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宏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雄性麋鹿发情期、发情后期及休情期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散养雄性麋鹿发情期、发情后期及休情期三个阶段的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雄性麋鹿三个阶段各行为频次有明显差异。发情期休息行为频次明显多于其他两个生理阶段,而摄食行为频次明显少于其他两个生理阶段。发情后期与发情期相比,休息频次减半,性行为明显减少,而运动行为和摄食行为明显增加,特别是摄食行为较发情期有36倍的增长。
- 丁玉华侯立冰徐安宏任义军
- 关键词:麋鹿群主发情摄食行为
- 江苏沿海典型滩涂濒危物种麋鹿和丹顶鹤保护与栖息地恢复
- 薛建辉丁玉华孙明张银龙吴永波王会吕士成徐安宏任义军张国斌沈华王立波陈浩苏继申孙春华
- 该项目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了濒危物种麋鹿相关保护技术,并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麋鹿种群的健康发展,为麋鹿种群的野生放养提供了必要的生境支持。目前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已达到1300多头,成为国内外濒危物种种群恢...
- 关键词:
- 关键词:濒危物种麋鹿丹顶鹤
- 大丰麋鹿长角血蜱病的诊治
- 2018年
- 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是属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血蜱属的一种昆虫。分布较广泛,未成熟吸血时体小而不易引人注意。由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它寄生于多种动物体表,对人也有侵袭,甚至成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对此国内早有研究。但长角血蜱寄生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麇鹿体表而致病死亡的情况尚不多见,笔者在大丰麋鹿保护区从事半散放麇鹿保护与研究中发现多起麇鹿长角血蜱病,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治疗,使麇鹿种群得到健康发展。
- 沈华解生彬徐安宏任义军
- 关键词:诊治
- 半散放麋鹿长角血蜱病的诊治被引量:8
- 2007年
- 沈华丁玉华徐安宏任义军侯立冰袁国祥
- 关键词:麋鹿诊治蜱病长角血蜱节肢动物传播媒介
- 关于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思考被引量:5
- 2013年
- 当今中国,有诸多的法律法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有不少涉及自然保护管理的条文,但真正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只有一部专门法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应当切实拿起法律这个武器,采取依法管理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府官员保护认识,强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意识,充分发掘内部人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攻不破打不垮的坚实堡垒。只有这样,自然保护区所开展的科学研究、自然保护等工作,才更为科学、积极和有效。
- 徐安宏刘彬贾媛媛侯立冰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 大丰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被引量:8
- 2012年
- 201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共记录到鸟类150种,分属16目43科,其中水鸟56种,分属7目12科。以密度划分鸟类优势种类,优势种21种,常见种53种,稀有种76种。鸟类的区系以广布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48.67%,其次为古北界鸟类45种,占30%,东洋界鸟类32种,占21.33%。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14种,占鸟类总数的9.33%。5月和9月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出现峰值,为鸟类迁徙的重要时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比较:阔叶林生境最高,为3.488,其次为荒地、狼尾草、白茅、农田、互花米草,多样性分别为3.293、3.185、3.184、3.030和2.857,鱼塘生境最低为2.679。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春季最高,为3.711,其次为秋季、夏季,多样性分别为3.538和3.381,冬季最低为3.043。
- 刘彬丁玉华任义军徐安宏解生彬侯立冰
-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生境群落结构
- 重引入野生动物麇鹿的野外观察
- 2013年
-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大丰重引入麋鹿历经完全人工饲养、半人工散养及放归自然的风土再驯化和行为再塑过程,已初步建立了野生种群。野外观察为建立麋鹿种群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是麋鹿重引入成功的基础性工作,而且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实开展好麇鹿野外观察工作,必须明确观察目的,了解观察方法,熟悉观察内容,注意观察事项,这不仅能提升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做好科学研究、实施麋鹿种群的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 徐安宏丁玉华王立波沈华解生彬
- 关键词:野生动物野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