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

作品数:72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儿童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8篇细胞
  • 8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视网膜病
  • 6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病变
  • 5篇手术
  • 5篇泪道
  • 4篇治疗儿童
  • 4篇术后
  • 4篇探通
  • 4篇吻合术
  • 4篇小管
  • 4篇内皮
  • 4篇近视

机构

  • 57篇深圳市儿童医...
  • 7篇深圳市第二人...
  • 4篇武汉市儿童医...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眼科医...
  • 2篇暨南大学第一...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61篇张莉
  • 25篇钟晖
  • 24篇王莉
  • 22篇李雯霖
  • 18篇张越骊
  • 12篇方旺
  • 12篇吕秀芳
  • 12篇陈凌燕
  • 11篇吴进
  • 7篇肖诗艺
  • 6篇何莉
  • 4篇杨浩江
  • 4篇陈剑
  • 4篇廖志清
  • 4篇丁桂聪
  • 4篇刘喜花
  • 3篇姜德咏
  • 3篇高奇
  • 3篇孙洁
  • 3篇米雪松

传媒

  • 14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眼外伤职业眼...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3
  • 1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近视与IGF1及IGFBP-3的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儿童及近视儿童血清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结合蛋白-3(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的浓度,研究它们对儿童眼球发育的调控及该调控作用对儿童近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近视组:随机选择我院眼科门诊的5~14岁近视眼儿童60例120眼;对照组: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60例120眼。通过常规眼部检查及散瞳检影验光。按近视程度分为轻度近视,-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IGFBP-3的浓度。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近视组和对照组的特征差异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近视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两组资料特征差异(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近视组眼轴长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视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近视程度越高,血清中IGF1,IGFBP-3浓度也越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近视程度、眼轴长度、屈光度呈正相关(P<0.01),而与身高、体质量、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血清IGF1,IGFBP-3浓度对儿童眼球发育起着调控作用,而该调控与儿童近视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性;IGF1的生物活性受IGFBP-3的调节。
吕秀芳张莉杨浩江李雯霖王莉方旺陈凌燕钟晖吴进
关键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合蛋白-3儿童近视
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环境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近视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环境因素研究,为制订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眼科就诊或体检的少年儿童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和散瞳验光,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近视的相关环境因素。结果构成情况:3 771例学生中,女性1 793人(47.55%),男性1 978人(52.45)%;幼儿园学生占9.33%,小学生占27.82%,初中学生占45.35%,高中学生占17.50%。近视发病情况:3 771例学生中,经散瞳验光确诊近视患者2 232例(近视率为59.19%),其中女性为1 041人(58.06%),男性为1 191人(60.21%),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χ2=10.58,P=0.479)。各学习阶段近视人数和近视率分别为:幼儿园学生93名(26.42%);小学生445名(42.42%);初中生1 179名(68.95%);高中生515名(7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平均每天近距用眼时间过长,平均每天看电脑时间长,看书不能保持一尺距离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而室外活动时间长是学生视力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近视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度也在逐渐增加。全社会要提高对儿童及青少年学生眼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大防治近视眼的宣传力度。要把减少学生近距用眼和看电脑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读写姿势等作为预防近视的重点工作。
方旺杨贤增张莉李雯霖钟晖陈凌燕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近视环境因素
婴幼儿鼻泪管螺旋CT三维重建及相关解剖学数据测量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探讨婴幼儿鼻泪管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对27例(54眼)婴幼儿鼻泪管三维重建后,测量骨性鼻泪管长度、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等解剖学数据,同时测量15例(30眼)成人骨性鼻泪管的相应解剖学数据作对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0.06±1.76)mm,成人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1.51±1.54)mm,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分别为7.96°±1.62°、73.24°±6.75°、12.31°±2.03°;成人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分别为8.08°±0.63°、72.69°±3.85°、12.09°±1.21°,婴幼儿和成人鼻泪管长轴与3个切面投影间夹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测量婴幼儿鼻泪管解剖学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得解剖学数据对婴幼儿泪道疾病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钟晖孙洁张莉王莉张越骊陈剑
关键词:婴幼儿鼻泪管螺旋CT
儿童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术后效果分析
吕秀芳杨浩江张莉李雯霖王莉
广东省口腔医生对儿童恒牙全脱出认知的现状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口腔医生关于牙齿全脱出认知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以便为今后制定全脱出牙处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4—5月广东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学历以及工作情况的712名口腔医生对儿童牙齿全脱出的认知进行网络问卷调查,Excel软件录入数据,Stata/SE 15.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712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98.46%)。65.9%受访医生来自公立三级医院口腔科或者口腔专科医院。医生平均每年接诊的牙齿全脱出病例总数少于20例。99.7%受访者知晓生理盐水是可使用的清洁介质,但仍分别有3.1%和23.8%受访者错误地认为酒精或自来水可以用来清洁根面;93.4%受访者在再植前牙根表面处理方面作出正确选择;只有10.7%的医生认为全脱出牙齿需弹性固定2~4周;42.9%受访者不同意全脱出牙齿再植后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牙齿全脱出应急处理(EM)回答正确的平均得分是14.60±11.85,牙齿全脱出临床处理(CM)回答正确的平均得分是14.48±2.67。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与EM、CM得分呈负相关(P<0.05)。医师每年接诊的全脱出病例数越多,CM、EM得分越高,呈正相关(P<0.05)。在医生学习态度的EM得分方面,“接受过足够知识”的医生比“没有接受过足够知识”及“知识储备不足”的医生高,认为自己对牙外伤知识有“一定掌握程度”的医生比认为自己“不懂”的分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M得分方面,认为牙外伤知识对日常工作“帮助很大”的医生比认为“帮助不大”的医生得分高,认为自己对牙外伤知识“掌握比较充分”的医生得分高于认为自己“不懂”或“掌握不够充分”的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口腔医生对牙外伤应急处理方法知识储备存在不足,应提高口腔医生对完全脱出牙的应急处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张莉谢静陈莹邓舒曼陈露祎高奇
关键词:口腔医生
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病因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眶蜂窝组织炎的致病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53例(53只眼)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好发于5月及11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9.2±3.9)×109/L和(54.2±6.1)mg/L;血培养、脓液或分泌物均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鼻窦炎(52.8%)和上呼吸道感染(26.4%)是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的最主要致病原因。结论了解儿童重症眼眶蜂窝织炎的常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病的疗效及预后。
钟晖陈凌燕方旺张莉王莉肖诗艺
关键词:儿童眼眶蜂窝织炎
婴幼儿骨性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学测量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正常婴幼儿鼻泪管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对27例(54侧)正常婴幼儿和15例(30侧)成人骨性鼻泪管三维重建,再测量骨性鼻泪管长度,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等解剖学数据,同时用解剖学方法测量7例(14侧)儿童尸头骨性鼻泪管长度作对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婴幼儿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0.06±0.29)mm,儿童尸头骨性鼻泪管长度为(9.95±0.31)mm,成人骨性鼻泪管长度为(11.51±1.54)mm,前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两者与成人鼻泪管长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投影的夹角为7.96°±1.62°,与水平切面投影的夹角为73.24°±6.75,°与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为12.31°±2.03°;成人鼻泪管长轴与正中矢状切面,水平切面,冠状切面投影的夹角分别为8.08°±0.63,°72.69°±3.85,°12.09°±1.21°,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测量婴幼儿鼻泪管解剖学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得解剖学数据对婴幼儿泪道疾病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钟晖宋秀豹孙洁张莉王莉张越骊
关键词:婴幼儿鼻泪管螺旋CT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治疗的年龄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早期手术治疗年龄。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7mo~7岁21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接受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mo~7岁21例患儿垂直斜视及伴水平斜视和V型斜视术后均获矫正,20例代偿头位完全改善,1例部分改善,术后1wk内头位完全矫正率2岁以下为91%(10/11),2岁以上40%(4/10)。21例Bielschowsky歪头试验全部阴性,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1岁内患儿有代偿头位,垂直斜视,且Bielschowsky歪头试验阳性,全身状况良好者,可即行手术矫正。
张莉米雪松李雯霖张越骊钟晖王莉
关键词: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代偿头位手术年龄
肌激动器在替牙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在替牙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1-2017.12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畸形患儿20例,采用肌激动器进行功能性矫治,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影侧位片,spss 17.0软...
张莉高奇彭雪珍廖志清丁桂聪
关键词:肌激动器早期矫治头影测量
儿童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术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28眼)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3个月后拔管,观察眼睑及泪点位置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下泪点位置正常,眼睑皮肤愈合良好,无眼睑畸形,术后测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实验正常,拔管前和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均通畅,手术成功率达96.43%。随访12~24月,痊愈20例(71.43%),好转7例(25.00%),无效1例(3.57%)。结论泪小管显微吻合术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手术方式,采用儿童输尿导管支撑断裂泪小管行吻合术操作简单,疗效良好。
吕秀芳杨浩江张莉李雯霖王莉张越骊钟晖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儿童手术显微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