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好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方法选择本院2年内55例PNS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PNS合并UTI患儿以无症状性菌尿者居多,男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杆菌最多,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及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大肠杆菌依次为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阴沟肠杆菌依次为阿米卡星、泰能及美洛培南,二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高;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性高。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62.5%,大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86.67%,ESBLs阳性菌对泰能、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无敏感性。结论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彭立新张茂好龙一成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抗生素
- 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19例患肾脏疾病患儿进行经皮肾活检术,将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统计患儿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儿及患儿家属对经皮肾活检术的接受程度,并探讨影响患儿活检依从性的原因。结果:患儿穿刺成功率为100%,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8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0例,孤立性血尿、蛋白尿1例。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血尿。本研究共发出19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患儿及家属对肾穿刺活检术的知识信息均来自医护人员(84.21%),多数患儿对经皮肾活检检测结果感到满意(94.74%),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对操作困难(42.11%)、出现并发症(73.68%)等顾虑占比较高。结论:小儿经皮肾活检术成功率高,患儿接受度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诊断患儿疾病,并有效评估患儿预后疗效。
- 张茂好张建平傅鹏高罗启林段君
- 关键词: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安全性
- 两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001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常规应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本病.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 张茂好解福平吴宜智王文明张硕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6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 2002年
- 吴宜智解福平张茂好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儿科痰培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儿科痰培养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1560例肺炎患儿进行痰培养,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肺炎链球菌共120株,以婴幼儿多见。头孢霉素、四环素以及氯霉素随着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升高而对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下降。青霉素敏感株的7.54%、中度耐药株的94.11%和高度耐药株的100%对1种以上的其他抗生素耐药。结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上升迅速,且耐药程度高,临床上应该注意避免盲目用药,应该及时行药物培养并根据药敏结果酌情用药。
- 彭立新龙一成张茂好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
-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喘憋性肺炎62例被引量:5
- 2001年
- 王文明郑国华解福平张茂好
- 关键词:喘憋性肺炎十味龙胆花颗粒中药疗法疗效小儿
- 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调查,统计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并对150株肺炎克雷伯菌行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结果从标本中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150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64株,占42.6%。6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中,痰标本占绝大部分。肺炎克雷伯菌对酶复合制剂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较低。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防止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感染。
- 彭立新龙一成张茂好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抗生素
- “静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2例临床研究
- 吴宜智龙一成张茂好
- 不同危重程度的小儿重症肺炎恢复期肺功能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危重程度的小儿重症肺炎恢复期肺通气功能指标和小气道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92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肺炎治愈后于出院前行肺功能检查,对肺通气功能指标和小气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比较,非危重组患儿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为(7. 72±1. 34) ml/kg,呼吸频率(RR)为(31. 21±4. 09)次/min。危重组患儿VT/kg为(7. 47±1. 20) ml/kg,RR为(33. 08±4. 11)次/min。极危重组患儿VT/kg为(7. 11±1. 05) ml/kg,RR为(34. 13±4. 35)次/min。三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患儿小气道功能比较,非危重组患儿达到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比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总和(TPTEF/TE)为(23. 75±3. 20)%,,达到潮气呼气峰流速的呼气容积比呼气量(VPTEF/VE)为(22. 97±3. 29)%。危重组患儿TPTEF/TE为(21. 08±2. 97)%,VPTEF/VE为(18. 38±2. 29)%。极危重组患儿TPTEF/TE为(17. 08±2. 01)%,VPTEF/VE为(14. 82±2. 1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PTEF/TE和VPTEF/VE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预后有着指导意义,而VT/kg和RR指导意义不大。
- 罗启林梁明华张茂好张建平
-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肺功能小气道功能
- 儿童川崎病108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8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同时将病例分为两组,即单用阿司匹林组和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组对比分析。典型川崎病可按诊断标准,不典型的川崎病可依据其他特殊表现进行相应的诊断;加用IVIG组在退热时间,缩短病程,消除临床表现特别是在防治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面远好于单用阿司匹林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典型川崎病可以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对于不典型病例也可以根据其他表现作出判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的防治冠状动脉损害。
- 张茂好吴宜智
- 关键词: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