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作品数:22 被引量:7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脂肪变在低HBV-DNA载量HBsAg阳性患者肝酶异常中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HBV-DNA是乙肝病毒(HBV)复制和传染性强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在未接受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基线HBV DNA水平是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危险的强预测因素。近来,H... 施军平 娄国强 张莉 胡晨波 武瑞 荀运浩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ALT水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108例NAFLD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资料,并比较血清ALT正常与增高患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结果在108例NAFLD中,49例(45.4%)为单纯性脂肪肝(NAFL),57例(52.8%)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例(1.9%)为NASH相关肝硬化。ALT和AST水平,NASH患者分别为(156.2±137.7)U/L和(82.2±67.8)U/L,NAEL患者分别为(103.9±93.7)U/L和(52.2±33.4)U/L,t值分别为2.55和3.13,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NASH患者为0.61±0.30,NAFL患者为0.78±0.77,NASH患者AST/ALT比值低于NAFL患者,t=2.18,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中NASH占64.9%(50/77),ALT正常组NASH占29.0%(9/31),χ^2=11.49,P=0.00。ALT增高组炎症程度显著高于ALT正常组,χ^2=10.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两组之间,χ^2=5.52,6.12;P=0.1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血清AST、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和收缩压水平均比ALT正常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5.91,2.00,2.30,2.10,3.14,2.43;P值分别为0.00,0.05,0.02,0.04,0.00,0.02),而AST/ALT比值、B超下脾脏肋间厚度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0和2.95;P值分别为0.00和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T增高与病理学NASH相关(OR=2.78,95%CI 1.06~7.3,P=0.04),但血清ALT预测NASH的准确性欠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59~0.8,P=0.00)。结论在中国成人NAFLD患者中可以见到完整的疾病谱。ALT升高患者NASH比例更高,血清ALT水平可预测NAFLD患者炎症程度,但不� 施军平 荀运浩 胡晨波 张莉 刘红 娄国强 范建高关键词:脂肪肝 转氨酶类 病理学 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细胞角蛋白18两个新发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指标 被引量:2 2010年 张莉 施军平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4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角蛋白18 脂质代谢紊乱 脂肪因子 内分泌器官 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在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究应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慢性病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2020年医院的4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规范服药情况、自我监测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慢病服务管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规范服药率、自我监测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规范服药率、自我监测率较管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慢病管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联合中医体质学说的状态分析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其健康教育,提高其规范服药率和自我监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慢病管理满意度。 张莉 张赛君 缪萍萍关键词:慢性病管理 宿主和病毒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脂肪变中的作用 肝细胞脂肪变是指脂质(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肝湿重的5%或光镜下超过5%的肝细胞有脂肪沉积,主要见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酒精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病等,也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它的存在不... 施军平 范建高 武瑞 高晓倩 张莉关键词:肝细胞脂肪变 CHC 肝脂肪变 CHB 慢性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 2009年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使肥胖的发生率快速增长,而儿童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导致儿童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儿童NAFLD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使对它的诊断变得很困难,而治疗又有其特殊性。本综述重点在于回顾近年来儿童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 张莉 施军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儿童肥胖 诊疗现状 NAFLD 高热量饮食 相关疾病 手术剪刀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手术剪刀。;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普外治疗医疗器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张莉中药超声导入结合按摩手法与护理措施干预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寒湿瘀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按摩手法治疗,并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价日常活动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VAS评分和A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2组肌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3个维度的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按摩手法和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张莉关键词:肩周炎 按摩 痛风相关国家发明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痛风相关国家专利中药组方的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检索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提取数据并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Apriori算法、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用药特点分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获取核心药物组合的中药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中获得痛风疾病靶点,取两者靶点交集,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应用ClueGo插件对药物组合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选取部分关键靶点,使之与对应的中药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纳入治疗痛风的专利中药组方共508项,涉及中药401味,用药频数共6082次,药物类别以利水渗湿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规则3条,三项关联规则5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到3组药物组合,药物组合富集的共同生物学通路56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结合效果最好,黄芩素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合效果次之,槲皮素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2(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super 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结合效果较好。[结论]治疗痛风的国家专利组方多以“湿浊瘀阻”为核心病机,从湿、瘀、虚三方面治疗痛风,药物组合常以四妙散、茯苓泽泻汤和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其主要通过TN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IL-17等信号� 高旖旎 张祎 张凤琦 张莉 孙静 谢志军关键词:痛风 数据挖掘 中药 用药规律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疗现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使肥胖的发生率快速增长.而儿童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导致儿童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回顾近年来儿童NAFLD的诊断和... 张莉 施军平关键词:儿童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