术
文献传递
大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解决策略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常见的英语写作错误,运用相关理论,论述英语写作教学的原则及其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王海燕张艳秋
关键词:英语写作
谈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运用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外语教学应用中的现状的调查,对其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堂类型,效果及教师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建议及解决办法。
张艳秋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语言文化的最高形态:视觉文化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化已进入高级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态,既承载了传统语言文化的“语言思维”,又强调以“视觉思维”为主要特征,已发展成为语言文化的高级形态。实现民族语言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发展必须有效地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这是对视觉文化的发展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张艳秋张晶
关键词:视觉文化语言文化语境多媒体技术
哈尔滨市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的科技需求与支撑研究
尚杰佟光霁韩东君徐欣谢长青何清徐文燕朱佳宁赵海燕李晓燕宋国光张艳秋王天阔
该研究从中国及世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针对哈尔滨市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系统的分析。根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评价理论体系,确定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评价体系和...
关键词:
关键词:绿色食品
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2010年
班级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谐的班集体是校园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重要场所,具有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功能,本文从构建和谐班级建设的目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性。
许婕张艳秋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
论黑龙江省高校班集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0年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组成的班级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构建和谐班级是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随着高校扩招,学分制被广泛应用,班级观念有所淡化、措施有所弱化、本文就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张艳秋许婕
关键词:高校班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