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闻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日本战俘形象
- 中国抗战文学涵盖了多种文体并有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它一直都是学界重视的领域。就日本形象研究而言,关于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日本侵略者形象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对于日本战俘形象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篇论文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分为...
- 张韶闻
- 关键词:艺术特征
- 文献传递
- 明代皇族散曲家简论被引量:1
- 2011年
- 朱权、朱有、朱瞻基和朱载是明代皇族散曲作家,他们处于明代散曲发展的不同阶段,印证着整个明代文学发展的步履。他们的作品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也体现着明显的时代色彩,同时也昭示着散曲一体的发展与新变。
- 张进德张韶闻
- 关键词:散曲
- 苦闷的象征——厨川白村创作论思想与鲁迅创作之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厨川白村的创作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苦闷的象征》一书中。该书出版不久,鲁迅便对其进行了翻译,并且大为激赏。本文从厨川白村的创作论思想出发,分别从位于其思想核心的"苦闷"与"象征"两方面挖掘其与鲁迅创作产生的共鸣,探讨其对鲁迅20世纪20年代后期作品的诸多影响。
- 张韶闻
- 关键词:苦闷
- 唯美·淳朴·忧郁——《雪国》与《边城》之景观描写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是活跃在抗战时期日中两国的著名作家。两人的代表作品《雪国》和《边城》都是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产生的。然而这两部作品却没有丝毫的战争与政治气息。他们都用大量的景观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唯美、淳朴、忧郁的世界。将两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景观描写的平行解读,在比较中可以寻找到他们的契合点,以此来挖掘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共同发展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有益的启示。
- 张韶闻
- 关键词:《雪国》《边城》唯美淳朴忧郁
-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再认识——兼论元代神仙道化剧兴盛的原因被引量:4
- 2011年
- 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中重要的一类,马致远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从思想意蕴来衡量,这类作品是亦佛亦道亦俗亦儒的大杂烩,是民间信仰、儒生情怀、世俗观念、道情内容的混合体,具有浓重的世俗特质。它之所以赢得广大市民观众的广泛喜爱并在元杂剧史上形成戏曲题材的一个亮点,关键在于它把握住了世俗百姓的脉搏,在剧中提出了诸多市民观众所关心的话题,掺进了浓厚的市民意识,表现出书生情怀与世俗心态的交感混融。作家对此题材的普遍热衷与这类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是元代全真教在中国北方的广泛传播,为神仙道化剧的产生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其次,在于元代知识分子与道教的天然联系;再次,元代知识分子与市井民众融为一体,思想融通;最后,取决于神仙道化剧所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它们所具有的浓厚的消极成分以及负面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
- 张进德张韶闻
- 关键词:神仙道化剧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