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珍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示范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太原市大气多环芳烃水平及孕妇体内多环芳烃负荷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孕妇体内多环芳烃(PAHs)负荷水平,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于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在太原市某社区进行环境空气颗粒物定点采样,测定PM2.5水平及其吸附的9种PAHs水平。同时,随机调查了155名孕妇,收集基本信息,采集产前尿样,测定尿1-羟基芘水平。结果采暖期间PM2.5浓度(0.299 mg/m3,2007年11至12月)高于非采暖期(0.142 mg/m3,2007年9至10月)。大气颗粒物中含有一定量PAHs,其中B(a)P水平为0.030 3μg/m3,是国家居民区大气中B(a)P的浓度标准(0.01μg/m3)的3倍。采暖期分娩的孕妇尿中1-OHPy(0.97μmol/mol Cr)高于非采暖期分娩的孕妇(0.71μmol/mol Cr)。尿1-OHPy水平与同期空气中PM2.5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并含有较高水平的PAHs;孕期妇女体内具有一定水平的PAHs负荷,并同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进行污染控制及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 董少霞刘娅程义斌徐丽珍贾晓军丁昌明金银龙
- 关键词:空气污染1-羟基芘多环芳烃孕妇细颗粒物
- 太原市新生儿多环芳烃暴露水平及其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新生儿多环芳烃暴露水平,探讨其与代谢酶CYP1A1、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及微核形成的关系。方法于2006年12月—2007年2月,在太原市某综合性医院随机调查了新生儿130名,采集脐带血,测定了血清多环芳烃水平,并进行CYP1A1MspI、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时进行了脐带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测定上述新生儿母亲产前尿样中1-羟基芘(1-OH-Py)的含量;使用调查问卷收集母亲基本信息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探讨多环芳烃暴露水平的差异对微核率的影响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多环芳烃暴露和效应中所起的作用。结果87.6%的产妇尿样1-OH-Py含量高于一般居民水平,新生儿血清中可检出多种致癌性多环芳烃;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1.26‰,尚处于正常成人范围;GSTM1和CYP1A1 MspI多态性位点与新生儿脐血清芘水平有关,具有GSTM1正常型以及具有CYP1A1 Msp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新生儿血清芘水平较高。不同基因型下脐带血微核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中的太原市母婴体内均有一定的多环芳烃存在,说明胎儿在宫内已经暴露于此类致癌性环境污染物;GSTM1、CYP1A1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芘的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 董少霞刘娅程义斌徐丽珍贾晓军丁昌明李永红金银龙
- 关键词:多环芳烃宫内暴露新生儿微核
- 早产的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产的环境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婴儿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1∶2匹配病例-对照方法,选择2006—2007年某市早产病例153例和对照306例,进行环境危险因素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早产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家庭使用非清洁燃料(即燃煤,OR=2.083,95%CI:1.126~3.855)、产前检查次数<5次(OR=2.581,95%CI:1.710~3.897)可能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4 000元(OR=0.831,95%CI:0.701~0.986)和母亲无早产史(OR=0.107,95%CI:0.013~0.911)可能是早产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可能受到燃煤、产检、家庭经济情况及母亲早产史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措施。
- 张美云王雷徐丽珍金银龙
- 关键词:早产病例对照研究
- 太原市早产流行病学及环境危险因素研究
- 张燕萍傅葵赵宝新徐丽珍刘力李晋芬薛小平孙惠乐苏兵武永春程晓光
-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早产流行病学研究对降低早产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早产流行病学研究较少报道,并且国家、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状况、文化、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国家、民...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流行病学新生儿
- 孕期高浓度空气污染暴露对早产的影响
- 张燕萍傅葵赵宝新徐丽珍刘力李晋芬薛小平张志琴武永春苏兵孙惠乐
- 课题来源与背景:早产与婴儿死亡、儿童发病率还有成年期疾患相关。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暴露对孕妇有影响,能促使早产发生。但没有充分证据推断空气污染暴露与早产的因果关系。因此,自选进行本研究。研究目的与意义:太原市是全国空气污染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空气污染孕妇
- 太原市出生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发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的素质。方法采用国际先进的流行病学研究思路,保证了研究深度和研究质量的先进性。结果 2009年出生率10.42%;生育率是40.06%;早产儿发生率为3.58%,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78%;出生缺陷监测各系统畸形数仍以面、耳、颈系统为最高;围产儿死亡率为9.27‰。结论通过该项系统的研发,为其他疾病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基础.
- 苏兵赵宝新徐丽珍薛小平
- 关键词:信息系统
- 太原市孕期妇女体内多环芳烃负荷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孕期妇女体内多环芳烃暴露水平,探讨多环芳烃暴露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抽取太原市某两所医院住院分娩孕妇347人,收集产前尿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尿样1-羟基芘(1-OHPy)水平,并针对生活环境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40名孕妇的尿样符合检测条件,尿样1-OHPy检出率为93.8%,检出浓度中位数为0.794μmol/molCr(P25:0.519μmol/molCr,P75:1.369μmol/molCr)。厨房卧室未分开、做饭时未使用抽油烟机、中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孕妇,其尿样1-OHPy含量较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妇每周烹调时间、被动吸烟和取暖方式是影响孕妇尿样1-OHPy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太原市孕期妇女多环芳烃暴露水平偏高,室内空气污染和行为生活方式在孕期妇女多环芳烃暴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董少霞程义斌刘娅徐丽珍贾晓军丁昌明金银龙
- 关键词:多环芳烃1-羟基芘室内污染孕妇
- 太原市城区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太原市城区围生儿死亡危险因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为降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太原市妊娠危险因素电子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共分为4类58项,分别为妊娠危险因素16项、产妇健康状况13项、分娩情况12项、新生儿健康信息17项。本次研究选择2006年太原市7个城区报告围生儿19 963例进行分析,其中死亡围生儿(包括死胎、死产、7 d内死亡)118例,城区围生儿死亡率为5.90‰。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父亲吸烟、产前检查、家庭住址、家庭收入、怀孕月份、产妇年龄、母亲遗传病、父亲遗传病、围生儿性别等9种因素对围生儿死亡影响显著(P<0.10);其中,父亲吸烟影响较大,OR为1.652。结论:太原市应加强一级预防,倡导孕期控烟,推广集中供暖,预防围生儿死亡发生,同时开展孕前健康教育,提高叶酸增补覆盖率。
- 徐丽珍周玉梅薛小平张燕萍苏兵
- 关键词:围生儿死亡LOGISTIC回归
- 太原市消除碘缺乏病达标县级考核评估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考核太原市十个县(市、区)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达标情况的结果分析,评估国家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以来的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为完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全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实施计划》,按照听取汇报、现场考评、查阅资料、填写报表等4个步骤进行,汇总分析技术指标、管理指标形成考评报告。结果:太原市各县(市、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大于90%,平均为96.21%;8岁。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47.5μg/L-308.5μg/L,均大于100μg/L,且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均小于20%。太原市各县(市、区)考核综合得分均在80分以上,平均90.56分。结论:太原市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基本实现,达到县级考核标准。
- 徐丽珍周玉梅白连生王玉兵魏晓勇
- 关键词:消除碘缺乏病
-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孕期妇女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孕期妇女尿1-羟基芘(1-OHPy)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10月—2008年1月,在太原市两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随机调查符合条件的孕期妇女347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样品的收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样中1-羟基芘水平,应用多重PCR和限制性内切酶PCR(RFLP-PCR)技术分析四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GSTM1,GSTT1,GSTP1,CYP1A1MspⅠ)。结果校正年龄、教育水平等因素后,携带CYP1A1纯合突变基因型的孕期妇女其尿样1-OHPy水平(1.6530μmol/molCr)明显高于野生型(1.1624μmol/mo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携带GSTP1纯合突变基因型的孕期妇女尿样1-OHPy水平(1.1721μmol/molCr)明显高于野生型(0.8679μmol/mo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多基因模型中,CYP1A1和GSTP1对孕期妇女尿样1-OHPy浓度具有修饰作用(P=0.046,P=0.029),多基因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262;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对尿中1-OHPy浓度有修饰作用的多态位点主要有CYP1A1和GSTM1。结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PAHs体内代谢中具有修饰作用,CYP1A1、GSTP1基因多态性对于孕期妇女体内芘代谢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CYP1A1与GSTM1对芘的代谢具有交互作用。
- 董少霞刘娅程义斌徐丽珍贾晓军丁昌明金银龙
- 关键词:空气污染1-羟基芘多环芳烃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孕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