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丽

作品数:22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乳腺
  • 9篇肿瘤
  • 9篇病理
  • 7篇腺癌
  • 7篇临床病理
  • 6篇腺肿瘤
  • 5篇乳腺癌
  • 5篇乳腺肿
  • 5篇乳腺肿瘤
  • 4篇临床病理学
  • 4篇病理学
  • 4篇肠癌
  • 3篇预后
  • 3篇临床病理学观...
  • 3篇基因
  • 3篇分子
  • 3篇病理学观察
  • 2篇遗传性
  • 2篇遗传性非息肉...
  • 2篇遗传性非息肉...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22篇徐晓丽
  • 10篇杨文涛
  • 8篇施达仁
  • 7篇陆洪芬
  • 5篇成宇帆
  • 5篇孙孟红
  • 5篇水若鸿
  • 4篇莫善兢
  • 4篇毕蕊
  • 4篇闵大六
  • 4篇蔡崎
  • 4篇于宝华
  • 3篇涂小予
  • 3篇蔡三军
  • 3篇张太明
  • 2篇朱伟萍
  • 2篇徐烨
  • 2篇周淑玲
  • 2篇蔡宏
  • 2篇王亚农

传媒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HNPCC家系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分析策略
施达仁孙孟红蔡三军莫善兢蔡崎徐烨陆洪芬王怡师英强张太明朱伟萍徐晓丽闵大六李小妹金爱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结肠癌。它具有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的临床病理、遗传学特征,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早并以...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微卫星位点
伴破骨样巨细胞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伴破骨样巨细胞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7例伴大量破骨样巨细胞平滑肌肉瘤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和电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其中女性3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3岁。肿瘤位于大腿皮下软组织2例,左背部、腹膜后、小肠、乳腺和子宫各1例。组织学上,所有病例均由形态相对一致、呈交织条束状排列的梭形瘤细胞和大量的破骨样巨细胞组成,后者多散在分布于梭形细胞之间(6例),或形成巨细胞瘤样结节(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细胞程度不等地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蛋白和高相对分子质量钙调结合蛋白,破骨样巨细胞表达CD68。电镜观察显示梭形细胞具平滑肌分化特征,破骨样巨细胞则具组织细胞分化。随访6例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其中3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结论(1)伴大量破骨样巨细胞的平滑肌肉瘤是平滑肌肉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形态上与巨细胞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相似,诊断时应注意加以鉴别。(2)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电镜观察提示肿瘤内的破骨样巨细胞起源于单核细胞/组织细胞系。(3)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李媛徐晓丽王坚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巨细胞平滑肌肉瘤
乳腺囊性高分泌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高分泌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至2013年6例乳腺囊性高分泌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7~71岁(平均49.3岁)。3例为囊性高分泌性增生,3例为囊性高分泌性癌。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或因钼靶x线检查发现钙化灶就诊。病变大体呈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胶冻样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镜下见病变广泛。多个囊性扩张的导管内含均质红染分泌物,其中缺乏细胞成分,酷似甲状腺滤泡胶质,1例囊腔内见钙盐沉积。囊腔内衬上皮呈扁平、立方或柱状,单层排列或增生呈簇状、实性或微乳头状,细胞可出现不典型增生及癌变。本组3例囊性高分泌性癌中,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导管原位癌。囊性高分泌性病变表达S-100蛋白、CK5/6和CK14。3例囊性高分泌性癌中仅1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HER2均阴性。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一雪夫染色和黏液卡红染色显示管腔内分泌物为阳性。随访3~18个月不等,1例失访,其余患者均存活。结论多个扩张的囊腔、充满甲状腺胶质样的均质红染分泌物是囊性高分泌性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特征,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囊腔内衬上皮可见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少数病例伴浸润性癌。
毕蕊成宇帆于宝华水若鸿杨文涛徐晓丽
关键词:乳腺疾病病理学
再次宫颈锥切术在处理残留或复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背景与目的:再次宫颈锥切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初次锥切后治疗失败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很少有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再次宫颈锥切术在处理初次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或随访再次发现宫颈病变患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1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因高级别CIN接受2次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共65g0,包括50例首次手术切缘阳性患者和15例随访中再次发现宫颈病变患者。分析65例患者再次锥切标本的组织病理及切缘情况,随访观察再次术后并发症、术后妊娠以及病变复发情况。结果:50例首次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经再次锥切后,2例(4.0%)被证实为浸润性宫颈癌(腺癌ⅠB1期和鳞癌ⅠA1期各1例),23例(46.0%)标本中存在残留的CIN病变。15例随访中再次发现宫颈病变的患者,11例(73.3%)被证实存在CIN病变。再次锥切后58例患者切缘阴性(89.2%),7例(10.8%)患者切缘阳性(包括1例宫颈腺癌和6例CIN)。5例患者因发现宫颈浸润癌或2次锥切切缘阳性或术后并发症而补充行子宫切除术。另有2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宫颈创面大出血)的患者经保守处理后好转。在保留子宫的60例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25-87个月),4例(6.7%)患者被发现有CIN病变复发。结论:再次锥切术可以切除残留或复发的宫颈病变组织而保留生育功能,并有可能发现首次手术未被发现的浸润性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很少见,但需要积极预防。
向礼兵蔡祎品徐晓丽杨文涛吴小华王华英李子庭杨慧娟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
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复习并讨论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MFPT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对1例MFPTC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MFPTC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结果MFPTC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多数巨大滤泡、富含胶质、细胞核形态不典型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K19、HBME-1和Galectin3同时表达,呈弥漫或大部(+)。结论MFPTC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等良性病变。CK19、HBME-1、Galectin3等染色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徐晓丽周学科陆洪芬水若鸿朱雄增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免疫组化
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28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4至2012年间28例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病例,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28例中女性27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16—77岁(平均45.8岁)。26例(92.9%)以原发肿瘤初诊,2例(7.1%)以乳腺病变初诊。原发肿瘤至出现乳腺转移的间隔时间为0~228个月,平均32个月。15例(53.6%)在确诊乳腺转移之前或同时发现其他部位转移。(2)肿瘤大体上表现为境界较清楚的质硬、实性肿块,直径0.6~12.0cm,平均4.0cm。28例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别为:肺腺癌8例(28.6%),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5例(17.8%),胃腺癌3例(10.7%),直肠腺癌2例(7.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前列腺癌各1例(3.6%),恶性黑色素瘤和间叶源性恶性肿瘤各4例(14.3%),间叶源性恶性肿瘤中胚胎性横纹肌肉瘤3例,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3)镜下肿瘤多表现原发肿瘤的形态学特征,19例见脉管侵犯。免疫表型与原发肿瘤一致,而乳腺来源标志物囊泡病液体蛋白15和乳腺珠蛋白均阴性。8例转移性肺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均阳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PAX8(5/5)和WT1(4/5)阳性,胃癌CDX2(3/3)和绒毛蛋白(1/3)阳性,2例直肠癌CDX2均阳性,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阳性,1例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特异抗原、P504S均阳性,恶性黑色素瘤HMtM5(2/3)和S-100蛋白(3/3)阳性,3例横纹肌肉瘤波形蛋白、结蛋白、myoDl均阳性,1例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S-100蛋白阳性。(4)本组17例有随访资料,中位随访时问54个月;中位生存期24个月。7例死亡。结论转移至乳腺的恶性肿瘤罕见,
周淑玲于宝华成宇帆徐晓丽水若鸿毕蕊陆洪芬涂小予杨文涛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临床诊断标准和指导纲要所筛选家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5 8个家系 [符合Amsterdam标准 (AC)家系 2 4个、日本标准 (JC)家系15个、Bethesda指导纲要 (BG)患者 19例 ]收入本项临床病理研究。结果  2 4个符合AC的家系共有恶性肿瘤患者 116例 ,含结直肠癌患者 90例。 15个符合JC的家系共有恶性肿瘤患者 5 4例 ,含结直肠癌患者 33例。两组家系表现相似的临床特征 ,发生第 1例结直肠癌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4 6 .1岁和 5 1.4岁 ,右半结肠癌分别占 5 5 .4 %和 4 4 .8% ,同时或异时结直肠癌发生率分别为 2 5 .6 %和 18.2 %。两组共有肠外肿瘤患者 5 5例 ,以胃癌最多 (12例 ) ,子宫内膜癌次之 (8例 )。两组 39个家系中 3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比较显示 ,外生性生长较多、低分化癌比例高、克罗恩病样淋巴反应常见 ,并以Dukes分期A/B为主 (P <0 .0 5 )。家系先证者中 18例术后随访存活时间超过 5年 ,最长达 2 8年。结论 用AC和JC可将临床表现有别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亚群———HNPCC筛选出来。这部分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与散发性者明显不同。肠外肿瘤以胃癌、子宫内膜癌为常见。HNPCC患者预后较好。
蔡三军蔡崎孙孟红徐烨莫善兢徐晓丽蔡宏王亚农师英强施达仁
关键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调查临床病理学预后
胃肝样腺癌漏诊原因分析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分析对肝样腺癌诊断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探讨确诊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方法和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49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微结构特点。结...
成宇帆盛伟琪王坚陆洪芬徐晓丽
关键词:肝样腺癌AFP
文献传递
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发生频率,探讨其与异时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生及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上海肿瘤医院1985年~2000年病理资料完整的70例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124个存档蜡块,以及随访3年以上的35例散发性单原发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测定。PCR法检测BAT25、BAT26两个位点来判断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情况,两个位点均阳性作为判断微卫星不稳定标准。微卫星不稳定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P值<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结果]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中,25.8%的肿瘤表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单原发大肠癌为5.7%(25.8%vs.5.7%,P=0.01)。其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MSI阳性率为15.6%,异时多原发大肠癌为36.7%(15.6%vs.36.7%,P=0.007);40岁以下,阳性率为53.8%,40岁以上为22.5%(53.8%vs.22.5%,P=0.015);右结肠阳性率为41.2%,左结肠阳性率为15.1%(41.2%vs.15.1%,P=0.001);Dukes’A、B、C、D期阳性率分别为25.0%、33.3%、22.2%、11.1%(P>0.05);高、中、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分别为20.0%、25.9%、21.1%、31.6%(P>0.05)。70例患者平均随访61个月,MSI-H患者和MSS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和57.14%(P<0.05)。[结论]MSI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预测异时大肠癌的发生,亦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判断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董锐增蔡宏莫善兢王亚农朱蕙燕徐晓丽
关键词:肠肿瘤
乳房派杰氏病合并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与目的:乳房派杰氏病(Paget’s disease)是一种很罕见的疾病。文献报道该病患者的生存情况与其下乳房内的病灶的恶性程度相关。该研究旨在探索合并浸润性乳腺癌的乳房派杰氏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2002—2007年,共54例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合并浸润性乳腺癌的乳房派杰氏病患者纳入该研究。由于乳腺派杰氏病大多数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研究者随机收集了同期72例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存差异。结果:25例(46.3%)研究组患者没有典型的乳头乳晕派杰氏病皮肤表现,35例(64.8%)研究组患者浸润性癌灶超过2 cm,26例(48.1%)研究组患者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派杰氏病患者的复发事件更多(5年无复发生存率:76.4%vs 48.5%,P<0.01)。对照组复发事件多集中于术后3年内,而派杰氏患者复发风险在术后5年内持续存在。研究组的5年总生存率(61.0%)也低于对照组(80.6%,P=0.01)。结论:合并浸润性癌的乳房派杰氏病患者比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
凌泓徐晓丽
关键词:派杰氏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浸润性乳腺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